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系列解读 | 2016年分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2017年9月5日,工信部首次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指数专门针对我国产业进行规模、效益、研发、环境等全方位的评价,并包括全国、分地区和分行业三大细分指数。
分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以下简称为“分地区发展指数”),与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基本保持一致,具体包括产业规模、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产业效益、研发创新、产业机遇把握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主要借鉴灰色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细分指标分省值与全国最优值的比较来评价各省[1]的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2016年30省的综合评价,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最高分为广东省79.16分,最低分62.31分,均分67.34分,均分以上省市12个(见图1)。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等东部省市连续三年处于前五名之内,四川省提升十一名,跃居第六位,安徽省提升两名,位居十二位。
图1 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均分以上分地区排名
根据三级指标的分析,可发现2016年我国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主要呈现三大发展特点:
一、东部地区发展处于全国领先
2016年指数排名前四位的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均位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地区,2016年东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达到74.72%,研发人员规模占全国比例70.51%,在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从分地区发展指数得分看,东部省份得分居全国高位。
东部地区加快推动产业“转移+转型”,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巩固产业发展高地。以广东、江苏为代表的东部省份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加大产业结构优化的力度,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注重产业质量效益的提升,重点发挥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典型省市高速发展
以四川、湖北、重庆等为典型的中西部省市紧抓产业转移承接机遇,发挥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加速产业发展步伐。这些省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有效投资、产业园区建设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专注产业链条的完善。如,四川引入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和芯微电子、虹微等知名企业;湖北武汉总投资1600亿元的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正加紧施工建设;重庆抓住产业转移机遇,从无到有,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实施整机+配套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同步引进整机厂商、代工商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等。可见,部分中西部省市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已逐步呈现规模化发展的态势。
三、各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差异化显现
当前,我国各地区初步形成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广东省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区,产业规模、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产业效益三项指标位居第一位,呈现综合领先的发展特点;北京市作为研发创新高地,研发创新指标位居第一位,呈现创新驱动的发展特点;江苏省产业机遇把握位列全国第一位,产业发展环境全国第三位,呈现新兴产业机遇把握能力强的发展特点;四川省作为中西部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指数排名第一的省份,通过特色产业带动整体指标均衡发展。
图2 2016年典型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一级指标比较
(1)广东
广东省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领先地区,呈现发展综合化的产业发展特点。2016年,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79.16分,位列全国第一位,并连续三年实现发展指数的增长,其中,产业规模、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产业效益三项一级指标位居首位。
图3 2015-2016年广东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一级指标比较
产业链协同优势带动作用明显,产品竞争力得分全国首位。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覆盖广泛,从元器件、方案设计到整机制造加工等均比较完整和成熟,企业集聚明显,具备较强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手机、彩色电视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等主要产品在全国优势明显,带动广东省2016年产品竞争力得分95.76,较上年提升1.72分。
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驱动力的增加和长久以来外向型制造的特点,助力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居全国首位。投资环境指标得分连续三年不断增长,全球化水平(具有全球化收入的企业数量)指标得分同比大幅提升,带来2016年广东省产业规模及增长指标得分同比提升,并连续三年得分持续增长。
(2)北京
北京市聚焦研发创新高地建设,外迁部分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明显。2016年,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四位,其中,研发创新指标得分位于全国第一,产业发展环境居全国第二位。
图4 2016年北京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一级指标表现
研发创新得分的领先主要受益于高端人才的吸引优势以及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前沿技术产业的集聚。人才方面,北京市在高等学府众多的基础上,还引进大量的外籍高层次人才,联想、百度、小米等企业为其聘雇的百余外籍高端人才办理了在华永久居住。产业方面,在以技术人才为核心的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北京已具备国内领先的产业优势和发展环境,本地培育出产值规模较大、在国内中高端市场处于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此外,旷世科技、地平线等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成果显著。此外,北京通过众多产业创新政策的出台,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2016年,北京市创新环境指标得分88.52分,连续三年实现10分以上的大幅度增长。
(3)江苏
江苏省产业园区及示范区集聚,新兴产业发展活跃。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二位,其中,产业机遇把握得分位列全国第一,产业发展环境得分位列全国第三位。
图5 2015-2016年江苏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一级指标比较
产业园区及示范区域集聚,带来龙头企业和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加。江苏省沿江沿泸线呈现电子信息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特点,形成南京集成电路、常州传感器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以及多个新兴工业化示范基地,如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智能交通产业园等。产业集聚效应带来龙头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就业人员的规模快速扩张,2016年,龙头企业数量得分75.71分,较15年提升4.96分。
紧抓产业发展新机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江苏省在以物联网、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设备、新型应用电子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发展快速,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4)四川
四川省作为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支柱之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落地龙头企业项目,带动产业规模、研发创新和产业竞争力的快速增长。2016年四川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六位,较2015年提升了十一个位次,成为2016年指数排位提升最迅速的省市之一。其中,产业规模较上年有小幅增长,研发创新位于第三位,较上年大幅提升10.95%,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位于全国第四位,连续两年持续提升。
图6 2016年四川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一级指标表现
一是聚焦特色领域,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2016年,四川省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得分72.10分,较上年提升2.81分,跃升至全国第四位。四川省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特色领域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的快速发展态势,英特尔、微软、IBM、华为、中兴、德州仪器、京东方等龙头企业相继在四川建立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截止至2016年,世界500强企业有50多户电子信息企业在四川落地。
二是人才培育能力较强,研发创新能力凸显。2016年,四川省研发创新得分69.81分,较上年提升6.89分,提升幅度明显。四川拥有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万人计划”专家8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27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位。新兴人才培育方面,四川在新兴产业方面进行布局,拥有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120余个研究所、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5)其他均分以上省市表现
其他排名在均分以上的省份也呈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如上海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同时通过产业基金、降低能耗等方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浙江大力建设研究院,提升研发能力和企业效益水平,也促进产品向高端化不断迈进;重庆通过招商引资和加强投资落地重点项目,不断增加本地龙头企业数量和产业效益水平。
图7 其他均分以上省市综合发展指数一级指标表现
总体来看,2016年2/3的省份均实现了分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指数得分的提升,特别是2/3的省份在产业规模、产业机遇把握和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得分上有所增长,说明我国产业仍在朝大而强的方向持续进步。值得关注的是,40%的省份在产业效益和产业创新指标上有所下降,因此,各地方需要不断降低企业发展负担,大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为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1]西藏暂未纳入统计范围
作者简介
卢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ICT制造研究部主任, 联系方式:luyue@caict.ac.cn。
李论,就职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ICT制造研究部,联系方式:lilun@caict.ac.cn。
校 审 | 陈立娜 路凌霄
编 辑 | 贺璐婷
推荐阅读
权威发布 | 《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2017年)》发布下载!
好文章,快分享,一起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