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吓我一跳!深受震撼”

杨梓岩 中国证券报 2024-05-19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吓我一跳”“夜市太壮观”“简直是我的梦中情市”......

正定夜市,火了。

夜市全国各地都有,正定夜市凭什么能收获“泼天的流量”,成为新晋网红旅游目的地?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了正定夜市实地探访。



夜市年营收超3亿元


正定小商品夜市,因背靠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得名。

傍晚五点半,河北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结束营业。此时,小商品市场前的马路上,600余辆“承载”着全国各地美食的流动餐车井然有序地排起长龙,等候进场。一小时后,小商品市场前停车场摇身一变,正定小商品夜市开始营业。

热干面、臭豆腐、麻辣烫、烤包子、羊肉串......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间烟火气也从这片开阔的停车场上“冒”了起来。全国各地的游客汇聚到正定夜市,夜市十余条通道上人头攒动,600余家商户忙得不亦乐乎。继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等文旅IP爆火之后,今年四月至今,正定的小商品夜市也迎来了开市12年来的“高光时刻”。

正定小商品夜市人声鼎沸  正定县融媒体中心 左洪泽/摄

“我在这个火车站工作了30年,从未见过这么多人。”正定火车站的检票员盛师傅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当前关注正定旅游的外省市用户从北京、天津、河南等周边区域,已扩展至山西、山东,甚至是上海、广西等地。

“吓我一跳!”一位抖音“网红”博主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感叹,第一次走上夜市旁停车楼向下俯瞰时,他被正定夜市的规模深深震撼。“全国各地这么多夜市,能用壮观形容的貌似只有这里。看到这个场面,谁不想发个视频呢?”他说。

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主体建筑的显眼位置,“正定小商品夜市开业12周年”字样和夜市灯火一同点缀着正定的夜空。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总裁、正定小商品夜市创始人李樟潮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12年来,夜市从只有几十家摊位入驻,到现在总摊位突破600家,美食摊位超500家,日客流量最多超过2万人次,2023年营业额突破3亿元。“通过严格管理和用心经营,12年来正定小商品夜市已经完全成为本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李樟潮说。

正定小商品夜市迎来开市12周年  本报记者 杨梓岩/摄


烟火气也需用心经营


火爆的背后并非仅靠规模优势和流量推广。“夜市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脏乱差,但正定夜市让我打破了这份‘刻板印象’。”夜市里一位游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记者在正定夜市走访时看到,夜市以绿色和红色两种地胶毯划分人行区和经营区。在经营过程中,600余家商户无一例外地佩戴防掉发帽、厨师口罩、卫生手套。每个摊位前配备大垃圾桶,每个餐桌旁配备两个小垃圾桶,商户对各自经营区“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近百位清洁人员在人行区划片执勤,时刻清理地面垃圾。辅以垃圾清运车环市场巡回作业......记者走访的近三个小时中,正定夜市的十余条通道、数百个餐饮区保持整洁。整个夜市仿佛一台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烟火气”和“秩序感”在这里实现了融合。

“吃一桌,干净一桌。”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夜市走访时遇到了正在现场值勤的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董事长刘光地。她介绍,夜市现场环境要保证卫生,更重要的还是食品安全。每个摊位商户要公示“三证”,进驻首先需要有摊位证,其中一项要求是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规范;此外,所有摊位的在岗人员都必须持有健康证,食材、用料等还要进行报备,以确保供应链可控可追溯。

“现在客流大了,我们已同市场监管部门商定,他们在夜市上专门设立驻点,每天对摊位进行抽样检查,并做好留样备查。”刘光地表示,夜市已经建立了退出机制,一旦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摊位,将要求退市。

今年五月以来,全国各地夜市热度攀升。在社交媒体上,记者看到,钦州、北戴河、义乌、东港等地的夜市均是人山人海。小城夜市的火热反映出消费新“夜”态向旅游市场的“毛细血管”深入。

