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可信云 | 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保险学会 共推网络风险管理新模式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7月25日,2017年可信云大会在京召开,网络风险与保险作为本届大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保险学会共同发起成立了“网络风险与保险创新实验室”和“网络风险与保险专业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和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作为双方代表进行了现场签约,两家机构将合力开展网络风险与保险相关标准的研究,共推网络风险管理的新模式,助力ICT产业与保险产业的协同快速发展。
云保险作为网络保险的先行试点,在经历了近三年的孵化后逐渐成熟,目前已完成了包括风险评估、保险设计、问题监测、事故定损及事后理赔等在内的所有工作,推出了面向云服务商和云计算用户两个版本,实现了风险服务的延伸和价值链的再造。
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保险公司向首批通过风险评估并完成投保的企业颁发了“IT风险好管家”和“IT保险创新首批先行示范单位”证书,中国电信云公司、联通云数据公司、中国移动政企客户分公司、UCloud、浪潮云、迅达云、百度云、睿江云等业界知名厂商均在列。
为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发展痛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保险学会还在大会期间联合主办了“网络风险与保险”论坛。由云计算CEO高层沙龙承办的此次论坛云集了相关主管单位领导、云计算及保险行业高管、业内权威研究机构专家等各方代表。
专题论坛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所副所长何宝宏主持。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领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李琰出席了会议并致辞。
他们认为,网络保险通过跨界合作充分发挥了保险的风险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是新的技术环境下探索事前防范和事后补偿、借助金融手段促进信息产业良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江崇光指出,保险承担了风险的识别、定价、转移等作用,是优化风险管控的良好机制。网络保险的引入使整个信息通信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形成了闭环,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安全保障的重要“稳定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栗蔚就目前网络风险与保险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享了工作组在这方面的最新尝试。与传统IT环境相比,云服务商承担着更多的来自数据中心、网络运营商等外部相关方的风险,风险点的变化快,保持稳定所需的成本也高,保险作为风险转移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电信云公司副总经理徐守峰称,天翼云早在几年前就对云计算的风险问题极为关注,尤其是大客户的事故赔偿问题。2015年云保险一经推出,中国电信就积极跟进,借助其提升可用性和数据安全的保障能力。
联通云数据公司运维与服务部副总经理曹克疆指出,如何让风险可控,如何以性价比最优的方式处理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和客户的影响,是有待业界各方深入探讨的话题。
“对云服务商来说,网络保险是规避风险最合乎逻辑的方法,随着云服务向传统行业的渗透,网络保险将成为必须。” UCloud高级副总裁陈晓建强调。
迅达云CEO于浩也提出了相同意见,他指出,大客户对业务连续性上有非常慎重的考虑,保险对于用户选择云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方晓栋就保险对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谈了几点看法。他指出,保险有效构建了闭环的风险管理体系。经过三年发展,云保险由云服务商购买发展到云服务用户可直接购买,让云计算的风险得到了有效转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师郭雪对保险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目前,针对云服务的特定场景,风险评估涉及基础设施、网络、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运维运营等十大类指标,其结果是保险公司承保的重要依据。
云保久久CEO鲁海军对云保险的产业推动价值以及最新的保险产品进行了介绍。
此外,来自浪潮云、百度云、深蓝云海、网易云、青云、华云、青藤云安全、睿江云、平安财险、渤海保险、中再保险等几十家企业的高管围绕风险度量、保障范围、保费定价、责任界定等网络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关键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网络保险是规避网络风险、提升用户信心、壮大ICT市场的有效措施。对于这个目前来看仍属“全球首创”的跨界产品来说,必将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探索推进过程。充分发挥网络保险在产业发展中的风险转移功能,让网络风险对用户的影响降到最低,需要整个行业的协同推进。
推荐阅读
快,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可信云大会直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