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教育,除了《冰雪奇缘2》,我们还能做什么?
童年智造[家庭沙龙]栏目第70篇好文
上周上映的《冰雪奇缘2》,让爱莎公主成为了“独立女孩”的代表,女孩们的公主梦也悄悄变成了女王梦,爱莎又美又酷,有思想、有勇气,她活成了许多女孩梦想中的自由与充实。
不得不说,从依赖王子拯救、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到青蛙公主和长发公主梦想无关王子、无关爱情,再到《冰雪奇缘》彻底没了王子的戏份,迪士尼的公主们似乎正在走向自我意识的觉醒。《冰雪奇缘2》上映,这或许是今年最值得带女儿去看的一部大片
然而,童话终究是童话,从瑞士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女孩们的生存现状比我们认知到的其实更艰难。
《性别差距报告》是一份展示男女间在经济地位、学习机会、政治参与及卫生福利四个范畴中的差距报告,可以直观地展示全世界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消除了68%的性别差距,而以目前的变化速度,要花108年时间才能完全消除全球性别差距,而实现职场性别平等则需要202年。
中国的得分是0.673,在149个国家里排名第103,其中经济地位的得分是0.653,排名第86,学习机会、政治参与及卫生福利的排名分别是第111、第149、第78,总排名比2006年还倒退了。
童话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男女平权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性别标签
是父母与社会最不该施予的桎梏
不少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男孩一开始成绩不如女孩好,到高年级就会全面超越。”
大多数人都对此深以为然,并且事实似乎也真的是这样的。
然而,英国纪录片“The Effects of A Gender Neutral Education 无差异性别教育的影响力”,却通过实验和调查告诉我们,男孩女孩的大脑结构并无不同,这一切不过是长时间的心理暗示导致的。孩子心中的男女平等?不存在的!
如果在养育过程中一直被赋予“粉色”、“蓝色”的性别角色,就会对孩子的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我们有意无意都真的太习惯在女孩身上贴性别标签了。
减肥是女人的终身事业。
天呐,你一个女孩子居然选修物理!
我家是女孩子,放出去参加独立营还是不一样的!
女孩家家的,怎么混在男孩堆里打篮球?
女孩家家的怎么搞个黑衣服,粉红色不好吗?
女孩怎么能一天到晚在外面出差呢?换份工作!
看看你房间乱的,女孩子哪里像你这样的?
女孩子择业应该追求稳定,老师和公务员就很好。
社会给女孩的标准太单一、太严苛了,以至于奔四的女明星还在拗少女人设,身边总有几个女同学为了减肥饿到眼冒金星影响学习,到了年纪不恋爱不结婚就成了最被操心的那个人。
许多女性在无爱的夫妻关系里蹉跎一生,甚至滴滴顺风车在沉寂一年后对全体女性发出了宵禁。
更有许多女性在遭遇家暴的时候都选择了沉默,社会把结婚生孩子、相夫教子定义为女性必须完成的使命,你不会照顾人就是不配得到好妻子、好女人的“荣誉”。甚至,女性穿得清凉一些就要遭遇铺天盖地的莫须有的羞辱。
我相信,点开这篇文章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像艾莎公主一样独立、自信、果敢的女性,能够从容面对任何境遇,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敢于遵从自己内心声音,把人生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人。
但养育女孩,带她去看《冰雪奇缘2》,只是用童话打了把鸡血而已。
导致上述种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一言蔽之。但是,看了很多独立女性的电影、图书,潜移默化吸收了很多这样题材的故事,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每一天的培养教育,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可以为成就我们的女孩真正做些什么呢?
带我们的女孩多看真实世界
童话里没有解决方案
曾经看到这样一件事儿。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到公园里荡秋千,秋千上已经有个男孩在玩了。女孩不想排队,这位妈妈希望男孩可以让出秋千,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我们是女孩子,你妈妈没有教你要让着女孩吗?”
男孩不敢和大人争辩,只能离开,家长看似为女儿争到了秋千,其实把女儿牢牢钉在了弱者的位置。
把女儿宠成公主,听起来很浪漫,其实是一个教育误区。在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女孩,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只能成长为等待王子拯救的公主。
可是,这个社会,哪里容得下那么多公主呢?
