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看展 | 陈海汶镜头下的上海有一种穿越时代的永恒性


—展览名称—

《家国印记 摄影展》


—展览时间—

2019年12月30日—2020年3月1日·

—展览地点—

上海久事美术馆

(中山东一路27号6层)


关于展览

由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事美术馆主办的“家国印记 摄影展”,分为“外滩”、“幸福生存”、“中国56个民族”、“上海浦江两岸老工业”4大板块组成。


在中国摄影界,陈海汶是个人尽皆知的名字。他生于1958年的上海,小时候家境贫寒但却热爱画画,新中国主题绘画作品深深印刻在他心里,1983年有了人生第一台海鸥4B双反相机,他将印刻在心里的画面结构应用到摄影中,心无旁骛的坚守着摄影人这一身份。他镜头下的上海,具有一种穿越时代的永恒性。作为一名上海摄影师,他的摄影生涯充满着对上海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怀。



2011年 雨中的上海弄堂图/陈海汶 摄影


作为一名上海摄影师,陈海汶以电影拍摄的技术规格将外滩建筑内曾经的功能和情景予以再现,用“图片电影”生动的将上海外滩的故事变成了“可触摸、可视化的现实”。


展览现场图源:上海久事美术馆

展览现场图源:上海久事美术馆

展览现场图源:上海久事美术馆

展览现场图源: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


他擅长将镜头对准都市底层的生活人群。由于有着浓厚的底层生活积累,陈海汶的镜头在表现人生苦难方面几乎不露痕迹,他用不事张扬的敏锐目光揭示出百姓生存的密码。在“幸福生存”板块里的黑白摄影作品,是他用微微粗化的颗粒和精彩的黑白影调,纪实着都市人平凡的日常生活。质朴的生活还原和恢复了我们作为人的天性和满足。

本次展览呈现新中国建立后唯一一组中华各民族“全家福”组照中的部分照片。这一组中国56个民族组照是弥足珍贵的民族文献式的底片,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前所未有地呈现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幸福的精神面貌。


2008年10月13日 佤族 Va

中国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自然村佤族村寨

图/陈海汶 摄影

2019年2月11日春节初七 贵州黔东南从江县岜沙苗族村寨

中国最后一个枪族部落

图/陈海汶 摄影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之魂,同样的,每座城市也有自各自的历史精神。陈海汶的父亲是解放后的第一代工人,童年时光的工厂生活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记忆中。对于家乡上海,陈海汶自然有许多拍不完的故事和记忆。此次展览最后一个板块“上海浦江两岸老工业”记录了浦江两岸的炼钢厂、造船厂、修船厂、港口码头等,这些场景在陈海汶的镜头下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 “工业情节”,在历经沧桑的斑斑履痕背后,往日工业场景的雄伟轮廓和宏大气势依稀可见。

1998年 沪东造船厂图/陈海汶 摄影

2003年 上钢三厂

图/陈海汶 摄影




作品欣赏


图/陈海汶 摄影


图/陈海汶 摄影

图/陈海汶 摄影


图/陈海汶 摄影

关于艺术家


陈海汶,职业摄影者,1958年出生于上海。上海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创办人。

曾负责主持《上海摄影》杂志工作十年;中国摄影金像奖第八、第九届获得者;多次担任中外摄影界重要赛事评委并策划组织主持过一些摄影活动。

曾先后主编、主拍、出品、出版发行的主要人文专题摄影画册有:《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中国的五十六民族》、《世界遗产在中国》、《幸福生存——陈海汶旅途中的影像记忆》、《上海老工业》、《上海印象》、《中国上海》、《夜上海》、《数字上海》、《航拍上海》、《繁华静处的老房子——上海静安历史建筑》、《繁华静处的老房子2-上海静安历史文化风貌区》、《经典黄浦》、《传承——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上海老房子》、《上海石库门》、《鲜活的上海弄堂——田子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15册、《5.12中国汶川大地震》、《与梧桐交织的风景——百年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馆》、《外滩》、《看见英格兰》、《被纪念的那些日子——上海迪士尼工程建设影像日记》、《梧桐深处 建筑可阅读》、《上海赛事》等。





▶ 更多活动◀

影像中国俱乐部中国摄协“在线影展”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第八届“沣标杯”公益摄影展第二届“醉美云龙”“花开南京·梅好中国 健康新溧水2020“莆田元宵 一月欢腾”征稿 | 全国脱贫攻坚摄影作品征集
▶ 更多提醒◀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是故意玩儿我们吗能不能做到认真阅读征稿启事?不要赶截稿的最后一天投稿莆田元宵月,欢腾即将到来, 你准备好了么?


本文图文仅供交流使用

不以盈利为目的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关注我们)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