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他是玛格南专属暗房师,许多著名作品出自他手

帕布罗·伊尼里奥(Pablo Inirio)是传奇图片社玛格南的专属暗房师,历史上最著名的黑白摄影作品中有许多都由他亲手制作。还在襁褓之中,伊尼里奥就和家人一起从多米尼加共和国来到了纽约,高中时他对摄影产生了兴趣,随后进入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但因为贫穷中途放弃了学业。在进入马格南图片社担任暗房师之前,他曾为包括维加的暗房师希德·卡普兰在内的诸多黑白技师担任助手。在专业暗房技师越来越少、黑白设备及耗材越来越稀缺的年代,伊尼里奥依旧在磨砺着自己的技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马格南摄影师也渐渐开始使用彩色胶片或数码相机进行创作,今天的他也不免有一些失落。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荷兰GUP杂志社对伊尼里奥做的专访


帕布罗·伊尼里奥(Pablo Inirio)


Q:黑白放大对于今天的暗房师来说意味着什么?究竟是一门手艺,一种艺术,还是一门学问?

A:大多数时候它就是一门手艺而已,你也没办法把它当作艺术品来做,毕竟那些照片都是别人拍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必须保持中立的感觉。摄影师们希望什么样的效果,我就怎么做。其实这种工作方式也挺好的,让人感觉到轻松许多。如果真让你全权负责,那要关心的事情就太多了。而现在,别人把一张底片给到我手上,我只用保证画面暗部细节丰富、高光效果良好,照片就完成了。如果摄影师想要某些特别的效果,我就照着他们的要求做,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什么也不会说。只是把底片递给我,说一声:“来,放出来”。


至于说学问,放大这块要学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知道如何调配化学药品那就够了。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全靠照章办事。显影就是简简单单的第吐尔(Dektol),接着是停显、定影,然后是水洗、调色。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花哨的技巧。因为我也没有时间浪费在那些花活儿上面。我唯一的技巧就是充分水洗,适当调色,然后再次水洗,这样一来照片就能保存许多许多年。


调整标注


Q:您曾经和摄影师争论过如何放一张相吗?

A:我喜欢摄影师就照片放大和我争论,而且我一定会据理力争!我会尽可能地说服他们按照我的方法来,但这毕竟是他们的照片,所以如果他们固执己见我也只能照办。毕竟冒着生命危险出门拍照的是他们,而不是我,所以我只能按他们说的来。


给别人放大照片的时候,你必须尽量控制住自己的表现欲。只有拍照的人才真正知道现场是什么样子,而你最希望的就是他们还能记住自己在现场的感觉。大多数情况下我最喜欢的工作方式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来一张,然后再按我自己的想法来一张,最后让他们自己选择。


调整标注


Q:您放大了许多已经过世的摄影师作品,在他们没办法和您争论的时候您又应该怎么办?

A:我确实放大了不少摄影师们的遗作。幸运的是当他们在世的时候我就和他们一起工作,很多我现在放大的照片也曾经在他们面前放大过,所以我会尽量记住他们喜欢的效果。我必须尊重他们想要的。不过我跟你说句老实话,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把底片交给我而已。没有人会过于干涉我的工作,或者说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想干涉我的工作,我猜或许这就是因为信任吧。


Q:一般来说,从一张负片到手到制作出最终成品您需要多长时间?

A:想做出一张不错的片子,大概一个半到二个小时。我在暗房裡头并不急,会放点儿音乐,让心情轻松起来。这就像是参禅,你不能太急着下判断,所以有些时候不妨去做一杯咖啡,然后再回来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的,最后再进行处理。有时候你会遇到一些特别棘手的作品,例如说有些区域需要专门提亮,但那个部分的外形又非常特别,就只能使用遮罩来解决。在Photoshop里面这个工作只需要创建一个图层蒙版就行;但是在暗房里,你必须将调整区域的形状剪出来放在一片透明塑料片上,然后在放大时用它进行遮挡。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对于我不满意的照片,我是不会让它走出我暗房门的。我不会把达不到我标准的作品交到别的人手上,但我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一些,所以有时候就连我自己都觉得我对自己太苛刻了点儿。


Q:什么样子的照片比较难处理?

A:和曝光过度的照片相比,曝光不足的照片难处理得多。曝光不足的负片放起来非常困难,这种照片很难在不导致画面发灰的前提下提出更多的暗部细节。但有些时候我们又必须要这么做,这时候就只能靠高号数的黑白相纸了。相纸反差越高,黑白比重越大、出现灰雾的可能性越小,但也更容易损失亮部细节,这时候就得在高光上花更多的功夫。所以总的来说,难度非常大。而对于曝光过度的照片来说,只用增加放大时间就行了。


Q:有什么处理起来非常爽的底片么?

A:有,那就是完美的负片,不过我从来没遇到过!哈哈哈,开个玩笑。实际上有些摄影师曝光非常准,例如说张乾琦。他对曝光的细节控制非常在意,为他做放大很令人愉快,暗部足、高光准,让人别无所求。他的片子看上去很简单,直接做就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的片子里有很多值得处理的地方,每个局部里都包含着足够的信息,只要我需要就能用到。另外,他经常使用中画幅拍摄,所以画面细节表现也非常好。


调整标注


Q:你製作过那么多经典的作品,最喜欢哪一张?

A:詹姆斯·迪恩在时代广场那张我放大了好几次,每次我都同样爱不释手。那张照片并不好处理,他本人略有些欠曝,但正是这一点突出了他的忧郁气质。尽管当时天上阴云密布,还飘着点儿小雨,不过天空还是略有些过曝,所以你必须得把这个区域压一下,同时还不能因此削弱画面的反差。这张照片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挑战,虽然我做了完整的调整笔记,并且每一次都按照记录执行操作,可是每一次放大的结果依旧不太一样。可能我头一天刚放大了这幅作品,但第二天不知道为什么,出来的结果还是不一样。我真的非常喜欢这张照片。


虽然有些很不错的照片我也同样喜欢,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些做起来不太容易的,哈哈。


调整标注


Q:您觉得传统放大的市场情况现在如何?

