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级中式园林豪宅——上海桃花源,是如何打造的?

2017-11-15 戴小西 邹毅 房地产观察家 房地产观察家

曾几何时,人们的审美开始回归中式,中式的院子、中式的家具、中式的饰品等等。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也逐渐回归,因为写意和文雅本就是渗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本质上契合我们心灵深处的精神和文化。


明朝王世贞说:“山居未免寂寞,市居过于喧闹,唯园居介于两者之间。” 此话表明这样一种意识: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无论脱离自然还是社会,都会产生失落感,因此在社会生活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园居生活作为宅居形式的补充,必然成为人们文化心理得以平衡的重要方式。“自然”的园林生活使喧嚣浮华、为物所役又难以改变的世俗生活得以调节,使人的身心在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验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这是城市中中国古典院落得以兴盛的源起。


前几天,笔者走访上海桃花源,一路如同探寻桃源之旅,渐渐地,车越来越少,地面越来越宽广,眼前一片白墙黑瓦,可以说这是上海罕见的纯中国古典园林住宅,但又不是一片古建。这里是一个当代桃源,是当代风格与东方智慧的完美结合。

 

1

 

当我们讲桃花源的时候,我们在追求什么?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两岸有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世外桃源”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的是一种平等、安宁、自足的生存态势。生活于现世中的人们,虽无东晋时代的战乱之忧,但依旧对这样的世外桃源心驰神往。


远离尘嚣,暂时把自己从工作中抽离,对生活和内心追本溯源。世人渴望在心灵深处建一座自己的桃花源,因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环境,这里都能时刻给灵魂以足够的慰籍,而这种慰籍,将让人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从而激发出更大的生活热情。这是为何现在的人很容易对“世外桃源”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的原因。


上海桃花源立意于《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藏于世界繁华中心上海,隐于中外环间的前滩板块,为心怀美好的城市精英,营造一座桃花源。

 

2

 

上海桃花源的空间营造手法


北方“方正规矩”+南方“淡雅婉约”


从这次所开地块的沙盘来看,整个项目100多套别墅的布局,以一条中轴线引导南北两端,左右两边建筑对称,横平竖直,秩序井然,这是皇家园林的布局规则,恢弘气派。


一条主要水系贯穿东西,模仿的是苏州的平江街。别墅以组团的形式开放,一条小巷连接着7-8户人家。每个组团内又有水系包围,形成皇家园林中,一河绕园,四水归堂的仪式感以及水巷交错的江南淡雅风格。


园中有房,房中有院


中国古代建筑一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庭院文化。木质结构的房屋与庭院相结合的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草长莺飞,花落叶红,坐看四季更迭,这是庭院给人带来的诗意盎然的生活。


从下面的总图来看,上海桃花源设计理念,先园后房,目前公布的7-8号地块中就规划12个组团景观,配以夏秋主题,根据24节气建造对应景观。汲取狮子林,拙政林,留园,网狮林,环秀山庄等中国经典园林精华,集万园于一园。


在这次所开的8号地块共打造水园和旱园6处,最大的两个景观在 1250 平方左右, 6 个花园占地近 4500 平方,每个组团的布局以围合式庭院的方式,增加了公共园林和邻里交流空间。


合院是L型的围合布局,室外庭院的景致完美地融于室内,营造出“园中有房,房中有院”。每间合院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单层空间极大,全套间的设计,四房间间朝南。大开间大、短进深的户型设计,部分定制落地窗3.2米高,增加房间的通透性及采光的同时,更是室内的人仿佛置身于室外的景观之中。


游园归家,家中又有内庭院。春夏秋冬等时令变化在这里发生,雨雪雾晴等气候变化也都会影响人的感受。这不就是庭院的意义么?


移步换景的动线规划


江南城市普遍由“宅-院-园-巷-街”构成,形成“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空间”的完整序列。上海桃花源遵循江南传统住宅的礼序,打造“入口-巷弄-竹林古典园林-私家庭院-住宅”的动线。


迈过门头,印入眼帘的是一照壁,正对大门,构成空间有序转换的入口节点。

照壁背后是巷弄的入口,一路走来,高墙窄巷,步道尺度亲切舒适。

穿过小巷后,迎来一片竹林,竹林小径通宅门,感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走过竹林,豁然开朗,一座中国古典园林展现在眼前,设计师沿袭传统造园法,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亭台楼榭、水声潺潺、池中一尾鲤鱼若隐若现。

游园之后,则步入自家庭院,户户有水引入。


这种“由外及内,自宏至微”的游园层次,润物无声的视觉层级变化,让居者的回归路径由渐变式体验,私密性与趣味性兼得。古朴素雅的园林,错落有致的山水,步移间,已然景异。循路而行,俨然再现《桃花源记》中的桃源发现之旅。给足空间时间让都市之人移情于此,营造的是隐居都市,寄情山水的生活方式。

 

3

 

上海桃花源在体验中心建起一座拙政园


上海桃花源示范区的中心园景“荷影远香”是完全按照苏州拙政园的板子来打造的。亭台楼榭、小桥、峰石、溪水,一应俱全。魔都一隅,深藏这样一片非新中式,纯粹古典江南园林的建筑,实属罕见。


