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州城的传说:朱元璋射箭定京都,为何又放弃了定州

2016-11-09 定州论坛
点击上方小蓝字关注定州论坛

【微信】dzsonglaoer(宋老二)/dingzhou(扁豆)

【邮箱】biandou@biandou.org

全定州都在关注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前言

从即日起,定州论坛邀请田占军老师在定州论坛开辟专栏:《民间传说》。不定期在定州论坛发布原创作品,本专栏宗旨:搜集整理民间传说,发掘定州文化底蕴,丰富定州文化生活,宣传定州,为定州的繁荣发展助力!

《民间传说》第一期

定州城的传说:朱元璋射箭定京都,为何又放弃了定州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后,建立明朝,最初定都南京(时称:应天府)。但为了稳定北方边境,朱元璋仍有迁都的想法。

由于南京皇宫是填湖建起来的,建成之后,地表难免下沉,逐渐形成南高北低的态势,这在风水上是不祥之兆。于是,迁都便成了明初朝堂议论的大事。


朱元璋是个廉政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他不仅严惩贪官污吏出了名,他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他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块豆腐。他用的床,也不是龙凤床,而是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给他造的车子和轿子,该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铜代替。主事的官员向他禀报说用不了多少金子,他却说:我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从我做起。另外,他还在宫中开出一块地来,自己种菜吃。

这一年,他在自己的菜地边上种了几棵西瓜。不料,其他几棵西瓜只开花,不坐果,只有一棵瓜秧结了瓜。于是他对那棵西瓜更加呵护爱惜。西瓜一天天长大,他也每天下朝后到菜地来看看。


待西瓜快成熟时,有一天夜里,他伏在龙案上批阅奏章。忽然,有几声鸟叫传来,他便放下手上的事情,起身走出了书房。等来到院里,他看到有一只大鸟在空中盘旋。他从来未见过这么大的鸟,便好奇地仰头观望。不一会儿,他看到大鸟往自己的菜园子方向飞去,他随着也就赶了过去。在他还未走到菜地时,就见那只鸟从空中俯冲下来。


他担心自己那个西瓜,果不然,那大鸟就奔西瓜去了。他想,西瓜那么大,鸟是叼不走的。他正这么想着,不料,那大鸟只一下就把西瓜秧的根从土里叼了出来,然后展翅叼着瓜秧就往空中飞。他见那西瓜垂下来,离地面不是很高,便跑过去,想赶紧抢过来。但他越着急越跑不动,眼看那西瓜随着瓜秧升高,然后往东北方向飞去。他更急了,原来着急跑不动,这会儿却跑得很快。眼看自己的脚要离地,一个跳跃,身体失去了平衡,他重重地摔在地上。这时他被惊醒了,原来是自己在做梦。他想,可能是大累了,便让宫人收拾一下书房,自己也就回到寝宫去休息,没再理会那梦。

第二天,他起得早,忽又想起那梦,便唤宫人跟从,去了菜园子。到菜地一看,那棵西瓜秧果真被连根拔走,西瓜也不见了踪影。他心中大惑不解,便决定今日不上朝,命人唤刘伯温来后宫见驾。

上朝后,刘伯温奉旨后宫见驾,众臣不解,以为有军国大事,皇上要问计于刘伯温。众臣不敢散去,便立于朝班两侧,等皇上有旨传来。

刘伯温是朱元璋平定天下的重要谋臣,天文、地理、奇门、八卦、阴阳无所不通,尤其在用兵上堪称后世诸葛。朱元璋说他“学贯天人,资兼文武”。民间谚语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当时刘伯温,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能比的。


刘伯温来到后宫见驾后,朱元璋就把自己做的梦说给他听,随后便问这梦主何吉凶?当时,刘伯温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见皇上问吉凶,刘伯温起身跪拜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梦大吉!朱元璋问是何意?刘伯温说:皇上梦见的大鸟,是西王母娘娘身边的传信使者,名曰“青鸟”。若不是在梦中,您看到青鸟,西王母娘娘就要驾临了。接着,刘伯温为朱元璋讲了一段青鸟出现的故事。刘伯温说:夕日,七月初七,汉武帝正在承华殿用斋。正中午时,忽然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落于殿前。汉武帝问东方朔,这是什么鸟,为何落在这里?东方朔回答说:这是青鸟,是西王娘娘的使者。青鸟出现,西王母娘娘就要来了。功夫不大,西王母娘娘驾临,另有两只青鸟分立于西王母身旁。后来,人们就以青鸟为西王母信使的代称。

