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库跟踪 | 欧洲议会智库:工业4.0的经济与科技政策分析

2016-06-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工业化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为保证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欧盟企业竞争力,就实行协调的、一体化工业政策(或称产业政策)方面存在着一定争议,报告将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为欧盟工业研究及能源委员会全面了解工业4.0提供参考,对现有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一、欧盟现行工业政策争议及现状

1945年以来,欧盟的工业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20世纪80年代以前实施的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国家政策,这些政策一般关注对国民经济有引领作用的高科技领域;伴随着欧洲去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不断外流至新兴经济体,该政策总体来说被宣告是不成功的;


  ·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专注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的国家和欧盟层面上的横向政策。政府侧重于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基础营运环境,通过构建新的秩序和制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生产率。


2000年,欧盟制定了其第一个十年经济规划"里斯本战略",提出在2010年将欧盟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然而由于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欧盟不得不于2005年将该战略目标进行调整为优先刺激经济发展和保障就业。全球金融危机后,伴随"里斯本战略"的重启,欧盟也启动了数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诸如伽利略计划(Galileo)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另一方面,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风投和资本市场支持新兴企业的做法也为欧盟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0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2020战略"。作为"里斯本战略"的延续,该战略主要通过提供更加合理的外部环境来刺激投资,加速新技术转化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欧盟工业4.0等一系列政策的可行性及前景评估方面,有些问题需要深思,同时,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主要欧盟经济体的相关工业发展数据需引起大家的注意。


工业政策可以分为两大类:积极主动型和防御型,如图1所示。


图1 欧盟工业政策的双向分类

有关工业政策的争议点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 没有适合于所有经济体的唯一最优政策或策略,要根据经济体自身经济发展状况而定;

  2) 部分国家开始倾向于采用更为宏观的政策,而另一部分国家则转向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3) 需要兼顾灵活性和韧性;

  4) 对第四代产业中有关系统、网络、体系和功能的认识有一定的趋同性;

  5) 需要进一步了解、评估政府失灵、策略俘获和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带来的风险;

  6) 政策项目和策略的评估方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欧盟制造业创造了超过3400万个就业岗位,约占欧盟总就业量的20%,2010年的总营业额近6.4万亿欧元。2000年欧盟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8%,逐渐下降至2009年的14%,之后在2011年出现反弹迹象,恢复到16%。


如图2所示,2000-2012年,欧盟制造业当中,德国占比从27%提高到31%,英国占比下降最多,从15%降至10%,这些变化与新成员国的加入有一定的关系。图3为2012年欧盟各成员国制造业增加值在本国GDP中占比。


图2 2000-2012年欧盟主要成员国在制造业中所占份额(%)


图3 2012年欧盟各成员国制造业增加值在本国GDP中占比(%)


图4 2000-2012年各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量

图4展示了欧盟主要制造业大国在2000年-2012年间制造业在GDP中占比的变动情况,德国占比几乎未发生变化(增长0.1%),英国和法国占比分别下降了5.3%和5.2%。 

二、工业4.0

工业4.0为我们展示了价值链上,在自动通信技术和设备支持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模型实现生产过程虚拟化的场景。


工业4.0包含一系列巨大的生产创新和工业流程的飞跃发展,将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


工业4.0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国政府提出,最早是用来形容、概括制造业的一系列技术变革,并提出了保持德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目标而设的一系列政策框架的重点。之后工业4.0的概念变得更为广泛,在技术和设备可以自动通信的情况下,可以用来描述实现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虚拟计算机模型,即在未来,计算机系统可以智能监控整个详细生产流程,创造现实世界在计算机虚拟世界中的再现,并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自动完成各项决策的智能工厂模型。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联网和互联网服务都是工业4.0中考虑的一个组成部分。


继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IT时代之后,我们即将跨入工业的第四次变革潮流中,制造业变革最大的特征主要有:


  1. 网络的横向一体化,网络可以实时监控制造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2. 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点对点数字一体化,从设计、生产到物流、终端市场以及售后服务都将逐步一体化;

  3. 垂直一体化和制造业系统的网络化,实物模型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工业4.0成功实施需要的一系列前提,具体见图5.