A:尽管市场时起时落,但总体来说还是很稳定的。可能上个月你忙到飞起,但下个月却闲到怀疑人生。但很快,又会进入一个新的轮回,这一切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就好像炒股一样。


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这行里还能干多久。现在在纽约已经没有太多干传统暗房的地方了。每个人都转向了数字暗房,我也没有道理责备他们。数码暗房操作起来更加容易,我猜赚钱起来也应该更容易吧。不过我还是喜欢触摸着相纸的感觉,这种感觉你们应该能理解。虽然我并不能说自己喜欢药水的气味,但我还是喜欢闻到这种味道的感觉。暗房依旧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所以只要还有人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Q:您有没有学习过数字暗房?

A:当然有啊,毕竟你也不能一直躲在洞穴里。你必须得走出去,看看蓝天白云的样子,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知道如何使用Photoshop,不过并不像在暗房里那样如鱼得水。不过,你必须得了解外面的世界。


老实说数码摄影很让人兴奋,它让更多的人爱上了摄影。今天,几乎一切都被照片拍了下来,包括很多你一辈子都不可能亲眼见到的事情。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至于审美问题,我觉得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把相机带在身上——这一点大家今天都做到了,如果你只要看到有趣的东西就会拍下来,那么总有一天大家的美感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当然了,虽然今天每个人都当自己是摄影师,但还是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值得学习,例如说究竟什么是一张好照片。问问自己:是什麽让我觉得这张照片比那张好?并且了解为什麽!我们的思维有属于自己的运作方式,我们为什么喜欢某种样子的照片而不是另一种,背后自有其原因。掌握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拍摄出更漂亮的作品。



Q:从您接触暗房到现在,放大工艺出现了哪些变化?

A:我从高中开始接触暗房,到现在真的好久了。那时候市面上有很多相纸可供选择,来自各式各样的生产厂家。有些厂家旗下产品高达数十种,既有像丝绸一样光滑的高光相纸,也有完全雾蒙蒙一片的亚光相纸,同时纸张本身还有不同的调性。我很喜欢爱克发生产的一种叫做波崔卡(Portriga)的相纸,不过这款纸好久以前就已经停产了,现在在市面上再也找不到。这款纸张本身的颜色非常诡异,是黄绿色的,但是影调表现漂亮。另外,我们也尝试过超高反差的利兹(Lith)工艺,效果非常特别。我很怀念那段旧时光,每家暗房都有属于自己的做法。


Q:换句话说,这些年来影响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材料上的局限性?

A:没错。不过现在我们在数字输出的时候,也同样有越来越多的材料可供选择。换句话说,我们在传统暗房中失去了多少,在数字暗房中就得到了多少。这挺有趣的。而且在电脑上,我们很轻松的就能改变照片的影调,甚至添加分离色调的效果,而过去在暗房里我们必须和一些有毒的化合物打交道才能实现。老实说,我也不愿意戴着防化面具去处理这些东西。他们不光有毒,闻起来也很不舒服,但玩起来非常的有意思。现在我和他们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少,这让我很怀念那种感觉。


不久前我试着做了几张棕色调的片子,这些东西只能用老的柯达棕色调着色剂处理,你只能从网上买到他们。除了能从那些手上有库存的人买到,市面上已经根本不可能买得到了。但问题在于,摄影师们想要的效果必须由着色剂和纸张的共同结合才能实现,两者缺一不可。我们现在已经买不到过去那些相纸了,所以只能拿新款的相纸做实验。坦白说,结果并不理想,我们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最后,我们只能选择遗忘。


另外,即便我们手头能找到合适的纸张与着色剂组合,我们还需要测试药液温度、稀释比例、漂白时间、着色时间等等参数。基本上,这套流程测试下来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同时还需要详细地记录每一步操作、参数等等。但是我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基本上大多数任务最多只可能给你三天,所以根本没有把工作做到这么细的可能。



Q:但您刚才不是说放大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么?

A:是的,我们曾经尝试过所有的组合方式,但是今天所有的材料已经和当年的大大不同。以前的纸张含银量更高,放大效果完全不同。如果现在你给我一张我二十年前放大的作品,让我放大出和当时相同的效果,无论我怎么样努力,只要仔细看就一定能看出些区别。我很清楚,这两张片子是绝对不一样的。这件事情非常看手艺,手艺越好,新做出来的片子和老片子效果越接近,溜掉的味道越少。如果你愿意的话,你也可以管这个叫做艺术,不过在我看来这依旧是一门手艺。如果你做的片子是你自己的,那么这就是艺术;如果你做的片子是别人的,那么这就是手艺。


Q:传统工艺这些年来有没有出现什么让您觉得很开心的新东西?

A:没有,真的没有。现在能用的东西越来越少。尽管今天的摄影商店里面还保留着暗房用品区,但每次我去面积都在缩小。虽然想买的东西还是能买到,不过好多东西都得提前预定才行。问题在于你不清楚什么时候你会用到那些东西。我现在用到的东西里面,大概有一半需要订购,至少需要等待两到三周才能到货,但是很多时候你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还好现在我们有互联网,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在网上我可以找到别人使用的不同配方,还能买到一些在这儿的商店里买不到的药剂或者原料,不过我也只有遇到要求很特别的项目会做这些麻烦事儿。平日里,我还是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显影、停显、定影、调色、水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俺是照相的

由黄一凯翻译

原文来自荷兰GUP杂志


编辑:蒋得好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