听完故事,朱元璋又问:我梦到青鸟是什么意思?刘伯温说:皇上梦见的青鸟,也是西王母娘娘派来的信使。朱元璋不解。刘伯温继续说:西王母见皇上一统江山,却为定都举棋不定,便托梦于皇上,让青鸟叼走西瓜,向东北方向飞去。见朱元璋仍是疑惑。刘伯温说:青鸟叼着瓜秧和西瓜,定是西王母娘娘点化皇上的谶图隐语,既是天机,为臣也不敢胡言乱语。朱元璋一时难住,不知该如何按谶图定都。

刘伯温不愧为后世诸葛,他灵机一动,便说:皇上,臣有一计。朱元璋说:军师速速说来!刘伯温道:既然王母娘娘托梦给皇上,皇上可用宝弓向东北方向射出一箭,箭落之处,谶图必现!朱元璋觉得刘伯温言之在理,便命人打开藏弓阁去取神弓。


这神弓是朱元璋练“无赖拳”时偶遇一道士所赠。那道士赠弓时说:这神弓是“射日弓”,相传为有穷氏后羿所有。并说:神弓有九连射之奇技,威力无比,即便弓上无箭亦能伤人。但要拉开此弓,须熟练“无赖拳”和“龙虎剑”。朱元璋当时不信,他觉得自己身高力大,又练了无赖拳,虽不会射箭,但拉开此弓,应该没问题。他试了试,那弓弦纹丝未动。他又用力试了试,还是纹丝未动。他最后用平身之力,弓弦纹丝未动,但他的右肩膀却一阵阵酸痛。那道人见他摸肩抚痛的样子,哈哈大笑,说:取国也是这样子!说罢,便隐身不见了。后来,朱元璋练熟了“无赖拳”和“龙虎剑”,再拉此弓,便易如翻掌。但他在与元军作战时,舍不得用此弓,只有射元军大将和火炮手时才用。

宫人取来神弓,他命人摆香案,置弓于上,然后行叩拜大礼。起身后,他双手从香案上捧起神弓,然后搭箭,左手持弓,右手开弦。他又一次用平身之力,待弓与弦满月时,“嗖”的一声,那支箭便向东北方向飞去。

箭射出去后,朱元璋下诏:命山东、河北两省调出大军和地方官员去寻找那支箭,并“让刘伯温奉旨巡视两省,查询箭的下落。那箭杆上虽有“洪武御制”字样,但寻觅起来,也似大海捞针。


且说朱元璋和他的原配妻子马皇后,本是天庭凌霄宝殿玉皇大帝驾前的金童玉女。二人先做夫妻,后为明朝的皇帝和皇后,却缘于王母娘娘的一个圣诞日。    在民间传说中,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这一天,瑶池要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众仙也就将受邀赴宴当成了一种荣耀和身份的象征。蟠桃会盛大庄严,身份略低的神仙,在蟠桃会上,都要谨言慎行,否则,很容易被贬或被严惩。


这一年,又到了三月初三,玉帝率群臣和受邀的众仙去瑶池赴会,凌霄殿里只剩下众仙女和金童玉女。平日里,这些人除恪守天规,还要谨尊王母娘娘的懿旨,各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殿里虽无重役,但刻薄死板,没有一天快活。   众仙女见玉帝出了凌霄殿,一个个便像出了笼的鸟儿一般,三五成群的飞到各处游玩嬉戏去了。金童和玉女因年龄小,姐姐们都不乐意带,他俩便被冷落在大殿内。金童虽年长玉女一岁,但玉女的小心思却比他多。她见金童绷着小脸不高兴,便走过去说:童儿哥哥,姐姐们不带咱们出去玩,我们自己去个地方,也一定快活!金童见小玉女这么说,便问:玉女妹妹,咱们去哪儿玩快活呀?小玉女见金童像小弟弟一样乖,便凑过来,用小玉手比成喇叭状,贴近他的耳根娇滴滴地说:蟠桃园!金童听说“蟠桃园”,便皱起眉头说:蟠桃园在哪儿?小玉女神秘一笑,说:我知道!
   
