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68间邻家便利店一夜消失,独家对话大股东:欠债超1亿,但我只是代持

谭文琦 吴晓宇 财经天下周刊 2018-10-10

顾客发愁没有夜宵吃,供货商忙于催收自己拖欠亿元的货款,大股东称自己只是代持……168家邻家便利店消失的背后,谁该为这场惊雷埋单,还是个谜团。


财经天下周刊(ID:cjtxzk)

文|谭文琦 吴晓宇

编辑|鹿鸣



关店


“你看,又来人了,还拍照。”柜台里的女老板指着电脑。


从女老板的视角望去,四分之一的屏幕正播放临街摄像头的实时监控,两女一男正站在隔壁邻家便利店的门口,两个人伸着脑袋,从玻璃门往里看,另一个拿着手机对准门上贴的白纸。


这是朝阳区一处新建小区的底商,七八栋十几层高的白楼矗立着,对面趴着矮矮的红色旧居民楼,街道被两侧的私家车和快递车占领,留下的路面勉强够双行。上午十点多,还有零星上班族匆忙走过。


引起驻足的,是在这里的邻家便利店,突然关闭让老客户们措手不及。一切跟平时没有多大差别:货架上的货整整齐齐地码好,只有一列卫生巾从侧面看少了一半;风幕柜上的酸奶还满满当当;只是深处的餐饮区黑咕隆咚,这原本是早晨店里除了收银台最拥挤的一处。玻璃门上贴着一张A4打印纸,白纸黑字写着“暂停营业”。


“哎呀,晚上没有哈哈镜可以吃了,只有他们家有卖。”隔壁足底按摩店的女老板是邻家的常客,一边在脸上推着按摩仪,一边惋惜失去啤酒就鸭脖的夜宵。


7月31日夜里,邻家的员工还在上夜班,晚上也有人来送货,而第二天,即8月1日,老板娘以及周边的老主顾就没地儿吃早点了。


“太突然了。”她7月31日得知这一消息,“不光你,这两天来问的人可是不少”。


她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家店生意不算差,一天流水有一两万,能净赚几千块钱。“我们和店里的人算过账,还想着我自己也去加盟一个,没想到说关就关了。”


8月1日,邻家向供应商发布《告知函》称,从8月1日起停止公司总部各项业务,已经开业的168家门店也将陆续停业。


8月2日,《财经天下》周刊随机走访了六家北京邻家便利店,有位于社区附近,也有位于繁华商圈内,其中四家处于暂停营业状态,有一家还写着“因机器故障”,两家则在一两个月前已经搬离,店内空空如也,只有醒目的黄色招牌还在昭示曾经的存在。


“人流没问题,这个月很多人都过来看。”一位负责招租的物业人员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们因为总部有调整,所以刚签没多久就撤了。”


这里的邻家对面是一处小学,楼上是高端长租公寓,背面四栋写字楼围成的圈子里,全时、711、131成三角形分布,各自相隔几十米。


邻家一夜关门,外界纷纷惊呼“太突然了”,而对于关门,邻家内部员工也感到不可置信。


“我是周二晚上十点多收到通知的,当时就有同事说公司出事儿了。我感到不可置信,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邻家便利店一名店员林媛媛(化名)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我们店是加盟店,工资每月20号发,现在店长给我们的通知就是等到20号发工资。他们也忙得焦头烂额,一堆事情需要处理。我还是选择相信和等待!”


除了员工之外,焦虑的还有邻家的供货商。


一位股东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估算了一下,邻家拖欠供应商的费用达到1亿元。”


8月3日,一位与邻家合作三年的休闲食品供应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邻家累计拖欠了自己94万元的货款。最后一次结款在5月,直到7月下旬还在发货。“其实我们7月12号就发放停货通知了,因为逾期三个月未偿还货款。但随后对方打来电话,态度还很强硬,责问为什么不发货。”该供货商表示,因为合作很久,所以在下达停货通知后,又下发了价值10多万元的货品。


事实上,8月2日,已经有邻家的供货商前往公司总部讨要货款。

 

“我们感觉很无辜也很无助,天都要塌了,我们不是一线品牌,利润都特别少,几十万是很严重的打击。”电话那头,供货商刘淇的声音很沮丧。8月2日,他刚刚从位于北京北礼士路阜成大厦的邻家总部回来,据他透露,当日现场嘈杂,供货商们纷纷上门要求邻家结清拖欠的货款,还有员工喊着要离职。

 

刘淇是一名洗护行业从业者,之前为邻家提供牙膏、牙刷、洗发水等产品,截至目前,邻家拖欠自己59万元的货款。这次来是希望要回欠款,但邻家给的回复是总部见不到法人和股东了,建议走法律程序。

 

“我和邻家合作了一年多了。以往的合作模式合同谈好后,我们按期下单,按照邻家要求,把货物配送到大仓里。但是,从今年4月开始,邻家就不付款了。当时,他们对我们回复说:接待的人比较多,按排期结账。”刘淇说。