在广西柳州,风情港夜市人流如织。夜市内贩卖的鸭脚螺蛳煲、炒螺蛳粉、烤生蚝等广西特色美食,吸引大批来自中国各地的游客“闻味而来”。在山东威海,东城路夜市上,80多辆房车式餐车、90多辆花样餐车上海肠捞饭、捞汁小海鲜、淄博烧烤、甘肃麻辣烫等新老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市民和游客围着梧桐树放松休憩。在江苏南京,曼度年华夜市除了以“南京味道”吸引客流外,并且上新了“露营+”“直播+”等多种潮流玩法,致力擦亮“夜间消费”新名片......

携程集团河北省市场总经理罗聪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夜市热折射出当前文旅市场“下沉”趋势明显,小城市成为热门,游客从城市的烟火气中获得松弛感疗愈感以及悦己的体验。此外,旅游人群年轻化,夜游发展潜力更足,游客对人间烟火气的热爱更加突出。


“不能止于烟火气”


当下,“夜经济”已囊括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等多个方面,“夜食、夜购、夜游”共同构成的“夜经济”图景生动展现着城市的多元活力,也折射出文旅供给顺应品质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持续创新。

“18:00-22:00点被称为夜间经济的‘黄金四小时’。”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旅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消费、投资和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旅游活动的时间得到有效延展,夜间消费场景也持续拓展,除了KTV、餐饮、购物,沉浸式演艺、剧本秀、光影秀、音乐节、livehouse、汉服游园等新的体验项目的人气也越来越旺。

依托文旅资源和“夜经济”,不少县域小城打出了“白+黑”的文旅组合拳。《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随着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低线城市、小机场城市、县城和中心城镇已成为国内旅游新的增长点。“过去五年,从城市、街区、商圈,到乡镇、农村,我们形成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集聚空间。”戴斌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心城镇和重点旅游村火出圈。

戴斌强调,今年文化和科技将会为“夜经济”带来更多的增量空间。特别是无人机、AI技术等科技为“夜经济”提供更加坚实的产品基础。“夜经济”可以有烟火气,但不能止于烟火气,应该让人感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让消费者在文化休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科技的时尚感。

此外,“不贵不挤”的县域小城,依托性价比和舒适度收获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如何让“爆红”成“长红”也是小城需要思考的。

以正定为例,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资源禀赋来看,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的文旅资源基础在县级城市中优势明显,且与石家庄等周边核心城市的通达性较好,可以很好地承接夜市爆火之后的“泼天流量”,在接待空间上保证了古城、夜市流量的顺畅转化。

实际上,正定在“红”之前已经把“红”之后的市场衔接工作想在前、做在前。“我们降低或抹平马路牙子,让游客停车时轻松入位。”正定县文旅局党组成员霍哲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正定向社会免费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县城内上万个停车位免费共享,正定古城投放了60辆免费电动摆渡车,在南城门、阳和楼、广惠寺、荣国府等景区周边安装了17处直饮水景观亭......

马路牙子被磨低 本报记者 杨梓岩/摄

“未来我们还要争取将小商品夜市的流量更多转化为过夜人数和景区流量。”霍哲表示,想要赢得“长红”,就需要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只有修炼“内功”,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行体验,才能为城市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市场下沉、需求升级的大众旅游新时代已经到来。政府与市场、自然与人文的相得益彰才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底层架构。”戴斌表示,近年来频频出圏的网红城市正在有序构建“长红”的制度基础、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目的地县城和乡村要向市场释放更多的善意和温暖,以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现代商业环境留住游客。县域市场在文旅游融合发展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审读:任明杰
编辑:王寅
校对:焦源源
监制:王朱莹
签发:孙宏


推荐阅读


国常会重磅部署!

突发!五位高管同时离任!发生了什么?

开这车能治病,还能延寿?回应来了

碧桂园,偿付了!

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