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经济领域消费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控制疫情蔓延,从全国到地方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阻隔疫情进一步扩散。在此背景下,国家经济运行各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数字经济领域消费在此次疫情中起到特殊作用,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成为疫情形势下抵抗风险的重要力量
此次疫情爆发时间特殊,疫情防控期与春节假期叠加,在多项防控措施影响下,消费受到巨大冲击。消费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地位显著,连续多年占据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第一引擎位置。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创新发展,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成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消费持续保有动力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领域消费在此次疫情中的特殊角色和作用更加凸显,同时,受疫情影响也更加深刻。
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2019年,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投资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
突发疫情成为冲击春节期间消费的“黑天鹅”。春节期间本应是消费旺季,而防控疫情需要控制和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减少人员外出,部分疫情严重地区实施隔离管控,大幅降低了消费需求,对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等行业造成明显冲击。2020年国内电影春节档票房预期70亿元,因观影需求急剧下滑,7部主要影片全部撤档,多家影院暂停营业;为避免人群聚集,春节各类聚餐、婚宴取消,多家餐厅停止营业,而去年春节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春节黄金周受疫情冲击,各主要景点关闭、大型活动取消,而去年同期全国旅游收入达到5139亿元;全国出行需求减少,正月初五全国铁路发送旅客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73.8%,正月初六下降74.7%。
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成为恢复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近年来,数字经济领域消费突破传统消费增长瓶颈,有力推动着消费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成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多数居民已形成新的消费习惯,2019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0.6万亿元,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0.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新模式新业态蓬勃涌现,较线下传统消费的通达能力和协调能力更为突出,在此次疫情中面临挑战、考验,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此次疫情中抵御冲击的重要力量。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经济领域消费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一系列社会运转模式和居民行为模式的改变,在消费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数字经济领域消费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不同类型消费模式所受影响呈现两极分化
在控制疫情爆发的短期内,因采取“封城”“出行管制”等多项防控措施,线下消费锐减,居民对于网络消费的依赖倍增。不同数字经济领域消费内容,因其网络依赖性和生活相关性,在此次疫情中所受的影响呈现两极分化情况。
大线下小线上消费平台面对严峻考验。多数线上预订类平台属于“大线下小线上”模式,主要的运营服务部分比较依赖线下,这类平台在此次疫情中受冲击较大,如线上家政服务、线上旅游(OTA)等。以OTA平台为例,一方面,消费者出行旅游意愿急剧降低;另一方面,企业履行退改签责任,资金流面临重压。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并妥善处理好游客行程调整和退团退费等合理诉求。携程、飞猪、去哪儿网、马蜂窝、中青旅遨游网、途牛等旅游、交通、酒店预订平台,均接到大量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服务退改签需求,经过疫情爆发以来逐轮升级免费退改签范围后,多家OTA垫资已达数亿元规模。其中,截至1月30日,马蜂窝旅游已为消费者即时退款垫资5亿多元。
