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互联网+”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探讨

2016-11-04 中国信通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摘要
虽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之一,但各行各业对如何建设“互联网+”的思路仍然十分模糊。为帮助企业贯彻落实“互联网+”战略,指导企业进行“互联网+”能力建设,深度挖掘企业发展潜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提出了一种“互联网+”能力成熟度指标体系,并对评估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  能力成熟度  评估  智能化  数据链
1  引言
互联网自40多年前诞生以来,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车联网、智能制造等已经成为对传统商务、金融、汽车以及制造领域发展模式的颠覆性力量。尤其是近年来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日益乏力,互联网正在成为各国提振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互联网的能力也成为了衡量一个行业、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也在2015年07月由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互联网+”战略,并重点明确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十一个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以形成“互联网+”新产业模式,助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此前的2月份,科技部与中关村联合发布《国家高新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中关村示范工程(2015—2020)》,以实施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与智慧物流、智慧建设与智能建筑、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环保、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智慧农业创新、智能硬件与智慧生活、互联网教育与文化传播等十大“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为重点,围绕信息技术与各领域融合推动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做强互联网跨界经济,促进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发展。

然而,各行各业以及各个企业并没有对“互联网+”的明确定义,有些甚至不知道做“互联网+”该如何下手,该做到什么程度。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能力进行评估,以指导企业进行“互联网+”实践。本文提出一种“互联网+”能力成熟度(Capability Maturity of Internet+, CMI+)评估方法,旨在通过明确的评估指标、内容、方法等,来推动各行业与企业“互联网+”的发展,为各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互联网+”实践提供参考。


2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2.1 “互联网+”能力成熟度模型

为准确评估企业在“互联网+”方面的能力成熟度,我们引入TMF(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Forum)的eTOM(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 Map,增强型电信运作图)模型,如图1所示。eTOM模型是一个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商务关系概念模型,将企业生产与运作划分成三个主要的范围、四个水平的层次。三个范围包括:战略、基础设施和产品过程(Strategy、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SIP)、生产运作过程(Operations Processes,OPS)、企业管理过程(Enterprise Management,EM)。四个层次包括:市场、产品和客户过程(Market,Product and Customer),服务过程(Service)、资源过程(Resource)、供应商/合作伙伴过程(Supplier/Partner)。上述7个过程中,四个水平层次过程贯穿SIP和OPS两大过程,负责实现企业运作的横向集成;SIP与OPS反过来又分别对四个水平层次过程进行纵向集成;而企业管理过程则包括了企业层面所有必须的商业运行基本业务过程,与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其它过程都有接口,负责实现从客户、提供商/合作伙伴到股东、员工、其他利害关系人等主要实体之间的端到端集成。


图1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商务关系概念模型

我们知道,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这三个集成是工业4.0的核心,也是“互联网+”的灵魂。因此,虽然eTOM原本是用来指导电信服务提供商开发和管理流程的事实行业标准和国际规范,但该模型完全可以用来作为评估所有行业企业“互联网+”能力成熟度的模型。

2.2   “互联网+”能力成熟度评估指标

 “互联网+”企业的运作模式具备了互联化、智能化、平台化、数据链以及产生新模式新业态的特点。因此,“互联网+”能力成熟度评估需要对企业范围内的工厂、车间、产品、服务等的智能化、互联化、应用平台、数据链、新模式新业态、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评估(如图2所示),从而确定企业在 “互联网+”能力的成熟程度和质量。


图2  CMI+的评估指标构成

2.3  评估内容

(1)互联化评估

互联化评估主要评估企业在运作方面的“互联网+”能力成熟度,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物理装备、网络装备以及相关装备与实体的互联网情况。具体可以分成四个互联和三个集成。四个互联包括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设备和产品的互联、虚拟和现实的互联、万物互联。三个集成包括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端到端集成。

(2)智能化评估

智能化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能生产、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智能决策等几个方面。

(3)软件与应用平台评估

平台化的评估内容包括应用平台的采用以及上面承载的软件。

(4)数据链评估

数据链的评估包括数据链的建立以及数据的流动等。

(5)新模式新业态评估

在“互联网+”环境下,新模式新业态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传统领域中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所产生的,也是基于互联网的产业链整合催生的;另一种是互联网领域直接实现传统领域中的相关环节所产生的,也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所催生的。因此在进行新模式新业态评估时,需要同时考虑这两种新模式新业态。

(6)安全防护评估

安全防护主要考察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是否采用了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障融合后的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安全性。

(7)综合能力评估

结合上述内容,综合检查“互联网+”能力建设与应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经济效益、应用效果等。


3    评估方法
3.1  互联化评估

互联化评估主要针对企业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四个互联和三个集成来评进行。

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只要考察相关设备与生产线能否有效互联,从而实现产品生产、设备状态监测等能力。

设备和产品的互联主要考察设备能生产哪些产品以及产品由哪些设备生产等对应信息,从而实现产品的生产和溯源;

虚拟和现实的互联主要考察互联网化的设备、产品和人等能否与现实世界有效对应起来,并实现有效沟通;

万物互联主要考察设备、产品以及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股东、员工、其他利害关系人之间是否能够有效沟通信息。

纵向集成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营销和定价管理、业务开发和管理、资源开发和管理、供应链开发和管理能否有效集成;(2)客户关系管理、业务管理和运作、资源管理和运作、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能否有效集成。

横向集成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营销与定价管理、业务开发与管理、资源开发与管理、供应链开发与管理四大过程是否能够贯穿战略、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过程;(2)客户关系管理、业务管理和运作、资源管理和运作、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是否能够贯穿运作支撑和条件准备、业务实现、业务保障、业务计费(内部结算)等过程;(3)营销预定价管理能否与客户关系管理是否有效集成;(4)业务开发和管理能够与业务管理和运作是否有效集成;(5)资源开发和管理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是否有效集成。

