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欢迎光临”,却有......
近年来,
一种“新型”餐厅在全国各地兴起。
在这些“新型”餐厅里,
没有齐声响亮的“欢迎光临”,
也没有无微不至的“推荐介绍”,
更没有热情似火的“你问我答”。
用最美好的笑容代替“欢迎光临”
1.
>>> 南昌“无声餐厅” <<<
江西省南昌市榕门路的闹市里有一家“无声餐厅”,除了厨师、收银和店长外,这里的服务人员全都是聋哑人。在这里没有过多的嘈杂声,有的只是灿烂的笑容和熟练的手语,他们以最美好的笑容,欢迎每一位客人的到来。
▲摄影:彭昭之
▲摄影:彭昭之
在开业之初,店长和员工、员工和客人因交流问题而陷入“困难模式”,常出现店主手舞足蹈、喊到喉咙嘶哑,但员工还是不明所以,以至于服务客人时手足无措。但大家都没有放弃,店长主动用笔和大家交流,然后一起学习手语,大家相互磨合、相互沟通。渐渐地,耐心与爱心换来了理解与默契,他们之间的关系愈加融洽,店里的生意愈加红红火火。
▲摄影:彭昭之
▲摄影:彭昭之
2.
>>> 北京“原谅小串” <<<
在北京798艺术区内,一家名为“原谅小串”的饭馆成为网友们争相“打卡”的地方,饭馆也成了网红餐厅。不过,很多来就餐的人发现,一进门并没有熟悉的那句“欢迎光临”,落座后也没有热情的介绍。
原来,这家饭馆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听障人士,他们既是老板也是饭馆的服务员。
在小邢看来,饭馆起名叫“原谅”,就是希望前来就餐的顾客可以体谅听障人士的创业不易。
但小邢说,其实饭馆取名为“原谅”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生活中,不光是听障人士会遇到各种不理解和误会,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会遇到各种不称心的人和事,“如果大家都乐观一些,原谅生活中的那些不如意,自己开心,同时也给周围人带来快乐,我们的生活需要这种正能量。”
3.
>>> 广州“无声的cake” <<<
在广州也有一家没有声音的面包店。这家店的日常是这样的:“饮料需要多少冰?”有听力障碍的店员用纸笔和顾客交流,不时做出“OK”的手势。结账后,客人弯弯拇指表示“谢谢”,一切尽在不言中。
▲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
和所有面包店一样,店里有面包师、咖啡师、西点师、收银等工作人员。但它又和所有面包店不同,除了店长,其他10个员工全是听障人士,他们无法正常地用语言沟通,因此,从面包的制作到前台点单买单都要依靠手语或者写便利贴来完成。
在经营中,健全人与无声者之间的沟通,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开始我确实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和他们沟通。”店长徐晓英是店面唯一的正常听力者。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培训用PPT、黑板演示,日常交流用纸笔。没多久,她还学会了简单的手语,和大家越来越有默契。
在店里,不断有小广播温馨提示,以防进店的人不清楚店里的属性;桌子上有手语的科普知识,是了解听障人士的窗口。
▲“表示感谢的时候,不妨举起大拇指,轻轻弯曲两下喔”
不时有顾客结完帐,伸出两个大拇指,表示谢谢。收银员笑了,阳光般的笑容,也比了大拇指。没有声音的世界,善意、爱和温暖,一样可以表达、传递,甚至更能让人感知。
▲一名顾客买完面包后,用手语向店员说谢谢。
他们值得被尊重
听不见声音的这些员工,没有一次迟到
云南丽江市区的一家无声餐厅开业于2015年7月。当时对很多人来说,无声餐厅还很陌生。在这个餐厅里,有21名员工,其中14人为听力言语障碍的残疾人。
说到这群特殊的员工,张玉寿用了“不可思议”和“付出的比别人多”来形容。开无声餐厅近两年时间,这些员工没有一次迟到,听不见声音的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手机的闹钟在他们无声的世界里并没有用处,他们全靠手机震动和每天的自然醒。
擦得干干净净的桌子、叠出形状的餐巾、整整齐齐的摆设,这一切全都出自员工之手,张玉寿眼中的这14名员工,用比正常人更多的付出,做到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细致、认真。“他们从来不会在上班的时候玩手机、看手机,他们更加珍惜这份工作。”张玉寿说。
张玉寿说,“残疾人需要尊重和关爱,这种关爱是精神上的关爱,与金钱无关。许多聋哑人自身的缺陷,导致从小受尽他人异样的目光,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没有任何存在感,性格都很孤僻,在和一家无声餐厅,大多数员工的性格都发生了变化,这里不仅仅给了他们一个平台,展现自己,这里还让他们聚在一起,大家都在变化,都在一天天往好的方面改变,这或许就是无声餐厅存在的意义。”
其实大家都一样,热爱生活
早上9时,店员准时来到面包店里,打扫卫生、备料、烤面包、做咖啡……准备迎接顾客的到来。
店员正在为顾客介绍菜单。
在这家店的员工多为听障人士,他们没办法说话,只能用写纸条的方式来跟顾客沟通。
“打包”“去冰”……店员和顾客通过小纸条进行交流。
店员正在认真工作。
店员将做好的饮品递给顾客,露出温暖的笑容。这样的笑容在店中十分常见,正因为不能说话,微笑便成了听障店员们最好的服务方式。
身体上有遗憾的他们能力一点都不弱,甚至比很多健全的人更能干。其实他们和大家都一样,认真、耐心、爱笑、热爱生活。
“无声的cake”的投资人叫邱俊坤,他不愿称自己为这里的主人,因为这里所有的员工才是。他说,对于听障人士,培训起来更困难更花心思,要为其开设一套全新的培训、沟通、信赖体系。个中的困难,他不说我们也能想象得到。所以如今出来的每一杯饮品、每一份甜品,都倾注了教授者、制作者更多更多的心血。
用一个单音节让你听见整个春天
有一个合唱团,叫“无声合唱团”。团如其名,合唱团是由14名听障儿童组成的。
这14个孩子用14种不同的音高和1个相同的音节——“啊”,唱响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画》。或许他们的音高不甚精准,或许他们的配合算不上天衣无缝,但唱出了源自灵魂深处最原始、最纯粹的呐喊和轻叹,也唱出了春天的景象与生命力的迸发。
对于普通人来说,“啊”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语气词,但是对于这群孩子们来说,这是全部的语言,是他们表达喜怒哀乐的唯一方式。
这一声“啊”让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接触到了多姿多彩的“有声世界”,让他们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心扉,从黯淡失落到神采飞扬,从害怕羞涩到自信无畏,他们听不见美妙的音乐,却唱出了最动人的歌声。
或许孩子们无法感受到,王维写下《画》这首诗时所表达的向往与忧伤,但在他们的小小世界里,也有着最单纯美好的意境。他们用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与轻叹,让所有人听见了无声世界里勃发的生命之歌,看见了春天。
不要怕生命中不完美的角落,
阳光会在每个裂缝中散落。
热点回顾:
素材来源 | 共青团中央、北京晚报、广州日报、南方视觉、CCTV经典咏流传、综合网络
编 辑 | 陈思晓
责任编辑 | 杨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