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长制”,真的就能河长治?

2016-12-13 CCTV焦点访谈

根据1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纲治水的“河长制”将在全国推行。河长制的核心是党政首长负责制,河长不仅要负责河流湖泊的“水质达标”,更要管好整个地区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如果管不好,那就要被问责。河长制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从太湖之畔的无锡说起。

无锡市马山镇西村是紧挨着太湖的一个村庄,村口的小河叫顾家渎,直通向太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苏南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化工、电镀、印染等企业如雨后春笋,分布在太湖周边地区。丁建芳是西村村民,他承包了镇里的棉纺厂,成了众多小企业主中的一员。

虽然近年来太湖流域实施达标排放,但仍有大量工业污染沿着河网进入太湖,使得太湖水污染严重。西村村口的顾家渎变成了一条臭水沟。

水环境问题,牵涉领域众多,包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多个部门。

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水利部门主管河湖的空间和水资源,环保部门负责水污染的治理,涉及河流湖泊的土地和矿产归国土部门管理,农业部门负责河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农业污染和渔业生产;工业用水和工业污染属于工业部门的管理范围;交通部门负责航道和码头的建设和管理;河湖流域的湿地归属在林业部门。水电的开发隶属于能源部门;而河流湖泊穿过城市的地段,住建部门也有管理的权限和职能。各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能和管理权限的交叉。

2007年8月,无锡市明确将79个河流断面水质的监测结果纳入市县区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这些主要负责人也有了一个新的头衔──河长。这被认定是无锡实施河长制的起源。这也是我国河长制的首创。

河长制,是指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道、湖泊的河长,河长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个部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2008年9月,无锡市全面建立河长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要河流的一级河长,有关部门和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二级河长,相关镇的主要领导为三级河长,所在行政村的村干部是四级河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河长管理体系。

在无锡,每条河道旁都立着河长公示牌,上面标明河长的名字、电话和职责范围。

西村村支书钮建春成了顾家渎的河长。作为村级河长,只要涉及到顾家渎的,小到河里的一片垃圾,大到污水管网的建设、河道整治,钮建春什么都要管。

钮建春说,有了河长制,在纵向上有了村级、镇级、区级、市级的河长,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可以直接找上级河长,工作效率更高了。顾家渎经过历史的变迁,整个河段都淤塞,过去村里也多次去找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河道整治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层层审批,村里反映了多年,问题也没有解决。

为了彻底根治顾家渎的问题,这几年,钮建春积极跟上级河长沟通,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与相关部门配合,对顾家渎进行了整治。围绕着顾家渎,开始修路、架桥。2013年,区级河长带着职能部门到顾家渎现场办公。

2015年无锡市对顾家渎北段进行了整治,2016年又对顾家渎的下半塘进行了整治。

治水先治河,管河先管官。无锡市成立了河长制领导小组,对河长们进行考核。

河长们说,河长制实施前后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地方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可以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最大程度整合各级政府的执行力,从而系统地进行综合整治和水污染治理。

滨湖区龙岩村污水管网建设现场,滨湖区区长、直湖港河道的河长陈锡伦正在查看工程进度。预计工程将在今年年底以前基本完工,将主要解决龙岩村1200多户村民和170多家企业的污水集管问题。

届时,滨湖区整个污水管网将实现全覆盖,也标志着滨湖区不会有污水排入太湖。无锡市滨湖区区长、河长陈锡伦说,水环境的治理是一整盘棋,必须要统筹考虑,控制污染、河道治理等等,一步棋都不能少。

河长制的核心是党政领导负责制,明确了河长是河流、湖泊的第一责任人,改变了过去各职能部门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弊病。

污染企业的关停转型,是无锡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丁建芳的棉纺企业就在整治的行列。2011年,丁建芳的工厂搬到了政府统一规划的工业园区,他开始转型生产换热器。

现在的西村建起了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全部进入管网。村里还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系统。

河长制实施以来,无锡市境内河道水质总体改善,43条黑臭河道得到综合整治,79个河长制管理断面水质综合判定达标率基本维持在70%以上,太湖水质也显著改善。

在无锡开始实行河长制九年后的今天,太湖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全国已有江苏、浙江、北京等8个省市在全境推行河长制,16个省区市在部分区域或流域水系实行河长制。无锡是治污为主,而在江西修水县,河长的工作是以水环境保护为主。

12月8号一大早,修水县副县长、河长冷芬华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天,县里的水利、公安、环保等部门要进行联合执法,对修河两岸进行突击检查。

修河的杭口段,一艘采砂船正在这里作业。

经过勘定,这艘采砂船属于越界采砂,危害到河岸的安全。执法人员依法对船主开具了处罚文书。

2015年,江西省开始实行河长制。由省委书记担任省级总河长,省长担任省级副总河长,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组织体系。

近年来,各地在推行河长制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办法,收到了实效。

石马溪是浙江新安江的支流,年径流量还不足900万立方米,像这样的小河以前出了问题很少有人管,小矿山和违建排污构成了严重的环境风险。河长邵卫明接到的信息,是有人举报石马溪管段水质出现了异常。通过把现场情况上报给河道监管平台,环保部门在当地一家石英建材企业里发现了情况,该企业的洗砂水外溢,从雨水口出去污染了河道。

公众用手机拍下身边的污染,及时上传举报,管段河长第一时间处置,这样的平台叫做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在浙江省建德市,通过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60多条主要河流、33家重点管控企业和露天矿山,实现了在线监管的全覆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在全国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并就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做了具体部署。

“河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但九龙治水、责权不清也不行。河长制明确了责任主体,从横向来看便于破除体制顽疾,改变多头治水的局面,利于环保、水利、国土等多部门的协调和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从纵向来看,省、市、县、乡,各级“河长”形成治水“首长责任链”,一旦发现河水污染问题就对“河长”进行追责。希望“河长制”能够为中国带来河长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