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进得去出不来”。而如今,这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沙漠,正逐渐被点缀上一片片壮阔的“蓝海”与生机盎然的绿洲。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走进新国企 绿色创新发展”融媒体采访团,走进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实地探访了中广核和田洛浦100万千瓦光伏电站、中广核和田洛浦县万亩沙漠治理项目,切身感受作为中央企业的中广核向“新”向“绿”发展的强劲脉动。
从新疆和田洛浦县出发,向西南方向驱车历经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路程,便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随着汽车向前行驶,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光伏板映入眼帘。登上中广核洛浦光伏电站楼顶观景台,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在炙热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如同镶嵌在大漠的蓝色之海.....“我们这个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8万亩,总投资37.6亿元,项目建设光伏组件共44796组,220千伏升压站、110千伏升压站,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各1座,建设220千伏送出线路41公里、110千伏送出线路43公里。”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中广核和田洛浦100万千瓦光伏项目于2023年7月4日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第一批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清单,7月底开工,12月29日实现全容量投运。项目从核准到投运不足6个月,刷新了全国百万千瓦级光储项目建设速度。“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约19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8万吨、节约标准煤约57万吨,可有效降低风沙对当地的影响,改善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上述负责人说。在塔克拉玛干,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如何防止沙尘暴和流沙对电站的损害是重要一环。而光伏清洁机器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光伏电站的清洁效率和发电效率,还降低了运维成本和人工干预的需求。“去年下半年项目投入运行后,光伏板主要使用洒水车进行人工清洗,本月新投入使用的挂式光伏清洁机器人不再用水,通过手机即可操控机器人完成清洗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上述负责人介绍。记者了解到,项目建设带动了洛浦20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增收超过2万元,同时项目周边自发形成了“巴扎”(集市),为戈壁荒漠增添了烟火气息。浩瀚沙海,热潮涌动。坐车前往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多鲁乡附近,一路车轮卷起的沙尘拍打着车窗,模糊了视线。而远处漫漫黄沙中出现的一片隐隐约约的绿色让人心潮澎湃:这是梦境还是现实?中广核和田洛浦县万亩沙漠治理项目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摄来到中广核和田洛浦县万亩沙漠治理项目现场,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一垄垄狼尾草绿得耀眼。在多样化试验区,一片片西红柿、茄子、高粱等农作物破土而出,曾经的不毛之地已成为万亩绿洲。“该项目是中广核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落实国家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示范项目,今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总治理面积超1万亩,目前已实现全面覆绿。”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目前,中广核高标准如期完成了5口机井施工、11公里场内道路全线贯通、10千伏线路架设、14公里管网工程铺设、观景台及临建设施搭设,1兆瓦光伏示范区建设,改土完成1万亩,播种完成1万亩。接下来,还将种植西瓜、旱稻、土豆、沙枣树等数十种经济作物,持续推动新能源与绿色农业融合发展。调研过程中,一阵大风席卷着沙土滚滚而来,原本晴朗的天空被黄沙漫漫的景象所取代。风沙中,工作人员介绍道,该项目开工以来已经遭遇了18次沙尘暴……据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采用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沙膜”技术,在沙地表面20厘米处施加植物纤维黏合剂,使原本离散的沙体能够保水、保肥,形成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结构。同时,通过使用特殊材料固沙,为作物生长提供了稳定的依托基础,解决了风沙大导致作物被连根拔起的问题。此外,其中含有的高分子材料还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进一步优化了作物生长环境,对提升沙漠地区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每年可新增苜蓿等干草饲料供应约3000吨,可满足400头牛或5000只羊的饲草要求……通过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牧草种植,中广核实现了连片沙地防沙固沙与绿化覆盖,为当地带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的持续改善,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