       金童听玉女说知道,便认真地说:玉女妹妹,你可不要丢了我!小玉女说:放心吧哥哥!说着,玉女伸出手拉着金童就跑出了大殿。到了殿外,他俩看看四下无人,纵身一跃,便向空中飞去。    小玉女说知道蟠桃园,但她也只是跟王母娘娘去过一次,方向不会错,近远却不是很清楚。    天上和人间大不一样。在天上,随便去哪,都可以看到:到处是仙山,处处是美景。蟠桃园虽然不小,但在空中俯瞰,因美景繁多,不免也让人眼花缭乱。所以,当他们落下云头时,眼前却是一片西瓜地,再找蟠桃园,玉女已辨不出方向。

     

       小玉女说:童儿哥哥,这是西瓜地,咱们找不到蟠桃园,吃西瓜也很快活的。金童制止说:玉女妹妹,不可以的,这西瓜是太上老君炼丹取西瓜霜用的。我们偷吃了,娘娘知道后,如何是好?正说着,小玉女说:哥哥,我好热,好渴啊!金童看她时,见小玉女的脸通红,头上的汗把头发都浸湿了。这时金童想起王母娘娘曾经说过:这西瓜地,在天地形成之初就有了。西瓜共三千六百棵,结出的瓜,一千二百年才成熟一次。这样,每年才有三个西瓜成熟。这三个西瓜,一个献给如来佛祖,一个用于蟠桃会,还有一个太上老君炼丹用。因这西瓜大珍贵,天庭有规定,无论谁偷吃了必严惩不贷。娘娘还说:因西瓜喜热,太阳每天经过这里,都要停留很长时间,不然,三千年也不会有西瓜成熟。说到这里,他看玉女快晕倒了,同时自己也觉得一阵比一阵热,口也渴的像要冒烟似的。他想带小玉女回去,但已浑身无力。看来,只有找一个熟西瓜吃,不然两个人都回不去了。于是,他挽着小玉女的胳膊,边走边看哪个西瓜成熟了。



       这西瓜地,满地都是大大小小的西瓜,他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却没有一个是熟的。就在他将要支持不住时,前面显出了一个大西瓜。这个西瓜不仅个头大,瓜皮的颜色也泛着白,显然,这个西瓜熟了。他让小玉女坐下,自己用拳头打开那个西瓜。果然,西瓜熟透了。他用手掏了一块鲜艳红亮的瓜瓤,叫着说:玉女妹妹,快吃西瓜!小玉女张开口,一口一口地把瓜瓤吃了进去。然后,金童又用手掏出一块,玉女又吃了进去。不大一会功夫,那一个大西瓜竟让小玉女吃完了。这时他才想到,自己一口也没吃。小玉女清醒了,他却晕倒在地上。    原来,这一千二百年熟一次的西瓜,不仅解渴、清热、解暑,还有解毒的功效,所以天上的诸神每年在蟠桃会上用竹签插一小块吃了,便百毒不侵,终年不得病。    不知金童是救人心切,还是对小玉女倾心,偌大一个西瓜自己没舍得吃一口,这就为以后他转世到人间留下了很多烦恼。    小玉女见金童哥哥晕倒了,正在流着眼泪呼唤:金童哥哥……金童哥哥……这时,一只大鸟飞来,两个爪子一伸,便把金童和玉女带到了空中。这来鸟,正是王母娘娘的信使,名曰青鸟。



      原来,玉帝蟠桃会宴罢回到凌霄殿后,众仙女都在,就是缺了金童和玉女。玉帝追问,众仙女都说不知道。这时,千里眼出班奏到:臣看到金童和玉女都在西瓜地里,金童已热晕了。玉帝闻稟,便让西王母派青鸟去把他们抓回来。

       功夫不大,青鸟飞回来,把金童玉女放在玉帝驾前。玉女不敢再哭,跪在地上吓得发抖。见金童未醒,太上老君走上前来,用手上的拂尘在金童身上一掸,金童就醒了。玉帝问:有无丹药为童儿解毒?太上老君回禀:热毒已侵入他骨子里,丹药无益。玉帝又问:有无其他解毒之法?太上老君回稟到:只有玉女的元气可解。见如此,玉帝也不再问。便正襟危坐,对众臣说:下界元朝气数已尽,人间大乱,百姓身陷苛政和匪乱之中。元既将废,大明当立,天数使然。玉帝继而又说:金童、玉女触犯天规;宫禁至重,无开脱之辞。以律当贬出天界,以其戴罪之身,到人间立定国安民之功,众卿当相机以助。降旨毕,玉帝手轻轻一挥,金童和玉女已到下界投胎去了。
   

