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1年)》
数据作为数字化转型核心驱动力,其流通共享对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与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数字化转型发展实践中数据安全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迫切需求,我国陆续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数字时代国家对于维护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的信心、雄心和决心。
在日趋严格的合规监管、日渐强化的政策引导以及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等多重背景下,为有效打破数据流通壁垒、促进数据价值释放,隐私保护计算因从技术角度实现了数据价值的共享流通和协同应用,有效促进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经济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而备受关注。当前,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已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进行初步的应用探索。但受制于隐私保护计算前沿技术了解不详、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法规理解不足、产业落地缺乏参考等诸多因素,使得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尚未实现规模化的应用。
基于前期《隐私保护计算技术研究报告》(可点击访问)、《隐私保护计算与合规应用研究报告》(可点击访问)的研究基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安全研究所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撰写了《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1年)》。2021年11月18日,在2021(第七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主论坛,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何桂立、蚂蚁集团技术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彭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论员胡钢联合发布了《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1年)》。
随后,中国信通院安全研究所副所长林美玉在大会主论坛对该报告进行了现场解读。
林美玉表示,数据的价值释放需以明确数据、数据价值、数据特征等相关概念为前提。应充分把握“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数字中国”重要发展方向,对于隐私保护计算助力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以释放其价值进行深刻理解。现阶段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在金融、医疗、电子政务等领域已有一些落地尝试。但总体来说,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仍处于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早期,由于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成熟,隐私保护计算在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需多方围绕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标准化指引、鼓励技术创新发展、提升数字安全素养等关键内容精诚合作。
报告目录
一、数据概念内涵及价值
(一) 数据定义
(二) 数据的特征
(三) 数据的价值
(四) 隐私保护计算助力数据价值释放
二、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概述
(一) 隐私保护计算及其关键技术
(二) 基于隐私保护计算技术的数据流通模式
(三) 基于隐私保护计算技术的数据流通场景
三、隐私保护计算技术落地应用案例
(一) 金融行业应用案例
(二) 医疗行业应用案例
(三) 政务行业应用案例
四、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应用困境及建议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联系人
王榕
邮箱:wangrong1@caict.ac.cn
电话:15201279481
海涵
邮箱:haihan@caict.ac.cn
电话:18801378978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校 审 | 陈 力、 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