其他

火锅店的老鼠,和酒店擦马桶的毛巾,哪一个让你更难忍受?

2017-08-27 拾壹 财经网


去后厨有老鼠的火锅店吃饭,和入住用洗脸毛巾擦马桶的酒店,哪一个让你更难以忍受?


抱歉,我选不出来。


日前,海底捞被曝出后厨令人作呕的卫生条件:老鼠踪迹遍布洗杯间、配料房,用火锅漏勺掏下水道,洗碗机内厚厚一层油,扫帚、簸箕、抹布与餐具一池清洗……


随后海底捞立即承认并道歉,这种“反公关套路”的公关方式立即赢得了一大波人的同情谅解。这让国内火锅店的卫生条件再次成为热议焦点,大众对海底捞的宽容背后,是对很多餐厅卫生条件的无奈:每一家都不干净,根本抵制不过来。


除了餐饮行业之外,酒店行业是另一卫生重灾区。


前两天梨视频曝光了位于济南泉城广场的全季酒店,保洁人员使用客人洗脸毛巾擦马桶、檫水盆台面和玻璃的监拍视频。



快捷酒店的卫生条件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但每次哪家酒店出事,其他酒店都拍着胸脯保证,“我们是严格按照卫生规范进行操作,肯定干净!”


估计之前庆幸没被抓包的,也有全季。


面对这次的实锤,全季酒店反应迅速。向社会公开致歉,开除涉事员工,该店店长被免职,同时通告所有门店进行自查。



大众对这事早就司空见惯,全季也不是第一家被曝出卫生问题的快捷酒店,该开除的开除,该道歉的道歉,只要处理得当,风波很快就会过去。


在财经网该条新闻微博的评论下面,获得点赞最多的答案是:“保洁阿姨最倒霉,正好轮到她值班,正好被人拍到。”


这说明很多人对这样的操作都了然于心,见怪不怪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大学出去玩第一次住快捷酒店,觉得房间里看起来太干净了,反正比宿舍干净太多。那时快捷酒店远不如现在这样遍地开花,以当时的消费水平来看,价格也不远如现在这么亲民。


后来住的同类型酒店多了,就渐渐觉得体验越来越差。之后看到网上曝光说酒店保洁用毛巾擦地,所以我从此住酒店都要自带毛巾。虽然也有可能误会了一些酒店,但是新闻中的画面留给我的阴影太大!


后来曝出一个更奇葩的新闻,入住快捷酒店的女顾客用房间内的水壶煮内裤,说这样可以杀菌消毒。这让我每次看到酒店的水壶都觉得一阵恶寒,所以尽量不在酒店烧热水喝了。


再后来有一次入住快捷酒店,躺在床上手贱拉开床单,看到洁白的床单下面隐藏着的毛发,和床垫上还未清理的污迹,所以以后我尽量自己带床单。


就这样,作为酒店人员口中的上帝,消费者所能享受到的服务一再缩小范围。难道消费者花300块就是为了在酒店的床上缩着睡一晚?你们的口号不是宾至如归吗?



号称“中档品牌”的全季这次出事,估计最开心的是如家吧!毕竟它是此前黑历史最多的快捷酒店品牌。


2017年环球网联合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就国产品牌好感度展开调查,结果如家快捷酒店成2017年受访者最喜欢的国产连锁快捷酒店品牌,提及率为57.8%。汉庭酒店和7天连锁酒店位列第二和第三位,提及率分别为48.8%和45.1%。


数据来源:环球网


意外的是,在国内最不喜欢的连锁快捷酒店调查中,受访者最不喜欢的前三大国产酒店品牌与最喜欢的三大品牌一致,如家快捷酒店以38.4%的提及率排名最不喜欢国产连锁快捷酒店第一名,其次为7天连锁酒店(37.4%)和汉庭酒店(23.9%)。


这说明一方面,经济型连锁酒店中,消费者的选择极其有限,选来选去就是那么几家;另一方面,在高度垄断的快捷酒店行业中,几个巨头的服务质量都有待提升。


但这次被曝光的全季是不一样,更贵,也更高档。 

 

严格来说,这次出事的全季酒店要比如家、汉庭等连锁酒店更“高档”一些。全季一直立志做中档酒店的第一品牌,它的顾客群体也更加偏商务一点。


从 2012 年正式挂名第一家全季酒店到现在,4 年里完成 3 次产品迭代,门店数达到 256 家,年底预计覆盖全国 80 个城市,它已经发展成国内最具规模的中档酒店品牌了。


这几年如家也在向中档酒店转型,他们从 2008 年就推出了自己的中档品牌“和颐”,但由于运营不善,加上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品牌快速贬值。


作为华住旗下针对中档酒店市场的品牌,全季的表现要比旗下的另一大品牌汉庭更为出色,作为创始品牌,汉庭近年来的表现已经渐渐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速度了。


2015 年,华住看到了中档酒店盈利的空间。国内经营超过 18 个月的全季酒店平均房价同比上涨 5.5%,达到 290 元。业绩最突出的全季北京朝阳门酒店,单月最高 Rev PAR(每天可以通过一间客房实际获得多少钱的收入,酒店行业用来衡量品牌运营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甚至可以达到 500 元。


可以说,全季基本上已经稳坐中档酒店的第一把交椅了,不管是定位还是运营成本,它都应该是优于如家、汉庭的。


然而它还是被爆出了这样的事情,这和宣称服务极致到变态的海底捞一样令人失望。


快捷酒店卫生条件恶劣的新闻会周期性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家对这事都习以为常了。和餐饮行业一样,只要我们还存在出行需求,就会被动面临这样的风险。



但这次关乎日常吃住的两条新闻同时曝出来,事件的舆论走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角度:我们的容忍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改进力度。


如果顾客都觉得这件事无所谓,那么商家就不会完全地自省自查,风波过后违规操作和安全漏洞依旧存在。


相反地,如果公众对这件事的态度是零容忍,那么大家的消费行为就会有所改变,进一步直观影响商家业绩,他们或许会更好地理解让顾客吃得、住得安全放心远比整齐嘹亮的口号重要。


如果如一些网友所言“得了吧,这还不是最差的”,那你迟早会遇到最差的。消费者所能做的的确有限,但如果你的愤怒、你的零容忍能让这个行业的服务质量有所进步和改善,那少吃几次海底捞、少住几次全季也未尝不可?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好奇心日报、大众网、环球网、旅游舆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