     受谴后,金童投胎在安徽凤阳一个名叫孤庄的小村里。他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是个佃户。本来很穷,家里却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的降生,没给这个家庭带来喜悦,却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日子过得比以前更艰难了。因为他是金童转世,所以在他出生时,天降祥瑞,屋顶上有一片红光笼罩。当时村上有很多人都以为他家的茅草屋着火了。人们纷纷拿了水桶脸盆赶来救火。当人们到他家时,见没有起火,大家就觉得莫名其妙。后来听人说他家又生了孩子,便有的摇头,有的叹息,也有的不免窃窃私语。因为金童在西瓜地里受热毒侵害甚深,他为了救玉女,一口西瓜也没吃,热毒便留在他身上。所以他投胎出生后,头上就长着拳头般大小的一个脓包。人们都以为他活不长,但父亲还是给他取了名字,叫“重八”。只所以叫重八,是因为他上面有三个哥哥,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    在重八周岁时,因为他头上的脓包总不好,母亲就抱着他到寺庙舍了生。到寺庙“舍生”,就是把孩子的命运寄托在佛祖膝下,这样孩子就能躲过灾难。等孩子长成人后,还要落发为僧,出家当和尚。

       尽管舍了生,到重八七岁时,头上的脓包好了,但又长了一脑袋的赖皮疮,小孩子们都叫他“大秃子”,大秃子的名字,一直到他和小玉女成了夫妻,赖皮疮好了,人们才叫他朱元璋或大将军。因为那时,他在反元斗争中作战勇敢,多次立大功,已经被封为红巾军的大将军了。    再说玉女,当她被玉帝打下天界时,刚要落地,却被青鸟抓住。青鸟又带着他飞回天庭。小玉女不知何意,只好任其摆布。功夫不大,青鸟带着她来到王母娘娘的瑶池。
   

  这时,她看到娘娘立于池畔,似凭栏赏荷,又似凝眸沉思。她看了一眼娘娘,便埋头垂手在那里长跪候旨。她想,自己铸成大错,还连累了金童哥哥。无论娘娘如何斥责,都不过分……正想着这些后悔,就听娘娘唤道:玉儿,起来吧!但她未敢平身。“玉儿,起来!到我这儿来”!他见娘娘并无愠色,不像发火的样子。便站起来,双手叠于腹前,小心翼翼地挪到娘娘近前。娘娘说,你看水面上:玉女顺娘娘手指的方向看去。他看到瑶池的水面上飘着一个大西瓜。忽然,有一个小书童乘舟而来。那小书童到了西瓜处,便拿起一根竹竿向船头一插,那小舟就定住了。书童又拿出一枝笔来,在西瓜上写了两个字“日” “月”。玉女不解。看她发呆,娘娘唤到:玉儿!玉女马上回过神来,两眼望着娘娘。娘娘说:瘟疹夫人送你一粒丹丸,你服下,添了元气,可助你解童儿身上的热毒。原来,在王母娘娘身边,还有六位夫人,分别是:两位送子夫人、两位催生夫人、两位瘟疹夫人。其中的瘟疹夫人,就是专司驱逐人间孩童身上湿热之毒的神仙。玉女依娘娘吩咐,服下丹丸。这时,王母娘娘说:你在我这里四天了,人间已是四年。记住,童儿的热毒,只有你能解!玉女点头,表示懂得。娘娘最后说:这里的一切事,你到了人间都会忘记,到时,我会点化你的。娘娘把话说完,小玉女已在人间投生,这时朱元璋已经四岁了。玉女投生在安徽宿州,她的祖上曾是宿州富豪。到她父亲时,由于乐善好施,致使家业日渐贫困。她母亲生下她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为他取了个名字,叫马秀英。因为没有儿子,她便被父亲视若掌上明珠。秀英自幼聪慧,能诗会画,尤善史书,这为她日后辅佐朱元璋成就帝业打下了基础。但她性格倔强,敢做也敢当。


