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节抢先看 | “黄河两岸是故乡”大型摄影主题展

中国摄协影像中国 中摄协文化传媒 2021-09-30

       

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将于12月20日在素有“天鹅之城”美誉的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届时,三门峡市将迎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摄影人,共襄摄影盛会。

相关链接

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 | 紧扣时代脉搏,擘画摄影篇章

倒计时 | 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即将开幕


“黄河两岸是故乡”大型摄影主题展览前言


千百年来,黄河奔腾向前,不舍昼夜,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2019年9月18日,一路考察黄河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的重要性,他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3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带。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摄协主动担当,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策划组织《黄河两岸是故乡》大型摄影主题展览,并结集出版同名作品集。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过吟唱黄河的壮丽诗篇,荡气回肠;在中国摄影史上,也留下了印象黄河的佳作名篇,流传久远。


九曲黄河以不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本次展览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多个维度,精选出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作品,聚焦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呈现出两岸人民与黄河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情感渊源,凸显出黄河故乡改天换地的新时尚风貌、新发展变迁,激发起黄河儿女的民族自豪、文化自信,主动肩负起保护黄河的重要责任。


感谢所有参展摄影家和为展览付出智慧辛劳的朋友!展览立足河南,站位全国,亦可看作是中国摄影界进一步了解黄河、热爱黄河、敬畏黄河、保护黄河、讲好“黄河故事”的动员誓师。


滚滚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黄河流域正在谱写着一曲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摄影必将大有所为、大有作为。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摄影家协会2020年12月
艺术总监:刘鲁豫总策展人:张晓蓉联合策展:方焕然 罗勇 赵慎珠 孙振军 曹蕾 黄小一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万里黄河的源头,千湖之县,不仅孕育了黄河,也养育了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成为黄河源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径 摄


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曲折河水分割出无数河洲、小岛,水鸟翔集、渔舟横渡,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幻影”。刘国兴 摄      

中华黄河楼,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黄河岸边,内设黄河中国历史文化展览馆、黄河宁夏历史文化展览馆、黄河印象展览馆、黄河文化演艺厅等,将黄河五千年灿烂的文明集中汇聚与展示。田满朝 摄


青城古镇,被称为“千年黄河第一古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的崇兰山下。自古以来,借助黄河水运,成为兰州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经济发达、文化深厚,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陈旭东 摄


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龙湾村日益成为网红打卡圣地,彩色公路与黄河石林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两张靓丽名片。陈广程 摄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市做足黄河文章,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黄河风情线,被称为兰州的“外滩”。刘恩科 摄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位于黄河河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较好,得黄河灌溉之利。2019年向日葵种植面积为400多万亩,占全国四分之一,年总产量为16.7亿斤,占全国三分之一。高向龙 摄


香炉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东临黄河,三面绝空,险峻异常。 佳临黄河大桥建于山西吕梁临县与佳县之间。大桥通车实现了佳临两县人民“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夙愿,缩短了通向东方,通向首都北京的距离。雷润耕 摄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传统农业县。黄河在这里水流宽阔,气势恢宏,随着“北赵引黄”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全县102万亩耕地中有80万亩实现水浇。严寒的冬日里,日落前的天空彩云朵朵,霞光满天,结冰的黄河气势壮观,美轮美奂。尚建周  摄

黄河从河南省郑州荥阳市广武镇桃花峪摆脱最后一处山地的束缚,从中游进入下游河段。这里地势平坦,地表水浅,黄河冲积形成的沟壑交叉纵横,地肥水丰,草茂莺飞,鱼跃池塘,原生态美景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李重阳 摄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每年的7月份的开闸泄洪调水调沙场面甚为壮观。杨其格 摄


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河南省三门峡市不仅充分利用黄河厚重文化底蕴的优势,更自觉承担保护黄河的使命责任。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白天鹅重要栖息地。武跃峰 摄 

黄河流域华夏文明始祖炎黄二帝巨型塑像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黄河风景名胜区,背依邙山,面向黄河。两位先祖护佑着他们的子民繁衍生息,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生产。刘鲁豫 摄

