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史流光:中国证券报三十年 | 让投资者触摸政策 感受温度

杨成长 中国证券报 2023-06-04




让投资者触摸政策 感受温度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杨成长


今天,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越来越摆脱了“政策市”的特征,正按照自己的逻辑、稳定运行。然而,政策依然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宏观政策反映着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和调控思路,产业政策影响着各个产业的发展环境和导向,金融政策引导着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证券市场政策完善着资本市 场的制度和监管。所有这些政策都影响着投资者的判断,引导着投资者的 行为。

作为长期从事宏观政策研究的证券从业者,我始终将解读政策、帮助投资者理解政策,作为重要职责。中国证券报作为“中”字头的证券专业传媒, 隶属新华社,扎在北京,天然具备了解读政策的权威性和通道优势。二十多年来,我和中国证券报的结缘,就是从解读政策开始的。与报社不在同一城市,自然少了些人际交往,然而始终尊重中国证券报的正气、权威、诚实和专业的风格,也始终感受着报社对专家人才的尊重。过往历史上多次参加报社召开的专家座谈会,策划年度报道主题,讨论证券市场热点,形成相对固定的专家顾问团队。从“中证网”检索中统计出报社对我提供信息的报道,2020年七十次,2021年四十次,今年刚开始已经二十一次了。衷心感谢报社为我提供了广阔平台,衷心感谢编辑和记者们对我的关注。

早期的政策解读以专家解读为主。只要出台了政策,我总能在第一时间接到中国证券报记者们的约稿。速度要求是第一位的。不超过两千字的精悍篇幅以精准的语言解读政策的实质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成了文章能否被采用的关键。一般的分析文章只能放在后面版面,唯有政策解读性文章,有可能放在头版。有几次,在启功先生书写的鲜红色的“中国证券报”的报头下面,出现了粗黑字体的大标题和自己的名字,着实让人兴奋了一阵子。后来,报社逐步培养自己的评论员。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报社专家型评论员对重大新闻和重要政策的富有个性和激情的评述。这几年,报社更加注重对相关专家的集中采访和综合报道了,对重大新闻和政策的解读更加多维和全面了。

自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为证券界及时带来每年“两会的声音”成了我的重要职责。中国证券报的记者们总是早早就与我沟通起来,策划报道的角度、方式和主题。在每年两会期间,证券市场期待什么、关注什么、什么样的建议可以通过委员带到两会上,总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刚刚结束,我站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能接到中国证券报记者们急切的询问和采访。今年政府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目标、出台了哪些新政策、资本市场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如何,都成了记者最关注的问题。耳边回荡着总理报告的声音,思绪快速整理着大家最关心的这些问题,用最简洁、鲜明、突出的词汇概述出来,成了我走下人民大会堂台阶需要完成的任务。很佩服中国证券报记者和编辑们的素质和能力,他们总能把我断断续续的语音,整理成完整而靓丽的报道,总能让关键的字眼和观点突出在标题上。现在,总理的工作报告已经同步向全国传播了,记者们不仅仅关注报告的文本,更注重代表和委员们的反应,他们在关注和讨论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成了大家共识、是否有不同的争议。记者们对会议情景的关注有时候会超过对观点的关注。

中国资本市场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者队伍日渐成熟,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大幅度提高。投资者仍然关注政策,但是焦点已经不再是政策出台是否会影响股票市场行情、是否有交易性机会了。政策、经济、行业和公司,构成了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一个整体,政策影响着经济、产业和公司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方向。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更加持久和稳定。

真诚祝愿和希望中国证券报始终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突出其作为证券市场投资者、上市企业、证券界专家和政府以及政策制定者沟通和反馈的大平台,传达政策声音,传送政府温暖,反馈市场关切,提供政策关注。

证券市场需要政策解读。如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完整、准确、及时,要易得易解一样,发挥证券市场研究者和专家的功能,准确、完整、及时、大众化的政策解读,始终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迫切需求。今天,政策的社会意义和技术含量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往。综合性的、集成性的、交叉性的政策越来越多。一般投资者很难弄懂创新型、平台型和数字型企业的信息披露内容和财务报表,也很难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政策的意义和价值。帮助投资者解读政策成了专业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专业媒体的重要功能。如近期中央政府出台了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十四五”规划、国家算力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数字要素和交易市场的相关政策,后期还将出台有关数据产权、交易、治理和风险管理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无论从总体框架、制度安排、推进措施以及其中牵涉的大量概念和理念,都是一般投资者很难理解和把握的。而数字经济又始终是投资者最关注的热点领域。如果不了解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总体布局,只从公司出发去选择投资标的,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解读数字经济的发展政策就成了投资者的迫切需要。

政策制定者需要证券市场的反馈。证券市场的最大优势是有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有规范的季报和年报,最能通过准确的财务数据和经营业绩,反映政策实施的经济效果。证券市场对政策的表现,也反映了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最直接的政策实施效应,并根据这些效应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

政策制定需要证券市场的广泛参与。今天的政策制定已经高度透明化和专业化,吸引政策关涉方参与政策制定已经成为惯例。中国证券报作为证券专业媒体,具有联系企业界、证券投资界、专家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群体的广泛优势。需要向智库型媒体方向发展,搭建证券界广泛参与的政策拟定、讨论和论证的重要平台,让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自觉和自律过程,让利益相关方在政策制定阶段就能及时表达和碰撞相关观点,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预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效能。

中国证券报三十华诞正当年,适逢中国证券市场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正在加速科技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加速治理结构、治理体系和规则的重构。只要中国证券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快向多媒合一的综合性媒体方向转型,加快向智库化媒体方向转型,必将在未来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


本文选自
《信史流光:中国证券报三十年》一书



编辑:于红波


推荐阅读


刚刚,国防部发声!海底捞冲上热搜第一;交通运输部数据:5699万人次
整体营收逾51万亿,科创板公司净利总额首次突破千亿……沪市上市公司年度成绩单来了
净利增长超1倍!电视产业龙头海信视像布局全场景显示
重拳出击!如此打新,罚!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