       后来她父亲因为杀人,在逃往他乡躲避仇杀时,不得不将爱女托付给生死之交的好友郭子兴。其后不久,她父亲便客死他乡。郭子兴哀其孤苦,对此女越发呵护疼爱,就此便收为养女。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晃秀英就快二十岁了。这时的她相貌端庄,水灵清纯。她不仅长得让人喜爱,性格还很温婉娴淑。无论何事,她总是从容自若,不曾有言过失举的时候。这一切都赢得了郭子兴夫妇的钟爱和珍视,于是二人时刻都想着给她找个好女婿,一是盼着她终身有依,二是对她父亲的生前之托也有个最好的交待。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把农民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元至正十一年五月,江淮流域爆发了以刘福通为首的大规模红巾军起义。第二年,郭子兴在安徽定远起兵响应,成为当地白莲教的首领。同年二月,红巾军攻陷凤阳,郭子兴自称元帅。就在这时,朱元璋来到军中,投奔了郭子兴。
   
       朱元璋入伍后,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曾多次立功。郭子兴给了他很多赏赐,但他都分给了大家。不久,朱元璋的名声便在军中传开,郭子兴也把他视为心腹,有要事都和他商量。    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也看准他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就把养女秀英许配给了他。1352年,二人结婚,郭子兴在军中亲手操办了他们的婚事。秀英在和朱元璋成亲后,二人情投意合,感情甚深。朱元璋南征北战,秀英一直追随,精心辅佐他。这期间,朱元璋头上的赖皮疮也渐渐好了。从那时起,人们都慢慢忘记了他曾有过“大秃子”的绰号。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秀英为皇后。
   
       朱元璋登基前后,秀英多次在梦中得到王母娘娘的点化,她也曾多次将梦中的情景讲给朱元璋听。朱元璋对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和梦中的点化也总是认真听取和采纳。这使朱元璋在对元军作战时,一次次转危为安,一次次取得胜利,最后成就了帝业,登基做了大明皇帝。但他二人在天上的经历,谁都不记得。    朱元璋做皇帝后,身上从前世带来的热毒仍未消除。尽管秀英的元气也为他化解了大部分,但这只能延长他的寿命,却不能解决热火对他运行相克的问题。这运行相克,不仅危及他的大运和小运,也危及他子孙后代的运程。所以要化解热毒对身体和运程的危害,他必须以物化物,即以凉化热,以清解毒。这就注定他在命理上,与西瓜有了不解之缘,离开此物,他的气数也就尽了。因为命理是天地形成时俱有的定数,天意也不可以更改。

       洪武年间,定州有一个大财主,他父亲曾是元军的大将。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声势浩大,元军屡战失利。见元朝气数已尽,他率部起义,归顺了红巾军。在山东战役中,红巾军曾多次被元军围困。为掩护大军突围,这大将战至最后,因拒不投降,被元军乱箭射死。朱元璋登基后,因他资历不够,未能封爵,只能厚恤其家人。朱元璋下诏:赏黄金万两,赐良田千亩,并派御前锦衣卫为钦差,带着黄金和那将军的遗物去了定州。

       那将军的家人得了朱元璋的赏赐,很快就成了定州的巨富。良田千亩不说,城内的庄园那是又大又气派。无论是庄园的规模和庭院的层次布局,都远在定州府衙之上。


      将军有一个儿子,喜习文史,但对拳脚刀枪从小就没什么兴趣。这时他快五十岁了,想想父亲的功业无人承继,他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两个儿子身上。他的大儿子文武兼备,但已有了妻室,且有一女。二儿子十五岁,不喜诗书,整天在后院小校场或骑马射箭,或耍刀弄枪,有时来了精神,吃饭都叫不回去。他父亲见此情景并不恼,反倒心中窃喜。


       这日快到中午的时候,他看二儿子骑马射箭已有些功夫,便叫下人取出父亲最心爱的遗物“宝弓”。这宝弓就是他父亲的遗物。自从父亲为大明江山捐躯后,家人便称此弓为“宝雕”。这宝雕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他父亲,也不知传了几代人了?

   宝雕的射程远,杀伤力极强,但没有神力根本就拉不开弓。他今天高兴,便想用宝雕试试儿子的功力。

   他把宝雕举过眉头,儿子跪接后,便起身调整好姿势。他看着,见儿子右手一拉弓弦,弓被拉开了;再调整姿势,用左手拉弓,弓又拉开了。见如此情景,他走过去,高兴地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好!你这两臂的力气,可以把箭射到北京(时称北平)去了!正在这时,有人在小校场外叫他。他回头,见是州衙的统领,于是便随意叮嘱儿子一声:老二,再练!

