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转基因
纳米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转基因
一把普通的直尺,最小的刻度单位是毫米。把1毫米分成1000等份,每一等份是1微米;1微米再分成1000份,得到的才是1纳米。很难想象,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不点儿”能掀起一场大风浪。
昨天本报报道的“纳米颗粒被疑造成女工中毒”事件不仅在科学界引起震动,也在普通公众心中搅起了一股纳米疑云。有网友提出,如今很容易从网上买到各种纳米材料,这是否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也有人认为,在确认是否安全之前,所有的纳米颗粒都应被当作危险品对待。
纳米颗粒≠危险品
点燃“纳米安全”导火索的,恰恰是赋予纳米颗粒无穷潜力的尺寸问题。常规物质一旦进入纳米尺度的小世界,就会变得异常活跃,而且与众不同。由于身材极其“迷你”,有些纳米材料相比常规物质可能更容易穿透各种屏障,甚至透过生物体的皮肤、细胞膜,进入各种组织器官内部。
纳米颗粒有多毒?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的研究小组由气管向小鼠肺部滴入含有碳纳米管的溶液,结果发现碳纳米管进入小鼠肺泡,形成了肉芽瘤。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纳米颗粒能进入大鼠的嗅球,并迁移到大脑。
然而,大多数科学家并不同意在纳米材料与危险品之间划等号。“决定纳米颗粒毒性大小的关键在于,暴露的浓度和时间。”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研究员说,纳米材料的实验和生产过程,尤其是粉体纳米材料的生产,一般在密闭空间进行,或通过液态等分散介质,不让颗粒状、纤维状、管状的纳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这是最基本要求。”
据了解,所有尺寸小于100纳米的东西都被称为纳米物质。而一般动植物细胞的大小在10-100微米之间,是纳米物质的1000倍。理论上说,借助细胞的内吞作用,纳米颗粒很容易穿透细胞膜,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赵宇亮强调,细胞膜是一道严格的防御“关卡”,执行严格的“准入机制”,而非对所有小尺寸物质都“大门洞开”。因此,人们不必“谈纳米色变”。
恐惧源于不了解
德国一家建材公司曾推出一个瓷砖系列,取名叫“Magic Nano(魔幻纳米)”。结果,产品上市才几个月,公司就收到几百名顾客投诉,说这种瓷砖让他们感觉呼吸困难。然而,权威检测证实,瓷砖中根本没有用到任何纳米技术,只是“魔幻纳米”的名字让消费者产生了心理恐慌。
有专家把目前消费者心中的纳米疑团比作“第二个转基因”。伯克利中国健康促进中心主任梁微教授认为,政府应尽早出台一套纳米技术的安全标准和必要的防护规范,以此提升纳米产品在消费者中的信心指数。
纳米专家们希望,在此项技术广泛应用之前,就向公众说明它的真实风险。“不了解才会恐惧。”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元方教授说,开展纳米安全性研究,为的是把更多真相告诉公众,以促进纳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以核能技术和转基因食品为例指出,当年,公众对这些新兴技术起初很狂热,后来又因不断出现的事故或暴露出的风险而忧虑不已。“相信随着认识的深入,纳米将会成为一项更安全的技术。”
从技术角度看,手机涂层、建筑涂料等日用产品中的纳米颗粒处于束缚状态,它与自由状态的颗粒物不同,其性质更接近常规物质,对消费者基本不构成威胁。“当然,涂层中的纳米颗粒有可能会脱落,但只要脱落速度慢、剂量小,就不必担心。”赵宇亮坦言,这方面的研究数据现在还比较少,不同条件下,纳米颗粒释放的速度和浓度到底是多少,需要加紧研究。
用好这把“双刃剑”
3年前,《纳米通信》杂志报道了全球消除纳米材料毒性的首例研究:美国赖斯大学通过化学修饰,把纳米毒性降低了1000万倍。赵宇亮所在的实验室发现,对于同一种纳米材料,只要对其表面稍作修饰,它的毒性就会发生很大改变。
目前,有效的“消毒”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纳米颗粒表面“加装”一些分子,让它与生物体“和谐相处”;二是在尽可能保持纳米颗粒功能特性的同时,改变其尺寸。赵宇亮向记者讲述了一项颇具说服力的发现:一种碳纳米材料在小鼠血管内诱发严重血栓,但经表面修饰后,不仅不再诱发血栓,反而能增强小鼠免疫力。
虽说眼下有关消除纳米毒性的研究并不太多,但科学家们有信心用好纳米这把“双刃剑”。有科学家主张,用纳米技术本身来对抗可能由它产生的负面效应。
除了在技术上动脑筋,研究者普遍希冀于有力的政府监管。据了解,全世界尚未出台有关纳米产品的安全标准。但欧盟要求,口红中使用的纳米颗粒必须大于100纳米。而在欧洲、日本等,所有进行纳米产品生产的厂商,必须向政府提供相关材料的安全评估数据。
赵宇亮透露,在973项目的支持下,全球第一套纳米毒理学系列丛书将于年内出版;书中不仅囊括了多种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数据,也包含具体的分析、评估方法,对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产品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引自:文汇报2009.09.171
世界科学 ∣一个有内容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