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买的基因检测,靠谱吗
来源丨浪潮(ID:WelleStudio163)
作者丨Lamjikpaang
▲
关于这个多态世界,如果你也时刻充满好奇,
欢迎关注他们来寻找答案。
好莱坞性感女神安吉丽娜 · 朱莉在38岁时,发现自己携带了高危的乳腺癌基因突变后,决定切掉了自己的乳腺。
此举能否唤起公众对乳腺癌预防的重视且不说,至少让许多基因检测公司集体高潮了一把。现在的广告已经变成了“来吧,吐口痰,用它我就可以解密你的身体,帮你远离疾病”。
和许多其他“高科技”的产品一样,基因检测的出现,让很多人惊喜,也让人迷惑:基因检测,真的有那么神奇么?
基因编辑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也同时将公众的视野聚焦到这个以往神秘的领域。今天我们也来八一八同样神秘的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究竟能测什么
基因检测究竟能测什么
“拧开盖子,吐一口白沫,合上,封装,邮寄到相应的地址”,仪式感满满完成上述动作,然后就可以开始等待结果,毕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人生终极问题,谁不期待呢。
确实,大部分基因检测公司提供了“祖源分析”的检测——分析你及你的祖先分别是来自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哪个种族的人。
这是因为DNA双链在繁衍过程中通过“解链-复制-重组”的过程中代代相传,理论上,比较你的DNA和实验数据库中类似DNA的人种族分布,可以大致推断你及你的祖先起源。
基因数据库,是靠全世界基因测序研究者在世界各地收集不同地区和种族人群的基因变异情况,而建立的。不同公司采取的数据库不尽相同,因此得出的报告会有少许差异。
启动于2008年1月的千人基因组计划(1000 Genomes Project),联合了来自世界各地机构的多学科研究团队贡献巨大的测序数据集,成立了公共数据库,免费向科学界和社会公众开放 / wikipedia
不得不说,这应该是基因检测最靠谱的地方了。
然而靠谱归靠谱,并不是许多人都愿意为了检测自己祖源花个几百上千的钱。那公司要赚钱怎么办?
反正检测数据量增加,成本增加不大,那就多来个套餐吧,顺便抓住大家更关注的各种健康、遗传、疾病风险作为更好的卖点,来个套餐吧……但这些项目都靠谱吗?
商业基因检测坑你没商量
商业基因检测坑你没商量
国内商业基因检测公司,除了祖源分析外,大部分还提供了营养和代谢相关、运动相关、疾病风险预测、药物相关等其他项目的检测……这已经不仅仅是回答一个“我从哪里来”这样简单直接的问题了,堪称打开了上帝视角。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一下基因检测的操作原理,以及商业基因检测公司是怎么忽悠人的。
基因检测公司如何确定基因和疾病的关系?
以“运动基因”中的“膝盖前交叉韧带保护能力”这一项基因检测为例,研究者首先做基因测序实验,找来两组志愿者,一组是前交叉韧带(以下简称韧带)断了,一组韧带没断。
接下来,会给所有志愿者测某个或多个基因,比如COL3A1基因,它编码的产品III型胶原蛋白能够起到“加固”韧带的作用。如果你的韧带受伤了,这个基因还和你修复损伤的速度有关。
人的韧带保护能力肯定是有差异的,决定这种差异的秘密可能就在COL3A1这些基因上的不同突变。基因检测前期做的,就是找到你是哪种突变。
我们假设人群中有可能出现a和b两种突变。如果我们发现韧带断的那组全是 a,不断的那组全是b,那我们就认定这个基因位点是和“韧带保护”相关的,你是 a 就保护的差,是 b 就保护的好。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只要测出你的这个基因在这个位点上的突变情况究竟是 a 还是 b,对比数据库中 a 容易断还是 b 容易断,就可以给你一个答案:你的“膝盖前交叉韧带保护能力”有多强。
听起来很科学?其实,国内很多商业检测公司从原理这一步,就已经站不住脚了。
运动能力,几乎是国内基因检测公司报告里必不可少的一项。在某家一线公司官网上,给出来了详细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文献。但仔细查阅发现,截止到2017年,另一个与前交叉韧带保护能力相关的基因COL1A1在医学数据库 Pubmed 上可以搜到四篇,但这家公司只放了两篇。另外两篇为什么没写在官网上呢?因为得不出该基因位点和韧带断裂关系。
如果说这种“避开不利证据”的行为,是担心结果矛盾,那直接把自相矛盾的研究直接放上官网,这种操作就更让人看不懂了。前文提到的COL3A1基因上的位点rs1800255,该基因检测官网仅提供的两篇研究结果就是矛盾的。
一篇以南非白人为研究样本,结果显示该突变和韧带断裂风险无显著关系。另一篇虽然得出了有关系,但这个关系是在特定前提下成立的,却被卖家过度推广了,属于你的那部分数据有可能本质是没关系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卖家秀和买家秀吧。
另外,欧洲顶级临床医学机构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有一个研究,对所有研究韧带损伤风险和基因突变的关系的文章,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包括我们上文提到的多数研究,数据出现误差的风险很高,也就是说,从方法上本身就有缺陷,参考意义不大。
除了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的问题,夸大宣传向来都是健康类公司的常规做法,基因检测公司也不例外。
例如部分公司还会检测你的“皮肤保湿能力”。在医学上,保湿能力其实难以定义,于是他们想当然地找了个类似的科学依据:有依据说某基因和一种叫“鱼鳞藓”的疾病有关,皮肤干燥就是鱼鳞藓诸多特点之一——那就算这个基因和皮肤保湿能力有关联吧。
反正抓住大家“关注自己水嫩的皮肤”做为卖点才是最重要的,大家也不会去深究背后的科学依据。那这个关联,你信么?