这州衙的统领,是他的好友。中午了,便约他一起去喝酒。他们在饭馆找了个雅静的房间,边喝边聊,功夫不大,二人便话多起来。也许是他话多,也许是酒多乱了心智。他对那统领说:我家有一件宝贝,是父亲的遗物。那统领问:是何宝物?他说:是一张弓,是祖上传给父亲的。统领又问:有何神奇?他说:用此弓,箭能射到北京去!统领好奇,便说:吃罢饭,你射一箭,叫我开开眼。他摆摆手,连说:我不行、我不行……统领又说:恐怕只是传说吧,哪有这么神奇的弓?听统领说不信,他说:我家的老二可以。说着说着,他便爬在酒桌上睡着了。见他喝多了,那统领也伏着酒桌瞌睡起来。

   小校场上,那老二练得累了,正要收拾兵器回去吃午饭。这时,从天上落下一枝箭来,正好插在他面前。他拔起箭,见箭杆上有“洪武御制”四个字。他没有多想,只记得父亲说自己两臂的力量能把箭射到北京去。于是,这老二便从弓架上取下“宝雕”,然后搭上那支箭,向着东北方向,用尽全身余力拉开了弓,“嗖”的一声,箭飞了出去。这时他听到那弓弦不停地“嘤嘤”作响,似人抽泣,又似孺婴哽噎。这些,他都没有在意。

   老二从小校场回来的晚,他吃罢午饭,父亲和那统领也回到家中。因酒后失言,那统领却还记着“宝雕”的事。这时他已酒醒了,见朋友提起宝雕,便叫老二拿过弓来呈给统领看。看着弓,朋友夸赞不已。


       见有人夸赞,老二对父亲说:校场上落下一枝箭,我用这弓把箭射到北京去了。父亲问箭从何处来?老二说不知道。父亲又问是什么样的箭?老二想了想说:箭不像一般军中的箭,箭杆上还有“洪武御制”四个字。父亲听了,感到蹊跷,看了看统领,统领也摇了摇了头。虽觉莫名,但无法厘清,事情也就这样放下了。

       下午,那统领去了州衙。他一到州衙门口,便觉得与往常不同。他看到州衙门口站了很多朝廷的锦衣卫,门口两边还有老百姓在看墙上贴着的告示。他围上去看,见告示是朝廷的谕告,内容大意是:大明初立,皇上奉天命射箭定都,箭落何处,便在此定都建基。另注:箭杆上有“洪武御制”四字。告示还说:无论军民,找到此箭者,朝廷重赏;藏匿不报,以杵逆论罪。统领看罢,吓出一身冷汗。他心想:这箭的下落偏偏自已知道,不报,是不忠,查出来又是欺君大罪。再说又涉及国初定都,这事万不能隐瞒!可又一想:那箭被射到东北方向去了,如何交出箭来?交不出箭,自己的家人,朋友的家人必死无疑!他思虑重重,一阵阵焦躁不安,不知道如何躲过这场灾难。

       却说州衙统领去后,那大宅院的主人便独自在书房看书。看着看着天色暗了下来,他正要掌灯,却见一人立于门前。他定睛看时,原来是父亲。他见父亲身披铠甲,一身戎装。他感到奇怪的是,父亲站在书房门口,手里还握着一枝雕翎箭。他顾不得问缘由,赶紧跪在地上,说:儿子不知父亲回来,没有迎接,还望父亲宽恕!他父亲也不进屋,只在门口说:当朝御史中丞刘伯温奉旨出使定州,就为这御制箭而来。这箭是皇上射出的,箭落之处,便是新朝的都城。老二在校场捡到这支箭,本该速速呈交中丞大人。都是你教子有失,老二惹了天大的祸!幸亏为父在天庭的南天门做镇天大元帅,见老二射箭,我用手接住。因来不及禀明玉帝,便私自下界。说着,父亲便把箭交给儿子,又从背上取下一张弓。他接过弓一看,正是父亲最珍爱的“宝雕”。这时,父亲便催促他说:刘伯温正向我家寻来,你拿着弓箭迎上去,求大人不要定罪。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你告诉中丞大人,为父在天上也替皇上守护着定州南城门,说罢,父亲就不见了。

