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卖股权、收补助,这家车企花式保壳或迎转机
坚持不懈地卖房以及花式保壳,*ST海马终于迎来一线转机。
1月16日晚,*ST海马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万元至1.3亿元,2018年同期亏损16.3亿元。
“业绩不够、卖房来凑”,似乎初见成效。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依靠卖房保壳成功,熬过年关的*ST海马在中国车市进入下行轨道的今天,想要依靠主业突破重围依然不乐观。
出售多项资产
来源:公司公告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一是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下滑。此外,公司对库存整车、积压存货、闲置资产等根据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ST海马公告表示,主要的非经营性损益影响归母净利润约7亿元。包括:
①全资子公司海马汽车有限公司转让其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和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权;
②出售闲置房产;
③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收回;
④收到的政府补助。
公司称,由于2017年度及2018年度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为负值,公司股票自2019年4月24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若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为正值,公司将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近九五成闲置房产已出售
公司当晚另一则公告发布了出售闲置房产的进展。公司称,截至公告日,已经出售344套房产,应收款1.68亿元,已收款1.62亿元。
公司表示,鉴于上述闲置房产出售套数已占94.25%,公司今后将不再披露闲置房产出售进展情况。
回顾*ST海马2019年的公告内容,自2019年4月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就开始踏上了艰难的“卖房”之路。
其中,2019年4月22日,*ST海马公告称拟出售36套上海市的闲置房产和81套海口市的闲置房产,总计117套。
2019年5月15日,*ST海马再次公告拟出售部分闲置房产,将通过招标和/或委托中介机构按照市场价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场挂出等方式公开出售位于海口市的部分闲置房产284套。加总后共计401套房产。
*ST海马曾在2019年5月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披露,拟出售房产出售后,公司预计累计实现资产处置金额约3.34亿元,累计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7亿元。
随后,*ST海马旗下全资子公司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又将其持有的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39%股权转让给青风置业有限公司。至此,*ST海马不再控股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2019年汽车销量不足3万辆
再来看看主营业务。1月7日,*ST海马披露了2019年12月及全年产销数据。2019年12月,公司销售汽车3846辆,同比下降25.82%;2019年全年销量2.95万辆,同比下降56.41%。
按车型分类看,从2019年9月起,基本型乘用车和MPV已经全面停产。2019年基本型乘用车和MPV累计销量同比下降50%以上:二者累计销售分别为2046辆和791辆,同比下降90.91%、78.26%;SUV累计销量25616辆,同比下降38.15%。
全年销量降至3万辆以下,这样的销售数据已让*ST海马的市场存在感降至冰点,其生存状况也反映了部分车企的处境。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车企全年销售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其中乘用车销售2144.4万辆,同比下滑9.6%。
汽车行业洗牌加速、市场进一步向头部集中,中小厂家生存愈发艰难。
另一方面,每到年末,盈利能力堪忧的A股上市公司为冲击业绩使出各路招数扎堆“保壳”。对于保壳续命的行为,监管部门已严查突击保壳交易。
据上交所介绍,年末突击交易主要有两类,包括保壳交易和以资金套现为目的的交易。其中,保壳交易主要是试图“量身定制”,规避诸如净资产为负、净利润连续亏损、营业收入不足1000万元等退市风险情形。具体形式包括通过土地、房产、股权等各类资产出售实现处置收益,购买子公司增加并表资产或利润,以资产投资入股确认重估收益,以及通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等。
上交所表示,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注重发挥事中监管作用,综合采取发函问询、约谈中介、提请核查、纪律处分等措施,多方联动监管、强化问责力度,努力通过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揭示交易实质,及时制止不当行为。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通过变卖房产实现扭亏保壳的目的,对企业发展来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本质上,上市公司退市的风险并未消除,只有增强主业盈利能力才能真正避免退市风险。
编辑:于红波
推荐阅读
➤雷军点赞!与马斯克“星链”竞争,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发射了一颗非比寻常的“星”
➤豪募百亿加码5G!中兴通讯定增计划落地,地方政府力推基站建设,这一板块有望再度爆发?
➤券商股节节走高,大规模减持又来了!平均涨幅超17%,今年仍是“香饽饽”
➤央妈发话了!要不要降准降息?春节前流动性稳了吗?权威解答来了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