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靠明星限薪令拯救影视行业?其实我们找错了靶子

2017-09-24 十七酱 财经网



明星天价片酬屡屡被讨伐,然而这却是一种“无奈”的市场选择。对于近年来总体质量不佳的影视剧,粉丝经济裹挟下的垃圾流量才是问题的根源。因此,控制明星的高片酬或许只是治标,对垃圾流量进行清理才是真正的治本。


限酬令来袭?明星们才不怕


9月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等联合发布了《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


具体要求如下: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为何要限制明星高片酬?


网络上流传的一份明星片酬排行

其中不乏许多流量“小生”和“小花”


在影视剧行业内,为什么明星的高片酬成了“众人喊打”的对象?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作品总体呈现“高票房、低质量”,究其原因,不久前曾有业内人士公开表示:2016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250%,一部成本3亿元的电视剧,明星就能拿走2亿元片酬,制作成本少得可怜。


这也导致编剧、导演、服装、化妆、道具、场景等等的成本被严重挤压,编剧、后期配音等其他工作人员的酬劳极低,影视剧故事情节越来越难看。


去年8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天价片酬”的专题新闻,其中就对国内演员的高片酬的事情做了报道和点名批评。


电视剧《如懿传》的演员片酬被央视点名批评


限酬令对抑制明星高收入形同虚设?


暂且不论明星高片酬是不是导致影视作品质量每况愈下的根源,我们先看一下,限薪令真的会起到红线的效果吗?

 

当今中国的娱乐行业,演员的收入早就多元化,不再拘泥于“片酬”。


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明星演员的参股或主导影视剧的拍摄。据了解,很多有实力的制作公司通过合股开公司及将片酬转化为投资、股权、红利等,以这种新型分红方式紧密锁定跟明星的关系。

 

一些明星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出品人、制作人,成立工作室参与卖片或卖剧的分成。这样一来,明星们既可以躲开“片酬过高”这个人人喊打的靶子,实际收入的空间也更大了。

 

比如吴秀波同时兼任《军师联盟》的主演、制片人、监制,黄磊是《深夜食堂》的主演、出品人,杨幂则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演兼投资人。


《深夜食堂》剧照


明星资本化是这两年资本市场的热点,其中玩得最溜的非华谊兄弟莫属了。


比如2015年华谊兄弟以7.56亿元收购成立仅一天的浩瀚影视,借此持有浩瀚影视70%的股权,而重点却是“浩瀚影视”背后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在内的众多明星股东们。


其中的对赌协议要求六位明星必须在2015年保证纯利润9000万,此后四年每年上浮15%,如果对赌完成,明星们将获得大笔的分成。

 

尽管限制明星片酬的政策屡屡逼近,但这实际上对于抑制明星的影视剧收入只是起到了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限制明星收入就能提高影视剧质量吗?


虽然明星天价片酬已引起观众、行业,乃至监管层的不满,但减少明星的收入是解决当今影视剧行业各种乱象的根源吗?

明星高收入是市场使然


需要注意的是:在影视剧市场中,吃瓜群众抱怨明星的片酬直逼天价,但在投资方看来,这可能是一笔保险的买卖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惯性。


影视作品的评价大致体现为市场表现和口碑,前者可以量化成收视率、网络播放点击量、社交平台热度和票房收入等,后者可从豆瓣评分等数据窥见一斑。当前,影视行业资本投放主要参考前者,这些指标的核心就是“流量”。


在相当长时间里,明星就是收视率的保障。所以,一些投资方在投拍电视剧时,甚至不看剧本,也不管角色适合与否,选主要明星一定唯大牌是用。


大部分电视剧都实行预售,未拍先买,电视台采购时自然先要看能够带来收视率的明星阵容、大导演、大编剧等“硬件”条件。电视台买片播出,要投放广告的厂家、商家自然也会优先选择明星制作。收视率就是市场硬通货。


而明星带来的另一种隐形价值就是其具有海量的粉丝,能够自带推广流量,能上传统媒体的版面,霸占社交平台的热搜,成为自媒体热衷蹭的热点。



这也成就了目前中国影视剧行业现状:制作方为吸引投资用高片酬换取明星演员的演出及其自带的推广流量,投资方为规避风险将明星参演视为项目成功的保障,双方合作共赢,这是一种市场规律。


众矢之的是虚假流量


随着演员和投资方赚的盆满钵满,这种流量为评价标准的投资逻辑却导致了影视剧集的粗制滥造。


首先是虚假收视率。

 

有媒体曾在去年报道:收视率造假问题正在进入公众视野,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数字也的确触目惊心。当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

 

其次是水军刷点击量。


今年年初,被“抠像”等负面新闻缠身的电视剧《孤芳不自赏》又一次因水军讨薪事件上了头条。在新浪微博、豆瓣论坛等多个社交网络页面,集中出现“《孤芳不自赏》买水军刷好评赖账不给钱”的评论,并在该剧的官微下强势刷屏。一时间,《孤芳不自赏》剧方被网络水军讨薪的“趣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因此,清除垃圾流量,修正评价体系才是遏制明星高片酬、提高作品质量的有效办法。


因此,清除垃圾流量,修正评价体系才是遏制明星高片酬、提高作品质量的有效办法。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东方网,武汉晨报,中国制片人,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