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完美并不美?因为弱点更能展示个人魅力——美丽凌乱效应

编译 陈轶翔 世界科学 2022-05-06


在过去的一年里,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组织了一项特别的活动——让参观者说出他们最深切的愿望和恐惧。


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参观者受邀在小片牛皮纸上写下他们的秘密,并将它们贴在墙上让每个人都能看到。


在墙的一面,人们表达了自己的焦虑;在墙的另一面,则贴着他们的希望。


这个展览——一座焦虑和希望的“纪念碑”,人们在这里自愿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

“我很焦虑,因为我害怕自己会孤独终老”;

“我很焦虑,因为我可能会错过做妈妈的机会”;

“我焦虑是因为自己不能给儿子们一个家”;

“自从我试图戒酒以来,已经复发了三次”;

“我觉得自己让生命中的每个人都失望了”

……


这5万多张字条表达了很多人因为害怕被拒绝和羞愧而不愿公开的想法。但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恐惧在人们的头脑中可能被夸大了。


通常,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弱点与他人如何解读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我们自己倾向于认为,展示弱点会让我们显得软弱、不足、有缺陷、一团糟。


但是,当别人看到我们的弱点时,他们可能会察觉到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些诱人的东西——最近的一组研究称这种现象为“美丽凌乱效应”


这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每个人都不应该对展示自己的弱点感到如此担心。


 “脆弱”是人性的

德国曼海姆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娜·布鲁克(Anna Bruk)、萨宾娜·肖尔(Sabine G. Scholl)和赫伯特·布莱斯(Herbert Bless)在涉及数百名参与者的6项研究中均发现了“美丽凌乱效应”的踪迹。


受到布琳·布朗(Brené Brown,休斯顿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教授,她致力于通过书和TED演讲来宣传推广“脆弱”的重要性)研究工作的启发,布鲁克和同事们把“脆弱”定义为:

尽管害怕,尽管有风险,你仍然愿意在情感上向他人表露自己。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要求参与者想象自己处于各种脆弱的环境中:

向你最好的朋友坦白自己的恋情;

在和恋人大吵了一架之后首先向对方道歉;

向你的团队坦诚自己在工作中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结果发现:

当事人角度:当人们想象自己处于这种情况时,他们往往认为表现出脆弱会让他们显得软弱和不称职。

旁观者角度:但意想不到的是,当人们想象别人处于这种情况时,他们则更倾向于将表现脆弱描述为“可接纳的”,“可以理解的”。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与布朗在定性研究中的发现一致,即脆弱是人性化的


布朗在她的书《勇敢依旧》Daring Greatly中写道:“我们希望看到别人真诚并敞开心扉,自己反而做不到。”


另一个有趣的实验

布鲁克和研究团队邀请学生进入实验室,并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被要求在评审团面前唱一首即兴歌曲,而另一组被要求作为评审团成员,这只是场景假设。最后,没有人唱歌,也没有人评头论足。但是在参与者意识到实验目的之前,回答了一些关于脆弱性的问题。


结果表明:

被要求唱歌的人把自己的预期弱点看得更消极,他们赞同这样的说法——比如,“当我表现出自己的弱点时,其他人会觉得很反感” “我应该避免表现出自己的弱点”……

反而,评委们在评价歌手的弱点时则要慷慨得多,他们表示,歌手的演唱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


这两个研究都表明,相对于自我评价,你的“脆弱”在别人眼里更能被理解。


人类大脑如何处理信息?

为了找出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布鲁克和研究团队测试了一个关于人类大脑如何处理信息的理论:

他们发现,当我们思考自己的弱点时,它更具体、更真实,因为我们离它如此之近。在这种放大的视角下,我们的不完美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识别出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

但当我们思考他人的弱点时,它就显得更加遥远和抽象。


所以,在分析自己的时候,视野应该更广阔一些,使自己不仅能看到不好的一面,也能看到好的一面。


除了布鲁克和布朗,其他研究普遍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人们倾向于欣赏他人的脆弱。当人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脆弱时(比如寻求建议和帮助),他们在主管面前会显得更称职,营造开放坦诚的人际关系甚至会让人们彼此相爱。


不过,“示弱”是有条件的

“美丽凌乱效应”并非永远成立,搞不好就出丑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66年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主导的一项实验。


阿伦森研究团队将学生们分为两组,分别听一段参加知识竞赛的候选人面试录音。录音中的其中两位候选人在回答大部分问题时都表现得很聪明,而另外两位只答对了30%的问题。


紧接着,一组学生听到一阵喧闹声和盘子的叮当声,接着一位聪明的应试者说:“天哪,我把咖啡洒在自己的新衣服上了。”而另一组学生听到了同样的喧嚣声,但接着听到的是一个表现平庸的候选人说他把咖啡洒了。


事后,学生们说他们更喜欢那个聪明的候选人(在他出丑后)。但平庸的候选人却恰恰相反——学生们说,看到他出丑后,他们更不喜欢他了。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出丑效应”


人们对一个人脆弱性的反应似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之前对这个人的看法。

如果他/她在表现出脆弱之前显得坚强而能干,人们会同情他/她;这种脆弱是人性化的,就像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在2013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颁奖典礼上摔倒一样。

但如果一个人看起来不称职,人们就会排斥他/她——他/她看起来确实一团糟,一点也不漂亮。


“出丑效应”在工作场所尤其明显。


我们鼓励人们敞开心扉,做真实的自己,但纽约城市大学雷曼学院的管理学教授丽莎·罗什(Lisa Rosh)认为,如果你先前没有展示出自己的能力,那么表现脆弱会损害你的信誉。


例如,在罗什研究的一家公司里,一位女士向同事们介绍自己时,并没有提到她的学历和教育背景,而是说她前一天晚上是如何熬夜照顾生病孩子的。结果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罗什认为,在工作中表现得过于自来熟会让别人不知所措,使脆弱的人显得不可靠。


“示弱”打开人际交往的互动之门

无论是工作还是约会,在一段有历史的、互惠分享的关系中表现出脆弱似乎是最安全的——而且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彼此弱点的暴露而增强。然而事实上,关于脆弱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安全可言,但这正是一段特殊关系的开始。


当有人分享自己的愿望和焦虑,或承认错误,或者在咖啡馆里对朋友表白时,他/她其实是在做一些冒险的事情,但受伤的可能性有助于开启一扇更真诚、更亲密的互动之门。


艺术家张凯蒂(Candy Chang)和搭档詹姆斯·里维斯(James A. Reeves)设计创建了一座焦虑和希望的“纪念碑”:“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展示自己的脆弱。但是在别人写的纸片上看到自己心灵的某个秘密角落,会让人难以置信地安心,它提醒着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


资料来源:

Your Flaws Are Probably More Attractive Than You Think They Are


扩展阅读

科学家夫妇谈争辩的好处:3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雷厉风行的你,怎么在做家务时却犯“拖延症”

不想成为老好人,却总给自己挖坑……说“不”真的好难!我还有救吗?

迷茫困惑时,快向身边成功人士寻求点锦囊妙计…然而,这真的有用吗?

心理学视角下,人性的十大阴暗面

那个被奉为经典的“棉花糖测试”测试孩子自控力,真的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