图5 工业4.0实施先决条件的重要性排序

工业4.0的成功推进需要有挑战性的先决条件,包括标准准则、生产过程和组织形式、产品的实用性、新的商业模式、生产安全与知识产权(IP)保护、有一定技能的工人、研究支撑、培训与专业化发展以及合法的框架。

三、 市场引领战略

 为支撑工业4.0的推进,一个重要的政策策略是制定新的市场引领战略,从产品需求侧来推动工业4.0,在这样一个主要市场里:工业4.0技术和服务会有人购买,同时制造业产品会由于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高而拥有更大的消费市场。其中一个关键可行方法是整合中小型企业,将他们由地方性、区域性的市场带入全球价值链中。


将现有设备与IT结合才能带来创新上的质变,从而推动市场变化,创造新的机遇:


   ·首先将基本的IT应用于制造业,并持续下去;

   ·加强科研、技术和培训来获取在工业4.0中的领导地位;

   ·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利用技术将产品和服务结合起来,创造新的价值链网络。

  工业4.0的推进还需要将市场引领战略与供应商引领战略结合起来(技术与产品领先的"双重战略"),这种兼容策略有三个特点:

   ·需要建立企业间横向一体化的价值链和生产网络;

   ·端到端的数字化贯穿整个产品和制造系统的价值链;

   ·发展、构建灵活且可重构的制造业系统,并进行垂直统一管理。

四、现行工业4.0政策带来的变化

工业4.0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变化:技术变化、社会变化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


就技术变化而言,数字化将成为价值链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但企业也会面临因数字化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专利保护、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系统可操作性、环境保护等。许多国家的公共机构已经在努力提高网络安全性,但欧盟及其成员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业4.0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目前只有主要的投资者比较关注。大型企业对工业4.0的态度更为积极乐观,工会则相对谨慎持保守态度。工业4.0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现有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业4.0也会带来新的工作形式,这对工人而言有利有弊。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所具备的技术水平层次不齐,这点需要更加关注,可能会带来更激烈的竞争。


商业模式方面,中小型企业要进入工业4.0时代供应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成本、风险、灵活性的降低以及决策权的削弱等。政府公共机构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来帮助这些中小型企业完成转型,但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少,还不足以支撑实际操作。工业4.0的大范围推进还需要完善的标准和准则。另外,工业4.0是否能够使欧盟的工业发展更加繁荣,还是停留在现在的发展模式更有利,又或者跨国企业带来的技术扩张是否会导致制造业领导地位转至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五、评估结果及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对工业4.0的干预形式多样,但其中最有远见的是他们对欧盟和各成员国不同经济层面相关研究的支持,并且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努力协调一致,通过一个平台将某些企业尝试过的、有利的发展措施推广至其他地区和企业。为达到增加值的最大化,不能只考虑技术和制造业层面的问题,还要意识到各成员国之间经济结构的不同。同时,对市场进行直接调节、干预并不是一种好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报告建议:


  1) 对现有的针对工业4.0的政策措施进行总结评估,保证这些政策已经将最重要的方面考虑进去了,具体包括:技术、移民、商业模式的变化、集群、企业的跨国合作项目、网络安全和标准对中小企业和欧盟竞争力可能带来的影响。

  2) 采取一些新的政策措施,欧盟和各成员国对经济发展的掌控有很大差别,要意识到这种不同,支持相应的科研研究、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对挑战和机遇的了解,支持标准明确、协作的发展框架。


推荐阅读


 CAICT观点 |德国“工业4.0”翻开新篇章

 

中国信通院余晓晖:工业互联网的变革和机遇


请点个赞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