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应用典型实践案例汇编(2022年)》

中国信通院 中国信通院CAICT 2023-05-30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多种优势技术集成突破的代表,逐渐成为产业各界关注的热点。《“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均提出要强化数字孪生技术战略研究布局和技术融通创新。


近日,为促进数字孪生技术能力创新、应用推广、产业培育,深入总结优秀成果与典型实践经验,助力企业、城市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发布了《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应用典型实践案例汇编(2022年)》。这是中国信通院联合数字孪生生态圈合作伙伴连续第3年发布《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应用典型实践案例汇编》。



《案例汇编》通过对国内外已实施的数字孪生城市实践案例分析,结合政策要求、行业热点、市场规模等态势,根据项目覆盖范围和行业应用,将遴选出的案例划分为园区(新区)综合治理、一网统管、能源电力、水利水务、智能制造、交通物流等领域,并择优选择16个典型案例,以期为国家及地方政府推动数字孪生应用建设提供有力借鉴。


报告核心观点

2022年,在政产学研用合力推进下,国家部委、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综治、水利、能源、交通、文旅等行业领域热度不断攀升,市场项目成交量继续保持增长,大治理、大交通单项目投资额较高,东中领跑、西部跟进梯度差异显著,业务数据融合与模拟仿真加快发展。


从政策要求看,国家部委密集“发声”,政策导向明确。2021年以来,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人社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持续加大对数字孪生产业、人才、技术、应用等政策支持力度。《“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工信部联合五部门提出强化虚拟现实与数字孪生等技术相结合;住建部联合工信部推进“双智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新城建”试点工作;水利部开展数字孪生流域试点工作建设;国家能源局、铁路局也提出要加快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数字孪生项目在全国范围铺开建设。


从行业热度看,综治、水利、能源、交通、文旅等行业领域热度攀升。据中国信通院近两年征集案例分布情况来看,数字孪生当前实践案例中涉及一网统管、新区或园区综合治理的应用数量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水利水务类数量增速最快,达到300%。能源、交通、文旅等领域由于有独立投资企业主体,项目数量增长较快,位列第二梯队,例如国家电网集团开展数字孪生变电站试点建设,广州公交集团布局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助力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关景区旅游公司打造数字孪生景区。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整理

2021-2022年数字孪生实践案例申报情况


从市场规模看,市场项目成交量继续保持增长。2022年以来,全国政府信息化投入资金略有收紧情况下,以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CIM)为核心的数字孪生城市整体市场继续保持增长,但受财政资金收紧影响,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据中国信通院不完全统计,2022年CIM类与数字孪生城市类项目相关招投标达到157个,较2021年全年增长25.6%,数字孪生城市类招标数量达47个,较2021年全年增长34%。


来源:招标网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整理

CIM与数字孪生城市历年新增招标项目数量


从项目体量看,大治理、大交通单项目投资额较高。从近两年征集案例平均金额来看,千万人民币投资项目占一半以上,百万人民币以上级别投资项目达到90%,项目平均投资达到1200万元人民币。新区或园区综合治理类平均每个项目3500余万,金额最高;其次是交通物流类,平均金额将近3000万,且项目类型以智慧交管、智慧交运、智慧高速为主,智慧停车市场占比有所增长。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整理

各领域项目平均金额


从区域发展看,东中领跑西部跟进梯度差异显著。从近两年征集案例建设区域来看,全国70%以上省市均开展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东部地区推进力度大,其中,广东建设项目数量最多且覆盖领域最广,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均开展以CIM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能源电力、水利水务、交通物流、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也有涉及。中西部地区进行初步探索,部分省市打造数字孪生标杆项目,但尚未大规模展开,未来二三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整理

2022年数字孪生城市实践案例申报地区分布情况


从应用深度看,业务数据融合与模拟仿真有所进展。2022年典型案例中涌现了一批孪生技术与业务融合密切、预测预警能力成效显著的案例,如南四湖二级坝一期、邓家山智慧矿山等项目将业务系统与数字孪生平台融合,有效提升相关业务能力。但大多项目都围绕可视化、空间计算构建基础能力,面向深度应用场景需求的能力建设较少,如城市生命线的碰撞检测、基于孪生体的全流程轨迹溯源、基于孪生空间的水淹效果分析等。