最后更奇葩的是,多数基因检测公司的官网上也明说了,不管是韧带断裂,还是所谓的“皮肤保湿”,还是其他的诸如偏头痛、情绪稳定能力等等,他们的样本人群都是来自高加索人种,也即白人的基因数据库,中国人?不好意思,“仅供参考”。
哪怕上述所有有意无意的误导和过度宣传都不存在,基因检测作为一个新新事物,仍存在诸如样本量少,科学检测技术限制和医学相关知识未明确等种种问题,例如“口腔溃疡”等风险的检测。明明是一个还待研究讨论的技术,因为资本的推动过快地进入了商业化。
总而言之,如何解读的基因数据,因为参考的数据库的证据等级不够高,检测结果的参考意义也就不强。再加上国内很多基因检测公司截取的文献研究存在自相矛盾或者模糊不清的问题,行业规范未形成,标准、手段和解读方式不统一,很可能你这一套基因,在不同公司检测出现不同的结果。到时候你相信哪家呢?
商业基因检测真的科学吗
商业基因检测真的科学吗
从数据获取到数据解读的逻辑链,商业基因检测公司存在各种各样的bug,各家公司问题不一,那么如果有一家公司完全按照正规研究文献来检测你的基因,得出来的结果就一定科学吗?
遗憾的是,我们要告诉你,商业基因检测距离真正的“医学诊断”,中间大概隔了一个全人类基因组计划。
尤其是一些基因检测公司的检测报告里,拿出了“致癌风险”这样重量级的炸弹。身体倍儿棒活了几十年,突然告诉你未来患上癌症的风险有90%,堪称晴天霹雳。
基因检测里的癌症风险,真的靠谱吗?
不管基因检测结果如何,我们必须认清一个基本事实:人的健康状况,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共同影响的,远远不是单一的基因编码能决定。
事实上,大多数癌症相关基因的作用仅仅只是致癌环节的其中一个而已,以胰腺癌为例,目前科学界认为的胰腺癌危险因素有:
1.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越胖越易患病;
2.年龄:这是大多数癌症的共性;
3.吸烟;
4.饮食:喜爱吃红肉或高温饮食。;
5.基因;
6.糖尿病;
7.缺乏运动;
上述任何一项都不同程度决定胰腺癌的风险,而基因和其他的危险因素一样,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是一个参考数值而已。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因胰腺癌去世
检测报告告诉你宫颈癌风险很低,但意外感染HPV也可能导致你得宫颈癌;告诉你肝癌风险很低,但你天天酗酒,也有可能逃不过。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韩国人和朝鲜人基因状况接近,但朝鲜人平均身高比韩国人矮了接近5cm。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成功超过基因。
当然,基因检测公司也在官网告诉你,他们的基因检测并没有覆盖所有影响癌症风险的基因或位点,但并没有告诉你,检测癌症风险是有误差的,在医学检测中,健康的人也可能被误诊,生病的人也可能查不出来病症,几乎所有的检测都有一个误差范围。同样,基因检测成阳性,也并不一定患病,检测成阴性,也不一定就完全健康。
2016年,贺建奎副教授回国后创立了国内第一批基因测序公司
事实上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官方对于商业化基因检测指导健康甚至医疗诊断的态度一直都是:不支持。
2013年,基因检测界的“爸爸”23andme,提供的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服务,被美国 FDA叫停了。虽然后续几年逐渐放开了多项疾病的检测,但FDA 也明确指出,消费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不应依据 23andMe 的结果来做出临床决策,包括抗激素治疗和预防性切除乳房或卵巢等,这些决定需要其他验证性检测和遗传咨询。
2014 年,中国药监局和卫计委联合发出禁令,禁止任何医疗机构开展基因测序相关临床应用。虽然后来同美国FDA类似,也逐步放开临床试点的政策,且对商业检测并未严格限制,但足以见官方的态度。
当然,基因检测公司都比较聪明,他们中的许多也在注意条款里写明了,检测报告不能用于指导临床。那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随便测出一个癌症高风险来,你心里的恐慌谁来平复,就不得而知了。
那如果不用来做医疗相关参考,作为指导生活习惯总可以了吧?其实这从逻辑上来讲,也是不对的。
比如做了基因检测之后发现患高血压的风险是别人的几倍,你可能更加注意清淡饮食。但假设你不知道结果,或者结果没提示高血压风险高,就可以随便吃了么?