       听后人传说:有时在夜晚,便有人看到有一个身披铠甲的老将军在南城门上巡视。后来发生燕子进京事件,城门楼在战火中被摧毁,那老将军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他拿着弓箭正要出门去迎刘伯温,不料,一群将士却涌了进来。他举着弓箭说:我是献御制箭的。那些将士不由他分说,连推带搡地就把他带走了,那弓箭他也不知丢在了哪里。 他被人簇拥着,来到一个去处,这里正在修城墙。他见有很多民夫,都被士兵押着往城墙上背砖。
   
        那些民夫光着脊背,大汗淋漓,一个个弯着腰,往上一步一步的挪动着脚步。忽然,他看到自己的二儿子也在民夫队伍里。他喊着:“老二……老二……”,他边喊边往那边跑。这时,一个士兵赶来,举着皮鞭就向他头上抽打,他急忙躲闪。这一躲闪,他大叫一声,自己被惊醒了。他长出了一口气,心口还在咚咚的急跳。这时,离天黑还早,他定了定神,便向客厅走去。

        刘伯温奉旨后,一路从山东巡视到定州。到了定州城里,他下马步行,边走边驻足观察。


       他见定州一马平川,八方通瞿,人文教化厚溢。在地形地利上,定州西倚太行,东望海湾,城南有两河相傍,城北有唐河相辅。这地形,在他眼里,定州城已具龙椅之状。他好似看到:天子坐其上,足踏太行山根,俯瞰东南疆宇……哎呀!江山永固,根基就在定州!


        此时天高云淡,远观太行山脉,宛如一棵枝繁叶茂的瓜藤,定州与山根相接,正如一个硕大的西瓜掩在枝条和藤蔓之下。谶图已现!定州风水极佳,那箭必在这里!

       定州都督平安接报,说中丞刘伯温已进城,便急率官员出府迎接。可出了大门,只见门口有皇家的锦衣卫,还有府衙门口两侧各贴着一张皇家谕告,只是不见刘伯温身影。于是都督平安问锦衣卫首领:中丞大人还未到吗?那首领说:大人去巷里暗访去了。平安不知道刘伯温去了哪里,便热情的招呼众军士到府衙坐坐,但招呼半天,那些刘伯温的随从,一个也没动,就直挺挺地站在府衙门口。

       原来,刘伯温进城后,向领队的首领交待了几句,便一个人走街串巷的到处走走看看。他越走越远,越看心中越喜。因为,定州的人文、风水极佳,对大明朝来说,是建都的不二之选。他心想:上天庇佑,明朝八百年基业,都系于定州了!

       中午已过,他忘记了吃午饭。走着走着,他听到一群小孩子拍着手说童谣。那童谣说:“天上有大鸟,叼着西瓜跑;皇上射一箭,落在大宅院”。他走过去,俯身问孩子们:这歌是什么意思?孩子们摇摇头说:不知道。他又问:是谁教你们的?孩子们说:是一个要饭的老奶奶。


 他一下子明白了,是西王母下凡,特来点化他的。因为他知道,古时候改朝换代,都是用童谣作谶语的。

       他起身问行人:大宅院在哪儿?行人便指给他方向,他也就按方向找了过去。

       他到了大宅院门口一看,真是气派: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台阶有五级,两扇朱红大门排列着耀眼的黄铜门钉。大门严丝合缝,从外面往里看什么都看不到。他敲了两下门,门开了。一个下人上下打量他一番,问道:老先生,有事吗?他回答:我是当朝御史中丞刘伯温。下人一听,吓了一跳,说:大人请进。刘伯温随着下人穿过院子,又从右侧走廊来到后院。后院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是养鱼池。正对假山,便是会客厅。下人直接把刘伯温引到客厅,这时主人正好在。

        未等主人起身,下人已向主人禀明:御史中丞大人到。主人一听是刘伯温,急忙起身跪下,说:不知中丞大人驾到!失迎!失迎!刘伯温说:失迎无过,你家犯上,祸乱朝政,你可知罪?