端到端集成主要考察战略与企业规划、品牌管理、市场调研和广告、企业质量管理、流程、网络规划与架构、R&D和技术引进、财务和资产管理、股东和外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灾难恢复、安全和欺诈管理等企业管理过程是否能够与其他过程有效集成,以保证实现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到股东、员工、其他利害相关人之间的利益。

3.2  智能化评估

智能化评估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生产包括利用智能装备、智能物料,通过智能控制、智能感知等手段生产出产品的能力;(2)智能设计包括利用智能协同设计平台,如工业领域提供CAD/CAE/CAM/CAPP等系统软件,提供数字化样机及模拟仿真,并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设计知识库、工艺知识库等,实现产品质量的迭代提升;(3)智能产品包括利用所具备的联网能力,能够实现功能、性能等能力调节的产品,如能够自动调节风力、温度等的空调;(4)智能经营包括利用供应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等系统,实现智能采购、供应、服务、优化等生产经营活动;(5)智能决策包括利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知识库、外部信息等数据实现商务智能决策支撑,实现决策的智能化。

3.3  软件与应用平台评估

软件与应用平台评估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集成化的统一平台;(2)控制智能机器的操作系统;(3)面向企业大数据处理、建模和高级开发的软件控制应用;(4)云计算平台(如研发设计云、协同制造服务云、工厂IT云、产品服务云等)。

3.4  数据链评估

数据链评估主要考察数据链是否有效建立起来以及相关数据是否能够有效流动起来等。数据和信息主要包括设计参数、物料供应、机器运行、控制决策、产品销售、服务信息等。当然,为使这些数据和信息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间的顺畅流动,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数据和信息的留存。

3.5  新模式新业态评估

对于在传统产业的企业中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所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环节,产品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外部需求,进而产生的设计系统开源化;(2)在供应环节,物流供应及时满足可变生产计划,进而产生的供应系统精准化;(3)在生产环节,生产线可灵活调整、动态配置,进而产生的生产制造系统柔性化;(4)在管理环节,用户管理、生产管理、资源管理统一集成,进而产生的管理系统集成化;(5)在服务环节,企业可以远程监控自己的产品运作状况并提供远程运维和技术支持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助服务甚至智能化远程服务。对于在互联网领域直接实现其他传统领域中的相关环节所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主要包括利用网络平台在相关环节实现的新模式和新业态。这种情况下的新模式新业态评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环节,出现的众包众创和个性定制等设计协作;(2)在供应环节,通过供应商介入和在线供应链,实现供应协作;(3)在生产环节,出现的云制造、在线产业带等模式的制造协作;(4)在服务环节,出现的远程监测、产品溯源等服务协作模式。

3.6  安全防护评估

安全防护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部署、应用、维护等进行评估,包括:(1)专用防火墙和隔离网关;(2)专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护系统;(3)专用安全监控审计设备;(4)专用漏洞扫描工具;(5)安全应急预警与响应。

3.7  综合能力评估

综合能力评估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企业是否将“互联网+”能力建设摆在足够重要的位置;(2)企业是否将“互联网+”能力应用摆在足够重要的位置;(3)企业通过“互联网+”所获得的经济效益;(4)企业通过“互联网+”所获得的社会效益等等。


4  评估结果
按照上述评估方法对相关评估内容进行逐项打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权,最后计算出总体得分。根据得分情况,可以将评估结果分成初始级、定义级、保证级、成熟级、卓越级等几个层级。

(1) 初始级

互联网技术应用比较混乱,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应用处于无序状态,没有或几乎甚少有系统之间的互联,基本没有进行管理。

(2) 定义级

建立起相关的设计、生产、管理等系统,建立了基本的软件与应用平台,并且相关系统之间进行了必要的互联,相关业务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起来,相关数据链能够建立起来并顺利运转。

(3) 保证级

企业对“互联网+”能力建设足够重视,软件与应用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并及时升级维护,能够保证相关的生产、管理等的需要。

(4) 成熟级

企业将“互联网+”作为最高级战略之一进行规划管理,并能够进行智能化生产、服务、管理,能够持续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卓越级

互联网新业务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应用能力持续改进,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5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TOM模型的企业“互联网+”能力成熟度(CMI+)评价方法,包括评估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具体评估方法,可以为企业进行互联网+能力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相关各个指标项可以根据需要赋予相应的权重,从而给出某个企业CMI+的分数,并根据情况划分成初始级、定义级、保证级、成熟级、卓越级等几个层级。如果需要对某个行业、区域的企业“互联网+”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可以考虑增加相关指标的及格率、优秀率等指标。本CMI+模型还可以直接用于对生产线、车间、工厂等的“互联网+”能力成熟度评估。


参考文献
〔1〕徐贵宝,吴文,NGOSS:下一代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现代电信科技[J],2003.4〔2〕TMForum,GB921 Business Process Framework (eTOM) R15.5.0[OL],https://www.tmforum.org〔3〕[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邓敏,李现民译,《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徐贵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哈工大应用数学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从事过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电信设备与系统测试、软科学研究、信息通信标准研制等工作,研究领域涉及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未来网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多个国家部委的研究课题,目前支撑多个部委十三五规划编写的工作。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有《基于IP的物联网架构、技术与应用》、《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与协议》等译著。联系方式:xuguibao@caict.ac.cn。

推荐阅读

观点 | 敖立:智能家居“智能”不足 网关将成运营商重要切入点


观点 | 李婷:塑行业发展新引擎 智能硬件将促核心技术突破


请点个赞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