 

7月,刘淇感觉到不对劲,“回款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几位供货商私下联系之后得到消息,“退款事宜正在排期,希望供应商配合一些。8月1号来总部,有经理亲自谈判。”彼时,刘淇以为总部会给他们解决方案。然而,8月1号,一名姓马的经理直接给了供货商们一个投诉的方式,“他们也管不了了”。


根据前述食品供应商提供的一份统计材料,邻家共有111家欠款供货商,总计金额超过6000万元。


邻家八里庄路店一个月前因“公司调整”退租


P2P衍生效应


“听说是老板搞传销诈骗,几十个亿没了。”老板娘压低声音说。


事实上,传销诈骗倒没有,真正的导火索指向近几个月频繁爆雷的P2P。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邻家突然关闭,是由资方善林的不稳定性造成。


“很多连锁之所以能爆发式增长都是资本推动,但确实也不稳定,风险很大。”


善林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海总部今年4月被警方查处。据上海公安局4月11日发布的消息,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善林金融成立于2013年,运营着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等P2P平台,被查处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600余亿元。


在工商信息中,善林金融并未和邻家产生直接的持股关系,但《财经天下》周刊梳理发现,在邻家的背后,不乏善林金融的身影。8月2日,有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善林金融确为邻家背后的唯一资方。


天眼查显示,邻家的大股东贾卫平还在“天津金奕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80%股份,剩下的20%在项建安手中,后者的身份是邻家便利店运营主体,北京邻里家商贸公司的监事。


而在项担任法人的“北京万卓智汇商贸有限公司”,持股60%的大股东是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最开始由周伯云创立,2013年持股99%,2016年11月退出。周伯云正是善林金融的持股95%的大股东和法人。


2017年8月,邻家第100家店开业时,善林、高通均有派代表参与剪彩。


善林最辉煌的时候在2015年和2016年,曾在纽约时代广场和央视投放广告,还赞助中国女排。与此同时,其投资的邻家快速扩张,2015年刚成立的时候就扬言一年在北京开设200家门店。


根据网上流传的一份邻家发给供应商的告知函,公司解释称,唯一出资方因故受到警方调查,导致公司基本账户与一般账户被银行冻结。因为邻家尚未实现真正盈利,仍需投资方注资。另外,邻家表示,因为无法与股东和法人取得联系,也无法申请公司破产清算。


一家门店的物业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由于突然闭店,邻家欠下40多万元违约金,押金也不够抵扣。“我们都是押三付一,但也不够扣的。”


据他透露,邻家的门店开发人员正在办理离职,不再处理此事,只能按照告知函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大股东贾卫平。


8月2日,财经天下周刊联系到贾卫平,他表示,8月1日开始有大量合作商来联系自己,当天接了二三十个电话,8月2日一上午接了一二十个电话,下午两个小时没看手机有27个未接来电,8月2日有上百个人来加微信好友。其中大多数是供应商,按照《告知函》上的电话找过来,询问如何处理欠款问题。


据贾卫平估计,邻家目前欠下的货款至少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来电的供应商基本每个都欠了几百万,最少的一个有70万。“还有物流、仓储这些服务费用,还没有暴露出来,现在主要是货款。”


“我只能把我这个尴尬身份阐述了一下。”贾卫平说,“一个经销商还说我还不如他知道的多,我昨天上午才知道这个事情。”


根据第三方信息平台天眼查信息,邻家所属公司有贾卫平、韩磊、锦云(深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三位股东,分别持股41.26%、41.26%和17.49%。


贾卫平声称,自己平常不参与邻家的经营,在邻家创始人王紫离职之后,自己通过朋友代持了邻家的股份,和另一个股东韩磊只在签约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谈话中,他数次将王紫说成“杨紫”,被问到代理的是否是善林,他回答“不清楚”。


“本来觉得邻家这么好的资产,挺高兴的,也想以后有深入合作。”他说,去年底还和邻家有过联系,询问要不要做全国的项目。


“就像一个健康的人原本站在你面前,突然就倒下了。”他带点京片子,声调软而无奈。“不能就这么霍霍了。为什么连救都不救呢?”


他说想不通为什么邻家管理层最终会决定全面关店,在他看来,至少可以重新找投资方接手,或者破产清算,直接关店很不负责任。


“如果有想其他的解决方案,我作为代持方,肯定得需要签字,就算没谈成,也要见一下啊。”当被问到如何确认邻家没有自救过,他如是说道。


《财经天下》周刊尝试按照公告函的信息联系另一位股东韩磊,但电话为空号。


“我想不明白为啥他们会拿一家P2P公司的钱”,盈动资本投资总监罗威对《财经天下》周刊说,“有些钱就是没法拿的。”


邻家甜水园店入口处还贴着招聘启示


开店速度甩7-Eleven全时罗森

 

企查查显示,邻家所属公司为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2015年5月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注册资本为1.21亿元。