      那主人未敢起身,伏在地上,连连说:知罪,知罪!这时,下人又领进来一位将军。刘伯温看时,是御前禁军统领。那统领上前,对刘伯温深施一礼,启禀道:大人,北京有快马来报,说“洪武御制”箭在北京找到了。刘伯温听言,大惊失色,便面向东南“扑通”跪下,泣不成声地说:臣失察,臣有罪,臣愧对皇上,愧对百姓。因为在刘伯温心里,他明白:明朝有八百年基业,但京都失去定州,大明气数已有一半尽失。但这些话,他是不能给任何人说的。

       关于朱元璋箭射定州,后又被一个大财主把箭射到北京,到现在还有老人在讲。关于定州是太行山脉结出的瓜,不仅定州的老人们知道,阜平上年岁的老人也有不少人这么说。这说法是怎么传到阜平去的,那里的老人也说不出根由。、

       后来,刘伯温知道了定州大宅院的主人是大明开国的英烈之后,并没有定他们死罪,而是把定州按京都的规模进行了扩建,四个城门由大宅院出钱,也按着京都的规制和样式修建。但是,四个城门还没完工,大宅院就一贫如洗了。

       刘伯温也知道大宅院修不起四个城门,因此,在他离开定州前,便给定州都督平安留下一个锦囊,并嘱咐道:国以城为重,城以门为要。四个城门关乎国之安危,务必善其工。若中途遇阻,可打开锦囊,依我运筹而行。

      果如刘伯温所料,四个城门的工程未到一半,大宅院就倾家荡产了。因家产耗尽,大宅院的主人伤心成疾,不出一个月便撒手而去。大儿子善长文史,便租了三间房子,做起了私塾先生。二儿子一身力气,拳脚刀枪虽精,但天下太平,无处从戎,便做了个铁匠。从此,那个大宅院也就在定州消失了。
       都督平安见城门的工程停了下来,可把他急坏了。正愁眉不展时,属下嘀咕说:御制箭落在了北京,中丞大人还要在定州建都……。这一下提醒了都督,他忽地想起刘伯温留下的锦囊。他忙找出来,打开看时,里面有一张纸条,上写:吃百家饭,穿百衲衣,身背火炉子,一觉到日西。都督看后,心想:这不是要饭的吗!都督将信将疑,他也只好派衙役们到街上去找这个身背火炉子的要饭人。一连几天,大街上都找不到身背火炉子的那个人。后来有一天,有个衙役来报,说在府衙门口东边,有个要饭的,每天下午靠着烧饼炉子睡觉,太阳西落时又起来挨家挨户的去要饭。都督闻报后,恍然大悟,这不正是锦囊中说的那个人吗!于是,他派衙役把那个人带进府来,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但不论怎么招待,那要饭的都说自己没钱。而且每次招待后,他就倒头便睡。就这样,早饭招待后,他睡到中午,中午招待后,他又睡到日偏西。几天过去了,他吃了睡,睡了又吃,就是不提钱的事。

       都督平安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他便把招待,变成了虐待,一连三天不给他饭吃,也不给他水喝。到第四天,那要饭的饿急了,便指着地面说:这儿有钱!衙役们便按他指的位置,把土挖开,下面当真有一筐银锭。这个方法很奏效,每饿他几天,他就会指着一个地方说:这有钱!半年过去了,城墙的四个城门完工了,那要饭的就不见了。 后来听人们传说,那要饭的是财神爷,他是奉玉帝旨意,来帮助朱元璋建都城的。 有了这个虚没的京都,在刘伯温看来,或许能弥补明朝八百年的气数。但如此,明朝的气数也未到八百年的一半,只延续了十七朝,共276年。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考察关中地区,打算迁都西安。然而,第二年朱标病逝,朱元璋受到沉重打击,他不得不暂时放弃劳师动众的迁都想法。

可是,一直到洪武朝后期,建都问题仍是朝廷争论不休的议题。后来,朱元璋的四子朱棣继任第三位皇帝,后人称永乐帝。永乐19年(1421年),朱棣把京都从南京迁到北京。至崇祯帝,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就灭亡了。


作者:田占军  

笔名:田耕耘

性别:男

出生:1955年

职业:退休教师

政治面目:中共党员

作品:《定州塔镇压着一个什么妖》、《船上没有定州人船家不敢开船》、《定州白果树传奇》、《定州塔缺半块,女娲娘娘驾云来》、《定州传说:龙虎之争》、《定州传说:古代哪个皇帝犯天条,变成了地拉蛄》、《都言凌霄不嫁女,却有鲜女下凡来》、《北齐庙传说》、《定州城的传说》等20余篇作品。


值得推荐:

●又是一年双十一,千份礼品送不停……

妻子女儿一起打,这究竟是多大的错?

危险的十字路口……

●这次定州终于把石家庄给甩了!

●定州热力竟然有话要对咱们说...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定州微社区

吃、喝、玩、乐、购,尽在定州微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