总体来说,当前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水平已有较大提升,但仍然存在技术与业务脱节、体系化不足、可持续运营乏力等若干问题。在政府和产业界对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加速演进下,相信数字孪生实践应用情况每年会迈上一个新台阶,案例汇编将见证数字孪生城市砥砺探索前行的历程。


报告目录

一、案例概述


二、典型案例

(一) “回天城市大脑”运行指挥中心IOC项目

(二) 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三) 数字孪生打造“中国V谷”视频文创新业态

(四) 深圳市坪山区智能社会治理数字孪生平台及应用

(五) 胶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智慧管控平台

(六)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数字孪生(一期)项目

(七) 数字孪生南四湖二级坝一期工程

(八) 数字孪生三河口水库综合调度平台

(九) 苏州工业园区奥体大型活动安保场景的数字孪生应用实践

(十) 中建材新材料瑞昌邓家山项目

(十一) 地铁视频孪生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

(十二) 苏州市轨道交通数字孪生警务指挥作战平台

(十三) 亚洲杯主体育场(厦门白鹭)智慧建造系统

(十四)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数字道路智能化项目

(十五) 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交控线网综合决策指挥平台一期

(十六) 松山湖功能区数字孪生空气污染源监测专题


三、综合治理类

(一) 杭州滨江楼宇智慧安防建设项目

(二) 基于MxDATA的未来社区应用系统

(三) 中铁工程装备数字孪生盾构智慧园区

(四) 郑东新区智慧城市管理中心-郑东新区CIM基础平台

(五)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智慧园区项目

(六) 珠海市香洲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项目(一期)

(七) 通州区视频孪生城市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

(八) 四川天府新区综合枢纽平台数字孪生平台

(九) 襄州区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运营服务平台

(十) 苏州博洋数字孪生智慧管理平台

(十一) 日本东京Takishiba区域数字孪生项目

(十二) 土耳其Sampas Osmaniye数字孪生项目

(十三) 西安市经开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十四) 腾讯云微瓴南京市紫云智慧广场可视化运营管理平台项目

(十五) 航城街道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

(十六) 张江科学城元宇宙城市空间

(十七) 无界智慧亳芜产业园项目


四、一网统管类

(一) 南宁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项目

(二) 宜昌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三) 南京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四) 攀枝花市数字孪生城市项目

(五) 祥周右江大桥主动防撞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

(六) 衢州市“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


五、能源电力类

(一) 县域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数字孪生应用

(二) 普侨直流送端换流站数字孪生全要素一体化管控平台

(三) 广州计量检定室数字孪生智能运维系统

(四) 雄安电网数字孪生全要素示范应用

(五) 重庆明月山数字孪生变电站

(六) 百矿集团德保基地(铝厂+电厂)数字孪生项目

(七) 河南平顶山风电场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八) 荆门智慧供热管理平台

(九) 疆纳智能互联控制中心指挥平台


六、水利水务类

(一) 苏州工业园区防汛排涝决策指挥系统

(二) 三峡流域梯级全景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

(三) 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船闸安全监控与运行调度管理系统

(四) 嘉善数字孪生水务专题驾驶舱

(五) 数字孪生南四湖二级坝一期工程

(六) 张家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数字孪生平台

(七) 杭州市滨江区数字孪生城市防内涝

(八) 锦江视频孪生智慧水务调度与管理平台


七、智能制造类

(一) 华晨宝马数字孪生工厂

(二) 青岛中德园区工业数字孪生场景

(三) 数字三七全产业链平台

(四) 爱柯迪5G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

(五) 中金公司擎天统一运营平台

(六) “宁钢2号”数字高炉操作系统

(七) 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


八、交通物流类

(一) 东六环盾构施工安全预警管控平台

(二) 惠州市“畅通工程”城市智慧交通建设项目

(三) 杭州火车东站数字孪生治理平台

(四) 基于5G+AI的交通视频融合感知及数字孪生公路系统


九、其他类

(一) 视频孪生校园综合管控平台

(二) “云上嘉善”美丽农业农村应用(善农云平台)

(三) 北京中央商务区数字孪生城市平台与城市会客厅

(四)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3D数字孪生景区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撰写团队联系方式:

中国信通院

产业与规划研究所

孟楠

18810917806

Mengnan1@caict.ac.cn   






校  审 | 陈  力、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数字孪生城市成熟度研究报告(2022年)》
专家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