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十多家媒体记者一起登上中国在建第一高,他们去做什么?
4月16日早晨,深圳。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国资委新闻中心等10余家中央、省部级以及建筑行业的媒体记者齐聚中国在建第一高楼——中建一局平安金融中心近600米高的楼顶,紧盯着一个正从塔吊上走下来的普通工人。这名工人刚站稳,等候多时的记者就都围了上去,向这个工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您在600高空吃饭怎么办?上厕所怎么办?”
“听说汶川地震时您就在塔吊上,为啥要做这么危险的工作?”
“您的操作室离太阳那么近,真的像个烤箱吗?”
“您写了那么多首诗,是因为一个人在600高空很孤单吗?”
“给我们讲讲盲吊吧!”
……
1.一个每天与危险和孤独厮守的文艺塔吊司机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前不久,国资委新闻中心和新浪报道了一位“高大上”的塔吊司机,触动了很多网友。这位塔吊司机就是中建一局平安项目的王华师傅。他在中国在建第一高楼600米的高空操控着世界上最大的塔吊,每天都要跨越两次“鬼门关”去上班,在只有一平米的“操作室”里经受着心理和生理的极限考验。只有职高学历的他不仅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行业内的绝顶高手,还在高空写了很多动人的诗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深圳特区报、中华建筑报、首都建设报等多家媒体专程赶到了深圳,登上600米高空,亲身体验王华师傅在城市高空的工作和生活。
记者们齐聚600米高空,体验塔吊司机王华师傅的一天
2.记者们全副“安全武装”,体验最严格的安全入场培训,酷!
4月16日一大早,记者们来到中建一局平安金融中心项目,采访团的车没有直接进工地,而是来到了一个“安全体验馆”。这个体验馆是中建一局平安项目专门为保障安全施工生产建起来的实景安全体验馆,也是深圳第一家建在施工现场的体验馆。记者们先在这里接受严格的入场安全教育,两位记者还被请上了“平衡木”,接受是否具备入场条件的检验。
走到施工现场门口,记者们被拦住了。平安项目管理人员从头到脚把记者们全副武装起来——安全帽、安全背心、安全带、手套一个都不能少。一位记者打量着自己的一身装备,对另一位说:“建筑企业的安全制服穿在身上还挺酷!赶快给我拍张照!”
中建一局副总经理、平安项目总指挥张晓葵亲自为记者们做入场前的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
3.记者们亲自上阵挑战“盲吊”,赞!
采访王华师傅前,记者们听到了一个名词“盲吊”,于是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虽然知道“盲吊”是在塔吊司机看不到吊钩的情况下还能又稳又准地吊起建筑材料,可“盲吊”有多难还是没概念。在高耸入云的平安大楼脚下,记者们亲身体验了一把王华师傅的“盲吊”。新华社和经济日报的两位记者亲自上阵,一位扮演信号工(王华师傅的“眼睛”)向另一位发出吊装口令,另一位扮演王华师傅操控吊钩(钓鱼竿),相互配合终于钓起了地上放置的物体。放下钓鱼竿,记者抹着头上的汗水说:“太难了!太难了!”
4.记者们爬600米的摩天大楼,走巴掌宽的“天路”,太拼了!
记者们先乘施工电梯到80层,又换乘另一部电梯到112层,再步行爬6层楼梯到118层、接近600米的高空。站在平台上,感受到的风力骤然比地面大很多。向下看,地面上的行人和汽车就像一排排的黑色蚂蚁;向上看,强烈的紫外线刺得睁不开眼睛。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深圳特区报的记者挎着相机和摄像机跨过悬在半空的塔吊跳板(王华师傅每天要跨越两次的“鬼门关”),勇敢地向600米高的塔吊铁臂攀爬,亲身体验王华师傅每天不同寻常的“上班路”。王华师傅称赞记者:“没想到你们胆子还挺大!”
4月22日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将重磅报道中国“最高”工人王华。记者们在采访体验中究竟挖出了哪些干货?小萱会第一时间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