网络文娱等线上内容平台需求激增。疫情期间,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满足,游戏、阅读、视频等线上内容的数字经济领域消费需求激增。网络游戏方面,春节假期与疫情叠加,手机游戏成为众多居民打发时间的选择,多款手游用户激增,消费规模暴涨。如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大年三十当天流水达20亿元左右,远超去年同期的13亿元。从iOS和安卓平台数据来看,网易的《阴阳师》《荒野行动》《平安京》等游戏在春节期间下载量居前。视频影音方面,受疫情影响,所有春节档电影都宣布撤档,线上视频影音取代了居民对线下影院的消费需求。如,电影《囧妈》成为春节档首次免费线上首播的电影,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及智能电视鲜时光三日总播放量超过6亿,总观看人次1.8亿,仅湖北一省的播放量就超过2500万次。
(二)发展和创新在线消费模式适应新需求
随着疫情发展,线下消费活动转移至线上,摆脱空间限制的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模式展现其优势。电商企业积极发挥平台优势,开拓货源、优化库存、弥合供需;线上协同办公、远程诊疗、网络教育等模式受众面迅速扩大。
电商平台扮演弥合消费供需重要角色。受疫情影响,居民减少户外采买活动,转为线上采购,电商平台借助渠道优势积极平衡供需。防疫物资供应方面,各电商平台积极拓展货源。京东与各品类开展自营合作的品牌商家密切沟通,推动厂家加班生产、优化库存,争取更快的到货时间和更多的到货数量。1月19-25日,京东平台销售口罩2.3亿个,消毒液318.8万瓶。拼多多开通“抗疫频道”,通过补贴方式鼓励平台内商家扩大防疫物资销售。生鲜货品供应方面,线下餐饮行业受到沉重的打击,囤积大量生鲜食材;而消费者对于生鲜物品的需求亟需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以即时配送为特点的前置仓电商平台打通了消费供需渠道。如,美菜把原本供应给餐厅的平价菜品开放给个人和家庭用户进行下单配送服务。武汉地区已经首先开通服务,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也正在逐步开放。
办公、医疗、教育线上模式大范围推广。在居家隔离期间,为满足办公、医疗、教育等必要民生需求,线上协同办公、远程诊疗、网络教育等模式获得大范围推广。线上协同办公方面,电信天翼云、联通云视频免费开通使用,中国移动云视讯、华为WELINK、腾讯会议都提供多用户免费不限时视频会议服务、线上打卡等;阿里巴巴集团旗下Teambition团队2月1日至5月1日为参与抗击疫情的机构、企业等免费升级至专业版;字节跳动飞书软件为各单位远程办公提供高效协作服务。
远程诊疗方面,微信新增“医疗健康”服务,紧急上线“在线问诊”功能;京东健康上线“京东义诊”服务,2000位医生在线提供免费问诊等医疗服务;百度开通“在线问医生”服务免费通道,所有涉及肺炎类的咨询将全部免费服务;苏宁易购平台上线健康义诊功能,帮助用户无接触就诊;中兴助力四川电信利用5G技术实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全国首次实现两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5G远程会诊。
网络教育方面,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全国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学的高校提供免费服务支持,包括近8000门课程中适配相应的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等课程资源。企鹅辅导、有道、好未来、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公司免费开放在线授课平台,以期缓解用户的学习需求。
疫情催生了“无人与人接触”的消费场景需求。服务型机器人、无人超市、AR试衣、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开始探索商用可能。多家医院、酒店尝试用机器人实现“无接触”配送需求,如:广东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了集成无人驾驶技术的机器人,在医院中承担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阻断“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链条,降低了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优地科技正在抓紧生产,预计将在3月底出货1000台机器人;擎朗智能将免费为隔离区人员提供安全、及时的免接触送餐服务。
短期来看,由于春节假期与疫情防控期叠加,“宅”经济兴起,数字经济领域消费需求激增,线上文娱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线上预订类消费平台面临短暂的消费空窗,电商平台为化解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线上协同办公、远程诊疗、网络教育等成为传统线下模式的重要保障手段。长期来看,疫情消退后,随着线下生活工作的正常开展,网络游戏爆发增长的消费将恢复稳定,经历疫情磨砺的电商、出行OTA各环节协同和响应能力提升,线上协同办公、远程诊疗、网络教育模式将更为成熟、资源不断累积,各平台疫情期间拉动的新用户规模效应不可小觑,消费者数字经济领域消费习惯进一步巩固,将成为未来重要消费模式。
三、有关建议
短期内,要着手积极稳定市场秩序。一方面对消费品流通各环节加强协调,对提供紧缺急需物资保障的生产企业和保障民生的商贸配送企业进行适当奖励和补贴;另一方面对居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稳定消费情绪和消费行为。从中长期来看,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为消费新模式、消费新场景的发展营造健康、广阔的空间。同时增强数字经济领域消费供给能力,不断夯实数字经济领域消费基础。随着生产的恢复、出货的速度增加、居民理性购物意识的提高,消费市场将逐步恢复良性运转。
作者简介
郑安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部工程师,从事数字经济方面研究。
联系方式:zhenganqi@caict.ac.cn
校 审 | 陈 力、 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点亮在看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