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逐条比对征求意见稿!资管新规N大变化直接关系你的钱袋子

2018-04-27 本报记者联合报道 中国证券报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终!于!来!了!


刚刚,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挂出《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百万亿规模市场为之神经紧绷。


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梳理发现,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资管新规有N大变化。


重要变化包括: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对标准化产品的界定更为明晰、增加了部分资管产品仍可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分级产品和杠杆比率较以前较为放松。


N大变化抢先看


记者梳理了资管新规出现较大变化的条款:


第二条:


新: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金融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收取合理的业绩报酬,业绩报酬计入管理费,须与产品一一对应并逐个结算,不同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串用。


私募投资基金适用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本意见,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规定另行制定。


【增加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及关于私募投资基金等表述】


第三条:


新: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或外币形式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依据金融管理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布规则发行的养老金产品,不适用本意见。


【增加不限于人民币或外币形式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等表述。】


第四条:


新: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产品投资于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产品标准。


非因金融机构主观因素导致突破前述比例限制的,金融机构应当在流动性受限资产可出售、可转让或者恢复交易的15个交易日内调整至符合要求。


【增加非因金融机构主观因素导致突破前述比例限制的规定】


第五条:


新: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


【增加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等规定】


第八条:


新:金融机构运用受托资金进行投资,应当遵守审慎经营规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履行以下管理人职责:


【改动两条:(二)办理产品登记备案或者注册手续;(六)依法计算并披露产品净值或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申购、赎回价格。


并增加:(十)在兑付受托资金及收益时,金融机构应当保证受托资金及收益返回委托人的原账户、同名账户或者合同约定的受益人账户。】


第十条:


新: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公募产品可以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以及金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私募产品的投资范围由合同约定,可以投资债权类资产、上市或挂牌交易的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含债转股)和受(收)益权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产,并严格遵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鼓励充分运用私募产品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删除关于银行公募产品的规定。】


第十一条


新:资产管理产品进行投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等分化,可交易。

2.信息披露充分。

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

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之外的债权类资产均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金融机构发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遵守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限额管理、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标准。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未制定相关监管标准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督促根据本意见要求制定监管标准并予以执行。


(三)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的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转型,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

 

【明确相关定义】


第十五条:


新: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


【删除:金融机构应当根据资产管理产品的期限设定不同的管理费率,产品期限越长,年化管理费率越低。】


第十八条:


新: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由托管机构进行核算并定期提供报告,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被审计金融机构应当披露审计结果并同时报送金融管理部门。

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一)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


(二)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


金融机构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净值,应当采用适当的风险控制手段,对金融资产净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当以摊余成本计量已不能真实公允反映金融资产净值时,托管机构应当督促金融机构调整会计核算和估值方法。金融机构前期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加权平均价格与资产管理产品实际兑付时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偏离度不得达到5%或以上,如果偏离5%或以上的产品数超过所发行产品总数的5%,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资产管理产品。


【有较大变动。较征求意见稿宽松。提出部分情形下可继续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比如资管产品为封闭式,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等。按照十八条部分非标资产可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有助于存量非标项目正常运转。】


第十九条:经金融管理部门认定,存在以下行为的视为刚性兑付:


(一)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人或者管理人违反真实公允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


(二)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


(三)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机构代为偿付。


(四)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经认定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区分以下两类机构进行惩处: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的,认定为利用具有存款本质特征的资产管理产品进行监管套利,由国务院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存款业务予以规范,足额补缴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并予以行政处罚。


(二)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的,认定为违规经营,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纠正并予以处罚。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可以向金融管理部门举报,查证属实且举报内容未被相关部门掌握的,给予适当奖励。


外部审计机构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时,如果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金融管理部门。外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依法追究相应责任或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罚,并将相关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对刚兑的定性与征求意见稿变化不大。在处罚办法中强调了外部审计机构担责,督促外部审计机构恪尽职守,勤勉尽责。】



第二十条:


资产管理产品应当设定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上限,同类产品适用统一的负债比例上限。每只开放式公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每只封闭式公募产品、每只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200%。计算单只产品的总资产时应当按照穿透原则合并计算所投资资产管理产品的总资产。


金融机构不得以受托管理的资产管理产品份额进行质押融资,放大杠杆。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删除了:“资管产品持有人不得以所持有的资管产品份额进行质押融资”,删去了“个人不得使用银行贷款等非自有资金投资资管产品”允许个人在合理的情况下使用资管产品份额质押融资。但金融机构不得以受托管理的资管产品份额进行质押融资。】



第二十二条: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


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其他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从而将本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资金委托给其他机构进行投资的,该受托机构应当为具有专业投资能力和资质的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公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应当为金融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可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受托机构应当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不得进行转委托,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委托机构应当对受托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实行名单制管理,明确规定受托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程序、责任和义务、存续期管理、利益冲突防范机制、信息披露义务以及退出机制。委托机构不得因委托其他机构投资而免除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


金融机构可以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作为投资顾问。投资顾问提供投资建议指导委托机构操作。


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平等准入、给予公平待遇。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在账户开立、产权登记、法律诉讼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基于风险防控考虑,确实需要对其他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的,应当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达成一致。


【为征求意见稿第21条。相较征求意见稿,此条关于资管产品嵌套层数要求不变,明确公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应当为金融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可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就是明确私募基金可作为私募产品的受托管理人。】


第二十一条


新: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


【删除关于投资于单一投资标的私募产品和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比例超过50%的私募产品不得分级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过渡期为本意见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对提前完成整改的机构,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发行新产品应当符合本意见的规定;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维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市场稳定,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防止过渡期结束时出现断崖效应。金融机构应当制定过渡期内的资产管理业务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并报送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由其认可并监督实施,同时报备中国人民银行。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本意见进行全面规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达不到第三方独立托管要求的情形除外),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本意见规定的资产管理产品。


【延长过渡期】


相关政策时间线


2017年11月17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长达10000字,分29条,信息量巨大。


此后,有关政策陆续出台。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梳理了这段时期相关政策的情况:


相关政策梳理一览


中国证券报(ID:xhszzb)将陆续奉上深度解读!


(本报记者:叶斯琦、李惠敏、郭梦迪、刘宗根、吴娟娟、许晓)




推荐阅读

格力崩伊利跳,白马行情走向尾声,风格切换真的要来了?

大盘逼近3000点,这些股却创新高,谁赚走了你的钱?

华为被美国调查?吓坏了全球的小伙伴,华为为啥这么淡定?

港交所换帅“铁娘子”史美伦!曾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掀起监管风暴,两地合作新期待

【高清图集】炫酷壕+新能源!国产新车争艳北京车展,总有一款靓车适合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