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美国首例疫苗人体试验已开始,Nature专访中国学者:疫苗开发安全比速度更重要

转网 转化医学网 2022-04-16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Reduction C

导言: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已经有超百种针对COVID-19的临床试验在进行中,特朗普甚至要求科学家几个月内开发出疫苗,然而疫苗以及药物开发真的能如此激进?对比,复旦大学病毒学家蒋世波于近日Nature杂志对其的专访中表达了他的忧虑,从他的专业意见来看,疫苗开发比起求快更应求稳。

背景

在世界各地,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旨在开发针对COVID-19的疫苗和治疗方法的“快速修复”项目。美国和中国的团队都已经计划在健康人类受试者身上进行疫苗试验。毫无疑问,我们确实必须努力且迅速地开发适用于世界各地的药物和疫苗。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应该警惕,临床试验不能多快好省。无论是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又或是脊髓灰质炎、天花和流感疫苗,都有着悠久的安全使用历史,这些疫苗都是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研制的。

来自过去疫苗开发的经验谈

自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爆发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开发冠状病毒疫苗和治疗方法。在我看来,拥有一个开发疫苗或者药物的标准规范,是保障安全最重要的前提。在允许人类使用COVID-19疫苗之前,监管机构应该对一系列病毒株在多种动物模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他们还应该要求强有力的临床前证据,证明实验疫苗可以预防感染,尽管这可能意味着要等待数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获得所需要的临床前试验模型。但是这些时间花得值得。SARS病毒的研究表明,令人忧虑的免疫反应出现在雪貂和猴子身上,而在老鼠身上却没有。此外,一些病毒蛋白片段可以引起比病毒本身更强抑或是风险更小的免疫反应,在人体上进行试验之前,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是有意义的。

可以理解的是,各国政府迫切需要任何能阻止COVID-19造成的死亡以及经济影响的东西。但是,防治这种疾病需要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新冠病毒尽管死亡率很低(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估计为3.4%,不过也是不确定的),但是传播率很高,而且传播很难追踪。这意味着许多人--尤其是热点地区的大多数人都需要接种疫苗,以阻止病毒传播和防止其造成的死亡。相比之下,埃博拉病毒虽然死亡率很高(平均约为50%,介于25%至90%之间),但由于传染性较低,所以疫苗接种可以更有针对性。

几十年前,针对另一种冠状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研制的疫苗,反而增加了猫患上由该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风险。而在其他病毒的动物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包括SARS冠状病毒。

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监管机构必须继续要求疫苗开发人员在一开始的动物研究中就对潜在的有害反应进行检查。他们还必须谨慎地评估健康受试者是否有抗冠状病毒的抗体,然后再进行安全试验。资助者不应进行过度宣传,而且应该把精力和金钱用于适当的冠状病毒药物测试和疫苗开发上去。

中国正在推进几种不同类型的COVID-19疫苗,并宣布计划在4月份将产品用于人体试验或用于健康人群。我担心的是,这可能意味着在动物模型或临床试验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之前,就进行了疫苗的接种。在美国,位于马萨诸塞州诺伍德的现代生物技术公司已经向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运送了一种基于mRNA的实验性疫苗,用于临床试验。尽管以mRNA为基础开发的疫苗已经被证明对人类是安全的,但这种COVID-19疫苗却没有进行评估。NIAID认为,推迟疫苗研发的风险要比健康受试者引发疾病的风险高得多,但我担心,如果降低疫苗开发标准,疫苗开发人员可能会忙中出错。

老药新用的风险

超过100种COVID-19的治疗方案被列入中国公开的临床试验注册项目.这些药物大多是一种已被批准用于其他疾病的药物。这意味着它们的开发并不是针对新冠病毒的,同时也没有在COVID-19动物模型上进行测试,尽管这是源自于中国药物监管机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些针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并通过临床试验的药物通常不考虑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于是在这些“旧”药物进入COVID-19治疗体系之前,我们需要评估其与其他药物联用产生毒性潜在可能。

病毒突变的危机

另一个因素也应该被考虑:未来新冠病毒可能以新的面目卷土重来。COVID-19背后的病毒很可能发生突变,从而使之前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毫无用处。因此,监管机构在考虑加速治疗进入测试的同时也应该权衡这些药物在针对这种特定冠状病毒之外起作用的可能性。

结论

如果在不花时间充分了解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对疫苗和药品进行人体测试,可能会在当前大流行期间以及未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公众之所以支持隔离和其他减缓传播的公共卫生措施,是因为人们信任政府的健康建议。如果急于开发具有潜在风险的疫苗和疗法,就会辜负这种信任,并阻碍开展更好药物评估的工作。尽管人们急需有效的疗法,但俗话说的好: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751-9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16:00

推荐阅读:抗击疫情,转化医学网内容团队系列报道:

【北京大学】新冠肺炎两大易感因素:肥胖和癌症,缘于ACE2表达量更高

【BioRxiv】新冠病毒的人工合成:仅凭基因片段便能复活完整病毒,还带绿色荧光!

【Nature News】新冠疫情何时达峰?来自乐观派与悲观派的预测

【研究】新冠病毒起源之谜:人类制造or自然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