不健康饮食能导致的疾病太多了,还有脂肪肝,糖尿病,胰腺炎……真的要作死,基因都拦不住。
和最近爆出的体检乱象一样,基因检测本质是市场经济下对正常医疗过程的一种干扰。医疗诊断是建立在由医生主导的,完整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和多学科共同会诊等过程。而商业化基因检测和常规商业体检直接跳过了中间最重要的一步。以至于不管你需不需要,所有的基因检测公司的服务都是给你一个大套餐,这才叫做“过度检查”。
当然,我们今天讨论的都是商业化的基因检测,而基因测序技术本身在临床上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比如对罕见病如亨廷顿舞蹈症、血友病的诊断,比如指导某些癌症的靶向药开发如白血病和乳腺癌。
事实上,对安吉丽娜朱莉切掉乳腺预防乳腺癌的行为,科学界实际上是很有争议的——目前有很多手段可以对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只要有这个意识,没必要做预防性切除。
前段时间,贺建奎副教授的基因编辑之所以广受诟病,正是类似的道理:HIV无论是母婴阻断、感染预防甚至是当做慢病管理都已经可以做到非常成熟了,完全没必要让两个婴儿承担如此大的、未知的风险。当然,安吉丽娜朱莉切的是自己的乳腺,因此外人也无话可说。
最后,哪怕真的想和她一样做乳腺癌筛查,不好意思,她做的乳腺癌筛查花了4000美元,技术细节和效果,远不是你花400人民币吐个口水这种能达到的。
本文已经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遗传学博士欧阳笠审核。
参考资料:
[1]Posthumus M, September AV, Keegan M, et al (2009) Genetic risk factors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s: COL1A1 gene variant. Br J Sports Med 43:352–356. doi: 10.1136/bjsm.2008.056150
[2]Stępien-Słodkowska M, Ficek K, Eider J, et al (2013) The +1245g/t polymorphisms in the 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ol1a1) gene in polish skier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Biol Sport 30:57–60. doi: 10.5604/20831862.1029823
[3]Khoschnau S, Melhus H, Jacobson A, et al (2008) Type I collagen alpha1 Sp1 polymorphism and the risk of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s or shoulder dislocations. Am J Sports Med 36:2432–2436. doi: 10.1177/0363546508320805
[4]Ficek K, Cieszczyk P, Kaczmarczyk M, et al (2013) Gene variants within the COL1A1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in professional soccer players. J Sci Med Sport 16:396–400. doi: 10.1016/j.jsams.2012.10.004
[5]O'Connell K, Knight H, Ficek K, et al (2015) Interactions between collagen gene variants and risk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Eur J Sport Sci 15:341–350. doi: 10.1080/17461391.2014.936324
[6]Stępien-Słodkowska M, Ficek K, Maciejewska-Karłowska A, et al (2015) Overrepresentation of the COL3A1 AA genotype in Polish skier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Biol Sport 32:143–147. doi: 10.5604/20831862.1144416
[7]Kaynak M, Nijman F, van Meurs J, et al (2017) Genetic Variants an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Sports Med 47:1637–1650. doi: 10.1007/s40279-017-0678-2
[8]Basel-Vanagaite L, Attia R, Ishida-Yamamoto A, et al (2007) Autosomal recessive ichthyosis with hypotrichosis caused by a mutation in ST14, encoding type II 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matriptase. Am J Hum Genet 80:467–477. doi: 10.1086/512487
[9]Munro C, Randell L, Lawrie SM (2017) An Integrative Bio-Psycho-Social Theory of Anorexia Nervosa. 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4:1–21. doi: 10.1002/cpp.2047
[10]Ilic M, Ilic I (2016) Epidemiology of pancreatic cancer. World J Gastroenterol 22:9694–9705. doi: 10.3748/wjg.v22.i44.9694
[11]Lin Q-J, Yang F, Jin C, Fu D-L (2015)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China. World J Gastroenterol 21:7988–8003. doi: 10.3748/wjg.v21.i26.7988
内容已获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查看“浪潮工作室”更多文章
▼
北儿京儿人儿不儿这儿样儿说儿话儿
有趣的世界是多样的。他们只是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另一种看世界的态度。
戳下方公众号入口并关注“浪潮工作室”,即刻获取新鲜优质的知识。
▼
——————— END ———————
其他用户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