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 | 中国信通院支持互联网身份认证行业发展,推动IFAA加快国际标准化之路

2017-07-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7月12日,在北京嘉里中心举办的IFAA(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2017大会上,IFAA宣布:联盟成立2年来,支持IFAA标准的设备数已突破10亿台,覆盖超过36个品牌与200款手机设备,IFAA也已成为中国主流的身份认证技术标准平台,并正在布局和加速国际化进程。


“我去年也参加了IFAA年会,当时联盟成员单位还不到八十家,但是看今年的数据,已经超过130家了。自IFAA成立以来,经过两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斐然。这让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何桂立副院长在受邀出席IFAA2017年会致辞时,对IFAA的工作成绩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IFAA顺应了移动互联网身份认证发展大势。移动终端设备上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认证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是面向整个产业链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个产业链涉及芯片、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方面,需要从标准、安全、测试、认证和监管等各个环节去推动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发展生态,除了生物特征相关技术的应用,还要保证身份认证的安全环境,比如隐私保护、安全传输、应用安全等各方面。因此,IFAA这样的联盟组织要做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整体的大工程。一旦这样的生态建立起来,就会立即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提升体验的同时,让我们的‘网络生活’更安全,更舒心!“


据介绍,IFAA目前已经拥有了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三星、华为、中兴、OPPO、酷派、小米等手机厂商,以及高通、恩智浦、握奇等芯片厂商、安全厂商、算法厂商、标准机构、检测机构等产业链各方的联盟成员。IFAA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生物识别行业标准,实现了以一套解决方案支持所有机型上的生物识别。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和行业创新平台,在技术标准建立、产业发展规划、设备入网检测等方面一直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TEE/SE、应用安全、重要行业的身份应用等方面有较为深厚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和行业各方及IFAA开展了合作。


在何桂立副院长看来,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是安全性和便捷性的结合,其涉及到产业链的各个方面,需要在符合监管要求情况下,标准组织、产业联盟等组织通过标准和联盟形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需要安全环境支撑,其中包括TEE/SE、操作系统安全、应用软件安全在内的安全环境是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基础。


因此,他对IFAA联盟下一步发展也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希望结合IFAA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的实践经验,联合国内包括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内的标准组织,共同推动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国际化标准,进一步促进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行业发展;其次,希望工作组为大家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加强行业之间的互动,凝聚行业力量,加快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行业的发展进程。


会上,IFAA理事长冯春培介绍了IFAA的发展规划,他提到IFAA将开放以指纹、人脸比对为核心的多因子交叉认证能力,也将开放行业解决方案和营销反欺诈能力,将开放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能力,为中小创新企业提供金融级身份认证安全保障。IFAA还将联合更多的银行、互联网金融、政务等应用,将创新的身份认证能力带给更广泛的消费者。此外,他还提出,IFAA致力于为物联网时代提供底层技术架构支持,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种终端设备,打造芯片级的终端安全能力,在万物互联时代,为保障网络安全贡献社会力量。


推荐阅读

新闻 | 中国信通院支撑并参与第八次中欧信息技术、电信和信息化对话会议


新闻 | 中欧5G发展研讨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

好文章,快分享,一起涨姿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