济南洛口黄河铁路特大桥始建于1908年,1912年竣工通车,施工方案经过中国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优化协调。百年沧桑,经过科学检测和修复加固,目前大桥仍在使用。它是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王成永 摄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六大最美湿地之一。保护区有野生动物1626种,其中鸟类368种。每年的候鸟迁徙季节,六百多万只鸟类在湿地越冬栖息、繁殖,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张晓龙 摄


幸福黄河 老家河南

       

逶迤黄河把她最精华的内容留给了中原,流经九省区,只有河南用与母亲河的关系定义自己。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八大古都四处在河南,又大多在黄河岸边。中原大地创造的每一项奇迹、绽放的每一个精彩,都浸透着黄河文化的滋养。中原儿女对黄河的敬畏之心、热爱之情、感恩之念格外强烈,对黄河文化力量的感受尤其深切。


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弯位于开封市兰考县,历史上曾是大风口,沙丘遍布,贫困凋敝。跨越两个世纪,共产党人让这里的山河图景、贫困面貌得以彻底改观。刘鲁豫 摄

坐落在黄河岸边的洛阳市新安县仓头镇东岭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加快了脱贫步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张应乐 摄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南持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一座座水库、一条条灌渠,滋润着万顷沃野,托举起中国粮仓;脱贫攻坚的深入,黄河滩区人迎难而上,一个个新社区拔地而起,一个个家庭喜迁新居,摆脱了千年水患,拔掉了世代穷根。


河南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更有砥砺前行、共谋出彩的当下。


郑州巩义市西村镇浮沱村宋代皇陵永熙陵墓地旁,村民正在收割麦子。郑州至西安的高铁从这里经过。张建军 摄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大批鸟类来到黄淮流域湿地栖息。秋耕时,大批白鹭争相追逐着犁田的拖拉机,吃着土壤中新翻出的虫子,尽显生态和谐。徐爱军 摄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永放光芒,内涵不断丰富,旗帜越举越高……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大战略体系科学布局、相互支撑,齐力飞翔。


洛阳市汝阳县烟草部门以“减工降本、提效增益”为出发点,开展无人机喷施农药的飞防作业服务,每亩地用时约2分钟,成本10元左右。孙铃娟 摄


金色黄河滩——黄河滩最边沿的麦子熟了  新乡长垣市的黄河滩约占全国黄河滩涂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被国务院确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粮食主产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结束了这片滩地连年遭受水灾的历史。近几年,长垣市全力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政策的实施,加大滩区土地流转,极大地调动了滩区人民生产生活激情,滩民们用智慧和汗水改造着河滩,河滩以累累果实回报着滩民。赵丙元 摄


在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大美河南、生态河南、厚重河南、幸福河南、现代河南、精神河南等多方面的展示,勾勒出新时代中原大地的变迁发展,新时代炎黄子孙的开拓进取,新时代老家河南的美好幸福。


黄河滩区新乡市原阳县群众利用黄河滩区的天然牧场大力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曹成岭 摄


商丘市夏邑县赵庄村班庆伟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王德宽 摄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河南出发,未来黄河之变,对河南是历史使命、也是重大机遇。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是碧霞元君的生日,方圆百里几万香客赶到鹤壁市浚县浮丘山,在碧霞宫、千佛寺及山坡上过夜,称“暖寿”。近年来,还愿唱戏逐步改成了放电影,农历五月二十四夜晚,各种各样的电影机也是一大景观,简便易行,酬神有方。韩义 摄


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南北庄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马舞的新生代传人,雄赳赳地行走在为百姓表演的路上。竹马舞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具有100多年的历史。乔春云 摄

雪后三门峡市陕州区传统民居地坑院。地坑院又称“天井院”、“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张东阳 摄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国家5A级景区少林寺有着1600余年历史,精湛少林功夫和精深佛教文化在这里绵延传承。喻三才 摄


两名外国游客在龙门石窟自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也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有大批外国游客前来游览观光。高均海 摄


郑州市农业快速路开通,建设者在自己建成的大桥前拍照留念。金霞 摄


郑州航展是以通用航空展览和特技飞行表演为主题的航空文化活动,是展示河南发展进步与郑州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刘清晖 摄


