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均降价58%!行业大消息

傅苏颖 中国证券报 2023-11-07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11月6日,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预计每年可节约药费182亿元。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4年3月用上本次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有抗肿瘤药降到平民价
 


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集采,262家企业的382个产品参与投标。205家企业的266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包括200家国内药企的260个产品,5家国际药企的6个产品(包括1个原研药和5个进口仿制药),投标企业拟中选比例约78%,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企业中选率高,群众减负效果好,实现了“降负担、促发展、保供应”多重目标平衡。


据悉,本次集采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来那度胺胶囊2023年5月专利到期后及时纳入集采,每粒(25mg)从平均约200元降至15元,降幅达92.5%,每月可节约药费3880元左右,患者负担明显减轻。


此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雷贝拉唑口服常释剂型、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干混悬剂等3个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价格明显降低。治疗心律失常的胺碘酮注射剂、用于抢救休克的多巴胺注射剂、用于催产的缩宫素注射剂等5种短缺药品和急抢救药品,通过“带量”采购方式稳定企业预期,实现保障供应与合理降价的多元目标平衡。


从剂型来看,口服溶液、口崩片、颗粒剂、滴眼剂等多种剂型被纳入,体现了集采“应采尽采”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集采注射剂占比近半。


中航证券认为,注射剂高度依赖院内市场,相关品种中标与否,将对某一品种的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成为企业必争之地。


此次集采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包括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等。


部分上市公司6日盘后发布拟中选第九批国家集采的消息。如华海药业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索赛可赛罗多辛胶囊及安奥兰奥美沙坦脂氢氯噻嗪片2个品种拟中选第九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翰宇药业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翰宇药业“翰唯注射用特利加压素”“翰宝卡贝缩宫素注射液”两款药品拟中选第九批国家集采。



采购周期延长



第九批国家集采继续沿用第八批集采的大部分规则,包括首年采购量的计算、单位可比价要求、最多入围企业数等。


同时也引入了新规则,第九批国家集采规则一个显著变化是,药品采购周期由此前的约2年延长至约4年,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以来药品采购周期最长的一次。在业内看来,这有利于提高企业投标积极性,稳定市场供应。


此外,此次集采高度关注企业投标报价合规性,特别是对合谋、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防控及打击。


根据规则,按各品种内部最高/最低有效申报价比值排序,比值最大的4个、最小的2个品种中,最高单位可比价企业有可能无法获得拟中选资格,而此前规则仅针对比值最大的6个品种提出要求。对此,业内解读认为,有效申报价过于接近的品种会受到影响。


同时,根据规则,申报同品种的不同企业,存在控股、境内代理、批件转让等情形的,申报企业计为1家。涉及企业可自愿组成联合体作出承诺,授权其中一家企业为代表进行联合申报。


此外,规则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方面进一步完善,具体规定:履约期间,中选企业原则上应确保持续拥有中选药品的国内有效注册批件,如需要变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生产企业的,须提前向联合采购办公室报告;中选企业向药监部门申请变更或增加生产企业并被批准的,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中选企业仍具有中选资格。


编辑:于红波




推荐阅读


事关房贷利率,央行发声!
溢价超20%!这只基金紧急停牌并发风险提示
20余家机构“关注”CPO龙头!险资最新动向曝光
亮出“成绩单”!这4家民营银行业绩如何?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