许多家庭“富养”出的假公主们,有太多接受的不是爱与纯粹的“浇灌”,而是洪水一般的任性“娇惯”,一边找各种事情把孩子推出去,一边又放不开手的拉着孩子恨不得时时监控。
如果有更多的我们愿意行动起来,我们的女孩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艾莎女王。
不要刻意强调男孩和女孩的区别,避免过度保护才能走出舒适区。
女孩真在很多领域都不能与男孩平起平坐?女孩就该选粉色,男孩就只能爱蓝色?撕开标签,让我们的女孩自由散发内在不输男孩的强大力量吧。很多时候不是女孩不能,而是太多偏见觉得她们不能。
Amelia Earhart (阿梅莉亚·埃尔哈特)就是很多女孩心中的女神。121年前的今天,那时的天空,似乎只属于男性。不管当时的状况给了她如何的设限,她从未被男女有别这道门槛阻挡了梦想。
懂得走出舒适区的女孩,才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握紧人生的方向盘,努力、积极与乐观去应对一切。
为女孩找到真正的偶像,设定人生榜样,每一步都自信从容。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对一个孩子有多重要。父母是他们的榜样、身边经常接触的伙伴师长是他们的榜样,更有历史上许多杰出女性早早就为我们的女孩子们树立鼓舞人心的行为榜样。
比如,出生草根的前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就是普通女孩们的现实偶像之一。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她一路走上哈佛法学院,并且成功演绎了普通女孩变成总统夫人的精彩蜕变。
再比如: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她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为孩子争取平等教育的座右铭:“让我们铭记:一本书,一支笔,一个孩子和一个老师就可以改变世界。”
又比如: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 ),墨西哥女画家,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以自画像闻名,其作品价格居全球女画家之首。她6岁时罹患了小儿麻痹症,右腿彻底丧失了所有功能。18岁不幸遭遇车祸,躺在病床上整日与画为伴。
但是她一生从未放弃过生命的绽放,每天都在与病痛作斗争,丝毫没有丧失活力与激情。她用艺术表达着自己,与命运公平对话。
正是这样一群知道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并为之奋斗的优秀榜样,她们让我们的女孩子理解了梦想、坚持和勇气这些让人生变得有意义的概念,从小开始,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
带女孩接触更多的领域,找到自己的热爱,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女孩可以做的不只是老师、公务员,她们也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曾经在还不开放男女平等的年代,了不起的居里夫人就早已证明了女性一样可以追逐科学梦想,为人类作出贡献,实现价值。
自我保护不仅仅在于体能,更在于意识与勇气。
女孩要懂得肯定自己的价值,你永远也不是男人的附属品,顺从和退让换不来真爱,自信独立又阳光的女孩才能吸引更多目光。
女孩的美丽是由内而外的自信,自信来源于鼓舞和平等对待。
散发光芒的女孩有高跟鞋礼服裙的优雅,也拥有运动鞋马尾辫的健康活力。
能在博物馆、艺术馆里欣赏思考,也能在运动场上自由驰骋。
很多公主故事里的女孩形象都是肤白貌美、唇红齿白,好像那就是女孩千篇一律被定义好的完美样子。晒黑一点点,父母们就觉得不美了,公主变灰姑娘了。喜爱运动的女孩子常常被说“哪里像个女孩子”,公主都是淑女,端坐正经、轻声细语的。
可是,那些爱运动、爱冒险的女孩,浑身散发着活力四射的健康风采,时刻洋溢着阳光的微笑和积极昂扬的精神。
女孩不该把自己套进既定的所谓标准里,那太狭隘了。
聪明的父母是让我们的女孩开阔眼界,积累优质的精神财富。
女孩最昂贵的一身名牌不是精品店给予的,而是不卑不亢的得体,大大方方有思想的言谈举止。任何时候都能响亮的告诉所有人: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如何走?
写在尾声:致所有男孩的家长们
很多家长陪女儿看完《冰雪奇缘2》,都会希望女儿成为艾莎公主那样的女孩,又美又飒,独立自信,可转头接过了女儿手里的包:“女孩家家的,爸爸来帮你背吧。”
同时,还有另一种现象,很多家长在看到儿子摔倒后,立马就说:“一个男孩子,哭什么哭,将来还怎么做大事,这点事情就哭。“ 不少男孩的成长中都被扼杀该有的情感表达,长大后很容易就成为了传说中的“直男癌”,在工作、生活中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经营很无力。
记得曾经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叫《美国的男孩垮了》,文章点出了学校里女孩的表现优于男孩的现象,控诉社会强行给男孩扣上“硬汉”的帽子,让男孩耻于倾诉,不敢流露情感。
我们的家长对男孩的教育也往往更加“直接”:女孩打不得,男孩不得不打。
但男孩也需要理解和温柔对待,而不是打骂。打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暴力是可以继承的东西。
比如这几天震动网络的美妆博主宇芽被家暴事件,男主沱沱的风魔教恨透了家暴的父亲,但悲剧的是,他仍然成为了自己曾经自己最恨的那个人。
如果说女孩的教育需要撕掉标签,男孩又何尝不是?
男孩的教育也需要我们用心正视,他们的成长对于女孩未来的平等权利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我们的男孩需要倾听、沟通,他们也有权利哭、表达脆弱。被压抑和打骂惯大的男孩长大后基本没有共情的能力,也很容易不懂得尊重女性。
2.男孩的生理特性往往让他们和女孩有着不同的成长节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认识自己,学会适合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不只受情绪控制。
3.钢筋水泥、压力山大的男孩们要多多参与社交和团队合作,释放他们的天性,增加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在未来应对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
4.父母地位平等的家庭一定能养育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男子汉。
5.多参与运动,不要活在虚拟游戏世界的男孩更有宽容心。
最后,我想说:我们作为家长,真的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整顿整顿,再陪着孩子更有力的前进。女孩教育,需要全社会为之努力,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无论男孩、女孩,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一定能成长的更加自信从容。
更多关于养育女孩的思考与讨论,可戳我们的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