许昌市鹿鸣湖,晨光中锻炼的人们。赵东海 摄

郑开马拉松是河南省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国内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全程马拉松赛事,是让世界了解河南、了解郑州、助推开封复兴的加速器。雷乃益 摄  


开封市鼓楼夜市因其浓郁的地方传统特色名噪八方,成为海内外来汴游客晚间主要旅游项目,每逢节假日,客流量可达数万人之多。张向明 摄


暑假期间,郑州市国基路新华书店成为孩子们遨游书海的乐园。石小红 摄

开封城墙下,老人们三五成群悠闲地坐玩牌,聊天,下棋,好不热闹。刘兆昌 摄

鹤壁市枫岭公园晨练的老人。张文阁 摄


商丘市梁园区解放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在村文化广场举行。按照选举程序,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民委员会。赵冲 摄


信阳市新县田铺大塆举办以扶贫政策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答题者均为当地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当主持人提出第一个问题时,52岁马进琴立即举手抢答。王玉新 摄


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全体志愿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出排练后,一位小姑娘为他们拍照留念。孟云 摄


鹤壁矿业集团退休工人刘厚忠志愿成立了“逗号爱心电影放映团”,经常到周边贫困山区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放电影。第一次观看3D动画电影的孩子们被神奇的视觉效果所震撼。张兆增 摄


林州市太行大峡谷,一条新修的旅游公路在白云间盘旋,宛如天路入云。李俊喜 摄


双子塔、玉米楼是郑州市城市现代化新地标。华灯初上,更显其繁华迷人之处。刘建锋 摄


郑州动车段是中国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枢纽的标志,为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络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焦潇翔 摄


郑州机场打造国内唯一的“多式联运”,将高铁、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在一起。邓放 摄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城市会客厅是一座集艺术人文与休闲生态多元一体的城市新名片,展现以人为本、健康宜居、特色鲜明的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张剑华 摄


郭亮洞是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郭亮洞入选“世界最险要十条路”“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韩修平 摄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由原林县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巍巍太行山中修建而成,被称为“人工天河水长城”。张晓利 摄


洛阳援鄂医疗队凯旋,迎接的同事和亲人早早等候在隔离点楼下,他们高举各种欢迎词对着楼上的英雄们致意。陈蔚蔚 摄


郑州市花园路红专路口,一辆轿车因大雪被卡在路中间不能动弹,执勤交警和热心群众齐心协力将车推离,恢复正常交通。李卓 摄


信阳市光山县文化馆文艺轻骑兵是一支“接地气”的演出小分队,他们常年行走在光山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为群众演出。梁思锦秋 摄


驻汴空降兵在黄河上空进行全员伞降训练,漫天的伞花把母亲河装扮得格外美丽。李爱明 摄

为庆祝国家级贫困县信阳市光山县高标准脱贫,“巩固脱贫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司马光农耕文化节暨首届司马光小镇插秧节”在槐店乡司马光小镇举行。陈建军 摄

中国福  壶口瀑布如千万条巨龙从天而降,水速猛猛,大浪滔滔,汹涌澎湃。湍急的水流与岩石之间惊现巨大的“福”字,天降祥瑞,祝福国泰民安。刘福海 摄


▶更多活动◀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
 “郑和杯”大美浏河全国摄影作品展
第四届天鹅之城——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第二届“大美祖国” 全国摄影作品征集
2020书香满中国公益广告征集
征集 |  “重逢阿尔山·与色彩约会”全国摄影大展
征集 | 2020首届“紫金山杯”全国摄影大展
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征稿启事
征集 | “美丽北仑·小康社会”全国摄影艺术大展
征集 | 《红色印记》  “映像中国”摄影月赛

▶ 更多提醒◀
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是故意玩儿我们吗
能不能做到认真阅读征稿启事?
不要赶截稿的最后一天投稿
关于照片说明,你怎么还不会写?
你知道浏河镇的摄影打卡地吗
这才是阿尔山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步履未停




本公众号为公益平台

图文仅供介绍知识之用

不以盈利为目的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