创立之初,邻家曾扬言要一年在北京开设200家门店。虽然未兑现诺言,但邻家的扩张速度相比同行也很快。

 

2015年7月,在北京朝阳门附近,邻家开出了第一家门店。2017年8月22日,邻家第100家直营店落地。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邻家便利店在北京市场开了168家门店,其中过去一年开店68家。此外,企查查显示,邻家分支机构约为215家。

 

而2004年进入北京的7-Eleven,花了十几年时间也就开出了不到200家店,目前拓展速度为一年30~40家;罗森于2013年进入北京,截至2018年,5年开了70余家店;全时花三年在北京开设了150家直营店。

 

与上述便利店品牌相比,邻家便利店的开店速度当属行业前列。迅速扩张的同时,邻家开店的房租并不便宜。

 

邻家便利店的选址大多在核心商圈,旁边多有全家、7-Eleven等便利店品牌。


《财经天下》周刊调查发现,尚都SOHO商圈的邻家便利店租金为每天17元/㎡,每月租金8万元;而不远处的7-Eleven该数据为15元/㎡,每月租金约为7万。一名物业人士介绍:“邻家便利店的房租与同商圈7-Eleven 、便利蜂相比最贵。”《财经天下》周刊走访其他邻家便利店,房租也均为每天15~17元/㎡,门店面积在100㎡以上。


对于租金压力,邻家并不畏惧,这也是其开店速度快的原因之一。在CEO王磊看来:“关键要寻找房租和成本的平衡点,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可以盈利,租金再贵也是可以玩转的。”


邻家便利店内,除了日常的主食、关东煮、现煮咖啡鲜食产品和日常商品外,还有“邻家洗衣处”、“娃娃机”、“提供免费雨伞”等衍生服务,这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

 

事实上,邻家的销售状况并不被业界看好,业内人士曾对联商网介绍,2016年时候,邻家万元左右的日均销售额,无法支撑北京的高房价。


一位便利店从业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近几个月邻家都在为融资奔波,但因为估值没谈拢,资方迟迟未进来。“一拖再拖,最后拖死了。”


“邻家三年,还在成长期,拓店铺货都需要资金,能供血的善林垮掉肯定是最大原因了。但说回来,还是邻家不够赚钱。”险峰旗云副总裁申毅君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好邻居CEO陶冶表示,邻家这样烧钱冲规模的在业内不是个案。在便利店的投资风口出现前,行业内的资金量远不如现今,很多传统便利店都是赚钱或者不亏钱的,现在有的企业对增长预期过高,不计成本地追求规模。


他认为,互联网创业和线下零售不一样,前者在解决了顾客需求和交互问题后,得益于技术的标准化可以快速复制,但是在线上,顾客习惯的养成、店长经营能力的提升,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能过于追求速度。


“零售没办法回避线下的具体问题,包括每个门店每个员工自身的成长和衔接问题。”陶冶说。


创始人出走另起炉灶

 

在创立之初,邻家曾被视作能够与7-Eleven抗衡的对手。


2015年,原7-Eleven北京高管王紫带着近30位中层管理创立邻家。据了解,王紫原是7-Eleven北京的一名DC,管理着7-Eleven在北京1/4的门店。其他管理者包括原7-Eleven 的20多名区域经理、2名大区经理,以及市场开发部门的人员。由于创始团队几乎全部来自7-Eleven,邻家创建伊始,便受到行业广泛关注。

 

然而,2016年10月,王紫又携一批高管集体出逃邻家便利店,加入便利蜂。王磊出任邻家CEO。有零售业内人士在《北京商报》中称,此番变动来自于邻家投资方和创始团队未能就发展问题达成一致,不过邻家方面并未对此做出过回应。


现任CEO王磊也曾在采访中提到,投资人曾要求过他们一年开2万家便利店,因为投资人确实不了解这个行业。通过两年时间的摸索,投资人才逐渐理解便利店这门生意了。


其中,拓展上海市场便能看出邻家背后投资人的激进策略。2016年6月,邻家便利进入上海,至9月已经拓展5家门店。然而,10月,邻家关掉了所有的上海门店。


当时邻家回应称:“邻家因为战略调整打算把全部的人力集中到北京,使北京作为华北基地的拓展口,慢慢开拓市场。至于上海,之前本来是想让其作为华东的突破口,但因战线拖的太长,所以关闭店面。”而有业内人士透露:“上海邻家便利遭遇危机也与融资有关。”

 

在2016年王紫出走邻家之后,邻家便频频变更工商事项:2016年11月9日,股东由王紫、田翀、杨威变更为贾卫平和王招华二人。2017年5月,股东又由原贾卫平、王招华变更为韩磊、贾卫平及锦云(深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王紫在邻家干了一年半就撤了,我自己觉得,经过倒手的企业通常挺难有更好的发展,守业不比创业容易。”险峰旗云副总裁申毅君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End—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素材源自视觉中国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董事长坠楼半年仍是迷,金盾股份遭P2P催债,173天发184个公告报平安

拼多多上的大牌都是什么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