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2018大数据产业峰会”上,为更好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研判技术发展路径,总结管理痛点、描绘发展趋势,总结行业应用渗透路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大数据白皮书(2018年)》(以下简称“白皮书”)。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部主任魏凯在白皮书发布现场带来深度解读。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部主任 魏凯
回望2017,我国大数据在政策、技术、产业、应用等多个层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根据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4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在这其中,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产值约为2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
白皮书三大聚焦之一:技术创新趋势
在技术发展方面,白皮书指出,数据分析、事务处理、数据流通三类技术成为大数据技术的热点。
随着社交网络的流行导致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出现,传统处理方法难以应对,数据处理系统和分析技术开始不断发展。事务处理技术呈现新的趋势,事务型业务的实时性、一致性、并发量、可靠性的强要求成为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的难点。但是,事务型业务的增长使这种转型成为强需求。
数据流通技术方面,今年亟待突破。数据流通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共享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可控与个人信息保护。以安全多方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体系有望在数据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
白皮书三大聚焦之二:数据资产管理
魏凯表示,数据资产管理是大数据时代的必修课。数据资产管理对上支持以价值挖掘为导向的数据应用开发,对下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因此,除了企业内部的数据资产管理之外,还应高度重视全行业乃至国际数据治理。
白皮书指出,个人层面的数据资产管理应促进信息保护,重在隐私保护;企业层面的数据资产管理强调数据价值,注重技术安全;社会层面的数据资产管理期待数据应用,丰富产业链条;国家层面的数据资产管理聚焦运营流通,关注安全规范;国际层面的数据资产管理贵在标准共识,难在跨境流动。
白皮书三大聚焦之三:应用渗透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不断加速,但不均衡现象日益突出。白皮书指出,这种不均衡体现在行业分布不均衡、业务类型不均衡、地域分布不均衡三个方面。
针对以上大数据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白皮书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制度与技术双管齐下,打破数据孤岛。近年来,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举措在一直在加强,然而效果与预期还有差距,未来,技术如能进一步取得突破,数据共享和流通将有望再前进一大步。
第二,内部与外部多重并举推动数据治理。未来,随着每个企业都将成为数据驱动的企业,企业内部数据资产需要尽早完成。同时,全行业的数据治理也应提上日程。
第三,业务与数据加速融合,深化数据应用。当前,需要鼓励企业不断融合生产系统与业务系统。这需要大数据技术企业不断提升大数据平台和应用的可用性和操作便捷程度。
最后,监管与自律同时推进,保障数据安全。一方面需要强化数据法律的建设,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领域的法律监管,另一方面需要强调行业自律。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白皮书。
校 审 | 陈 力、 陆 廷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