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不回来相亲,那就别回来了”

2018-02-19 咪老虎 咪咕音乐

她们的婚事

阿甘他妈说过

人生就像一块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就像你每一次回家

也完全不知道你的亲生父母和各种亲戚

又要给你出什么样的考题




对中国人来说,无论有多遥远,回家过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无论路程多远,车票再难买,人们都会怀揣着沉甸甸的思念踏上回乡的旅程。


当他们终于到达记忆中那个温暖的港湾,刚刚卸下行李,放下负担;从北上广的Tony,Lily变成爹妈口中的二娃,丫蛋时,没想到春节的又一场大冒险开始了。



一边面对着父母的唠叨,一边又要应付一个根本不了解的人




1

这个相亲很中国


中国的市场从来不缺乏相亲节目,从诞生到现在也仅有一两个还存在着影响力,但是没有料到由金星老师主持的《中国式相亲》这档真人秀在过年时会再被翻出来。



节目已经播出一年有余,节目中嘉宾父母的奇葩表现也不用再拿出来说。


简单概括就是把平时周末公园里的相亲和传统家庭教育中对于“儿媳、妻子”的认知搬上了荧幕。


节目中的他们与其说急不可耐的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另一半,不如说是在寻找一个无所不能的家庭保姆+生育机器——虽然这样有点过于直白。


但这两点确实是他们的首选。虽然其中不乏开明的家长。


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式相亲》 非常守旧。


这个相亲,很中国。


2

单身的他们有许多


根据某婚恋网站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超过2亿,这是什么概念,日本和巴西两个国家加起来总人口才2亿多人!



有这么庞大臃肿的单身群体,也难怪家里父母亲戚会为你发愁。


3

和谐还是争吵,这是一个问题


说回春节相亲。春节本来是一个阖家团圆的幸福日子,但是总会有一些亲戚会在饭桌上问这个,问那个。


“有女朋友了吗?”“有男朋友了吗?” “啥时候结婚,啥时候生孩子啊?”在外面读大学,没有找一个洋妞回来吗?” 


 “舅公,洋妞什么的就算了吧....”


老实说,这些亲戚长辈的询问也只是每次逢年过节回家的“凑热闹”式询问。


真正会撕裂我们家庭的还是来自父母的安排。


  

年前的一则新闻:一位一线城市的38岁女白领,却被逼回家乡和水泥工相亲。在母亲强硬的态度下,女儿也寸步不让,为此女儿不愿回家,母亲也气的大骂女儿不孝,竟然说出早知道不该送女儿去读书,现在太有主见了。导致嫁不出去这种话。

  

新闻的出现一下子挑动了数千万单身男女的神经:在自己的婚姻面前,教育认知和阶层方面重要吗?


我的答案是:当然重要!


我们国家大部分父母眼中最好的孩子就是:小时候年年考试得双百;重点高中毕业;进入清华北大;之后出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赶紧结婚;紧接着生小孩;来年再来一个二胎。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想法呢?


究其根本,父母都想子女得到最好的,但他们的见识太少了


对他们来说——清华北大是最好的学校,说到国外就是哈佛,说起工作就是公务员,最好的工作地点就是自己老家,如果能早日结婚生子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当你好不容易从贫困人口变成了千万富翁,他们仍然想让你穿陈旧的衣服,生怕你浪费一点。


所以啊,当你在外面学有所成,见识已经远远超过了父母,对于“最好”的定义发生了改变,自然不满意父母的安排了



4

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碰撞


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与父母疏远的进程。


代社会的核心,在于契约观念而非血缘关系,大家庭走向解体,个人的流动增加。


因此,整体上的趋势,是子女对父母的疏离。


中国这一进程,在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和现代教育逐渐确立的过程中得到了加强。有出息的青年,会远离故土,到大城市寻求更现代的教育。


“离开家庭”是现代文学中普遍存在的观念和情结,不管是女性追求独立,还是男性出门建立事业,首先都是对大家庭的反叛


很多长辈不理解一件事:在极其注意的生活方式被时代的洪流冲垮的这些年里,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趋于个人主义,越来越精巧和敏感。


如今早已不是人和人凑合过一下就能一起变老的年代了。


我们的精神世界倘若没有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和共鸣,凑合一下大约和慢性自杀没有区别。


5

爱情、理想、追求、统统不重要!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给大家留一个问题来思考与讨论:


“他们想结婚,我们做为父母交了首付,她想进我们的门,凭什么我不能参与进来?”


是啊,凭什么?


欢迎底下留言告诉我。



● ● ●


此文和这些人有关

编辑:咪老虎 / 制图:咪老虎/ 排版:咪老虎

推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方进行删除




-或许你还想看-

♪点击原文 身不由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