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看展 | “ 浙”里长城: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

中国摄协影像中国 中摄协文化传媒 2021-09-30


新冠肺炎是一次世界性的危机,

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面对疫情的威胁,

浙江省委、省政府

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

构建起特色防疫抗疫机制;

广大民众坚守岗位,和衷共济,

凝聚起平凡的力量;

全省医护人员战斗在抗疫一线,

勇敢逆行,用行动践行使命。

众人齐心协力,

铸起一道战“疫”的“浙”里长城。

为纪念这场伟大的战役,

特举办此次展览,

谨以此展致敬

所有在此次战“疫”中奋斗过的人们!



-时间-

2020年7月2日—10月8日

-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浙江西湖美术馆

———————————————

指导: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

浙江省博物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一张张誓言铮铮的请战书,一件件见证白衣战士在抗疫一线奋战历程的医疗队服、防护服,一篇篇字迹铿锵的入党申请书,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疫视频,一幅幅饱满热情的抗疫作品……

7月2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浙”里长城——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在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开幕。130件实物,360余件图片作品,生动展现了全省人民众志成城、心手相连、共克时艰的抗“疫”历程。






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与4名一线医务人员代表一道为纪实展开幕剪彩。

浙江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副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医生屠越兴代表医务人员发言。浙江省卫生健康系统100余名医务人员代表参加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纪实展以“浙”里长城为主题,分为“浙”里担当、“浙”里力量、“浙”里温暖、“浙”里智慧、“浙”里春天5个篇章。精选130件实物,360余件图片,忠实记录、生动展现浙江全省各界在抗疫过程中的科学决策、防控救治、支援湖北、科技支撑、复工复产等重大主题场景,全面盘点和固化保存浙江省上下共同抗击疫情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和真实记录社会各界特别是卫生健康系统抗疫举措,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现疫情抗击中最有力量、最有影响、最有温度的事件和时刻。



展览上,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县域疫情风险地图“五色图”、浙江省印发的各版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盒、中医药专家手工抄方等一件件承载了浙江人抗疫记忆的见证物在本次展览中集体亮相。


医务人员原创诗歌、手写书信、方舱医院建设手稿、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内一块记录病人信息的白板、援鄂医疗队员的返程机票、疾控应急队员流调处置箱,还有各行各业以及全省各地积极参与抗疫的通行证、工作马甲、防疫思维导图……这些展品把观众的心拉回了抗疫斗争中最紧张的时光。



展览还特别设置了时间轴,依次展现了自1月20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疫情信息至3月23日浙江省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为止的重要时间节点。由2018名援鄂医疗队员组成的照片墙,在LED背景灯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



本次纪实展前后历经4个月时间,浙江省文博单位、省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的征集和保存工作,充分挖掘各类物证背后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有序开展抗击疫情相关的展览展示工作。




一、“浙”里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一系列部署,要求以“三个地”的使命担当,在非常之时保持非常之定力、采取非常之措施、下足非常之功夫,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1月31日,舟山市高速金塘检查站辅警乐丹维举着一张写有“检查站前停一停,不留疫情留感情”的硬纸板牌,呼吁车主们耐心等候体温测量。(浙江日报供图)




二、“浙”里力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医护人员积极请战。(省肿瘤医院供图)


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60余万名医务工作者积极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舍小家、为大家,全力投入抗疫斗争一线,夜以继日,轮番作战,争当最美逆行者。


在做好省内疫情防控的同时,浙江坚决响应党中央“全国一盘棋”的号召,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先后派出2018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武汉、荆门、荆州等地开展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以奉献护佑安康,以生命践行使命。浙江省12位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万里驰援意大利,分享交流战疫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走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问诊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浙医一院供图)


一封封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带给人们无尽的敬佩与感动。


医护人员满脸压痕,被称“天使印记”。


比星星还亮的眼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医务人员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了生命防线、提供了专业支撑、贡献了“浙”里力量。




三、“浙”里温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充满温度的浙江,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浙江人民迸发出的“浙”里温暖,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这是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同胞情义,是守望相助的人民面对无情病毒书写的人间温暖。


行动汇聚力量,广大民众扛起责任、众志成城,自觉抗击疫情,勇敢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捐款捐物,各行各业携手并肩,成为防疫抗疫的坚强后盾。


东航转运阿里巴巴海外采购的医疗物资。(阿里巴巴供图)


娃哈哈向武汉防疫一线捐赠物资。(杭州日报、钱江晚报供图)


这场数月的抗疫之战,每一条战线上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凡人英雄,为我们挡风遮雨,让我们热泪盈眶,普通人的高光时刻在这里得到定格。


桐乡市崇福镇农经中心73岁的退休党员沈锡勋(左三)在巡逻。(桐乡市传媒中心供图)




四、“浙”里智慧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

浙江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疫情防控上,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首创“一图一码一指数”为核心的精密智控机制,进行疫情趋势研判,确保实现精准防控、智慧防控。



杭州市启用“健康码”,实施绿、黄、红三色动态管理。(浙江日报供图) 


在一线救治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完善浙江版治疗方案,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1月24日,浙江省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检测团队率先从确诊患者的痰液中成功分离到了新冠病毒毒株,这也是全国最早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的机构之一。


这是“浙”里智慧在防疫中交上的一份硬核答卷。




五、“浙”里春天 

                                 



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春天已经到来。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疫情防控常态化,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三个地”的政治高度出发,按照中央和浙江省委的部署要求,强化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创新驱动,帮助企业解决运输物流、企业用工、资金周转、政策落实等困难,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复工复产过程变为转型升级过程,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驻企复工健康指导。(金华市卫生健康委供图)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浙江人民全力以赴,绘制着这幅欣欣向荣的“浙”里春天图卷。




温馨提示

目前该馆实行网络实名制预约参观,参观本展前请通过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服务号或订阅号皆可预约),在“场馆选择”页面选择“浙江西湖美术馆”进行预约参观。



来源: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博物馆

视频制作:省卫生健康综合保障中心


▶ 更多活动◀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第二届“醉美云龙”
健康新溧水浙江·武义“建设美丽家园 精准脱贫攻坚”全国摄影大展
“好嬉桐庐”中国(桐庐)文旅摄影精品展
“追梦在路上”——庆祝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摄影展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开始接受申报
“日常-青春”——2020青年摄影师作品联展启动 “郑和杯”大美浏河全国摄影作品展第四届天鹅之城——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申报解析
第二届“大美祖国” 全国摄影作品征集

▶ 更多提醒◀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是故意玩儿我们吗能不能做到认真阅读征稿启事?不要赶截稿的最后一天投稿关于照片说明,你怎么还不会写?@所有人:溧水今年春节期间民俗活动都在这里啦!
@所有人:这两个全国摄影大展暂停征稿看徐州云龙湖的“色”,体验初夏时节的美!待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关注云龙之美



本公众号图文仅供交流使用

不以盈利为目的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