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这种“百万保障”藏陷阱

张佳琳 中国证券报 2024-03-02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收到多条来自银行提醒消费者谨防“百万保障”诈骗套路的短信。记者注意到,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家中长辈遭遇了这种新型骗局,损失金额从数千元至数十万元均有。

诈骗套路多为:不法分子冒充客服来电,谎称“百万保障”业务即将自动扣费,诱导受骗人下载录屏软件以取消业务,开启屏幕共享后转走钱款。

记者收到的短信


冒充客服来电 
以解绑“百万保障”为陷阱


“百万保障”是什么?是指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账户、支付宝账户期间,账户因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平台按损失金额承诺赔付,不限赔付次数,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的安全保障。

实际上,当用户注册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时,将自动免费开启“百万保障”,此保障为APP自带安全设置,不会“到期”或者“过期”,并不会要求“缴费续保”。

广东居民小胡表示,自己的妈妈就被“百万保障”新型骗局骗走7000元。刚开始,对方打电话称自己是微信客服,说小胡妈妈在使用微信支付时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并引导小胡妈妈打开微信页面进行确认。

“我妈说不记得有开通过,对方表示可能是之前不小心点到的,称第一年保费是免费的,但过了下午2点钟就会每个月自动扣费2000元。现在想来,骗子可能是故意在下午1点半打的电话,离他说的扣费时间很近,给人制造心理压力。”小胡说。

随后,对方询问是否需要解绑,在小胡妈妈表示需要解绑后,便发来网址,要求小胡妈妈下载并安装所谓的客户服务APP。对方诱导小胡妈妈进入视频房间,开启屏幕共享,指导小胡妈妈进行解绑操作。在小胡妈妈点击授权银行卡登入后,钱就立马被转走了。

小胡表示:“期间,我妈有过怀疑,但对方狡辩说没要过她的银行卡号、支付密码,不可能转走钱。当发现账户里有钱被转走时,我妈就立刻让身边人报警。骗子听到报警后,停止了转钱操作,账户里剩下的钱才保住了。”

小胡妈妈的经历并非个例。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自家长辈也遭遇类似骗局,被骗金额从几千元到数十万元。据记者调研,诈骗分子常以“百万保障”即将自动扣费,或者拖欠保费将影响个人征信为幌子,诱导受害人下载不明APP,通过语音通话和屏幕共享等方式,引导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

这些不明APP往往是诈骗分子制作的远程操控软件。一旦手机安装此类软件,对方就能远程操作受骗人的手机,如果受骗人在手机上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就会被诈骗分子知晓,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转走卡内余额。


提高警惕 守好“钱袋子”


据了解,甚至有诈骗分子以“账户资金归集到一张银行卡避免被自动扣费”为借口,要求受害人将各个银行账户的钱,汇总转入到同一个银行账户内。其目的在于,一方面便于后续骗取大额资金,另一方面则是在受骗人操作过程中,通过屏幕共享掌握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宁波市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提示:

(1)接到自称保险公司、银行或网站客服来电,不要盲目轻信,务必多方核实确认。

(2)凡称需退订、取消“保险”“VIP会员”等业务,否则将自动扣款的,都是诈骗。

(3)凡是以远程办理业务为名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都是诈骗。

当接到陌生电话或遇到类似情况时,大家要注意辨别真假,尤其涉及到账号密码、转账操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审读:叶斯琦   编辑:焦源源   校对:张利静
监制:李若愚   签发:彭勇


推荐阅读


港股“深V”!这只股票涨超160%,成交不到2000港元

龙腾新年 | 易方达基金董事长(联席)兼总经理刘晓艳:初心如炬 未来可期

刚刚,证监会修订!

事关校外培训!教育部拟出台新政

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警惕!这种“百万保障”藏陷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