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对中国造园的要旨曾作出过如下定语,即所谓“虽有人做,宛自天开”。意思是园林虽由人造,但要有湖山真意。真意体现在,园林的景观,不是模仿,而是艺术家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通过石、水、建筑、植物等媒介,艺术地再现出来。古时的园林体现的是主人的心境和格局,现代造园,体现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


曲折多变的空间


蜿蜒曲折


古典园林的深幽意境,是借“廊”“桥”连接单体建筑,与水面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从而成为曲折而富有变化的空间。


比如,拙政园的“小飞虹”被运用到了上海桃花源,曲廊连接着“载欣榭”架于水面之上。比如曲桥连接各种亭台。


高低错落


中国古典园林的丰富有趣,不仅在于平面上有蜿蜒曲折,在竖向上还有高低错落。在平地上造出“山林”之势,由“爬山廊”通向高处的亭。


秀美灵动的山水画卷


古典园林之美,还在于它如同一幅山水画卷。画之美,在于意境,更于细节。


庭院理水


上海桃花源打造护城河-水巷-中心湖(池)-私家庭院池的四重水系,借由月洞门、花窗以及一些中式小品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流动的景观。中心庭院的湖景以静态水景为主,以咫尺池塘模仿烟波浩渺的自然境界。


堆山叠石


山石大多围池而造,作为水池的驳岸,不仅加固岸基,且借山石之自然形态而呈犬牙交错的形式。水、陆之间有了自然过渡,形成自然曲折之感。


花窗


建筑空间立面多窗、少实墙,借窗观景,使室外景色充分地延伸到室内来。花窗造型多变,纹饰精美。通过海棠、秋叶、波纹等花纹形式,配以湖石、栽植,形成一个个诗意幻妙的意境画面。


花街铺地


园林中的铺路,既有把人引领进园的功能性作用,又要于园中景色协调,起到“出人意外、入人意中”的效果。上海桃花源以海棠花为形铺地,选用南京雨花石,使用古法铺地,别致且引人入胜。


歇山顶


上海桃花源大量的采用了歇山顶的建筑方式,相比硬山顶的山墙、正脊和垂脊的建筑方式,歇山顶增加的山花和戗脊的建筑方式,呈现更为灵动、大气的气质。


水墨色调


黑白灰的建筑外观,形成水墨江南的质朴外表。洁白的粉墙、朴素的青灰瓦掩映在丛林翠竹之间,如入诗画之中。


深邃含蓄的意境


就像赋诗作画一样,中国古典园林也有主题有构思,而追寻含蓄的意境美则是最高的境界。意境强调的是让人在这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有所感触、联想和想象,从而产生美的感受。


脉络清晰的空间序列


上海桃花源使用花窗、桌凳等景观小品按照不同的巷道组织个性化设计。打造方形砖细牌匾及扇形砖细牌匾来增加巷道立面的多样性, 打造了方形门洞及宝瓶形门洞,来增加立面的美观。


然而这个园林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堆砌中国古典元素,在亭台楼榭间,有三条清晰的动线引导业主归家,归家途中经过这些特定的场景,从而产生美的感受。


你可以穿廊过飞虹桥直接回家;你可以漫步折桥,喂鱼看鸟;或许下起绵绵细雨,江南烟雨的景色勾起了你的兴致,那你完全可以入亭小憩,享受片刻的祥和宁静。


园林意境的特点在于他局限性很少,可以充分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身临其境地感受,且每一种感受都会相互诱发,相得益彰,使人们感受更真实生动。


 

4

 

居住的最高境界——迎接当代人心灵的回归


上海桃花源的建筑虽依古法而建,但大胆利用现代科技做创新,他不是一个古建筑,而是当代建筑,承载的是当代人的生活,打造是一片当代桃源,迎接的是当代人的心灵归属。


古法建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江南小巷


上海桃花源以江南园林为建筑形式,宅院的围墙高度3.9米-5.5米,既还原了江南小巷的邻里关系,又是中国人内敛注重隐私的居住理念的表达。


仪式感与创新兼具的入户墙门


在承德避暑山庄被大量采用的砖雕墙门,被上海桃花源引入,唤为三飞砖墙门。


吸取恭王府的式样,所有的门都有8个金色铜色系的包角,17cm可移动门槛,尽显大气显贵之势,增加了业主回家的仪式感。


国际化时代感浓郁的室内设计


这间叫“云深处”的迎宾轩,是安缦设计师Jaya在上海唯一涉足的私宅作品。整体风格偏东南亚,结合我们前阵子写的“凤起潮鸣”,中西融合是未来居住风格的一种趋势。纯古典的中式住宅,也可以容纳西方的精华。Jaya从室内设计、家装陈设、艺术品定制等方面,巧妙地结合了新旧理念,东西文化。


以“丝、铜、木、瓷”等东方元素为出发点,辅以特定的中西现代匠艺手法,使传统材质在匠师纯手工打磨下成为精美的泰丝、紫铜、木雕、瓷器等艺术品。


法国艺术家Christian de Laubadère的画作


棉丝灯具、窗格屏风、饰品以及泰丝枕垫,尽显东方大宅的魅力气质。

 

5

 

结语


近年来,中国各地开始刮起“中国风”,背后是文化的复兴与回归。然而中式建筑的回归,并不是简单地还原一个中式的外立面,堆叠一些抱石、照壁等中国元素做一个中式的外壳。真正好的产品,是建筑整体与周边环境,与中国文化,与人们内心真正寻找的传统文化情感相融合。这才是真正的回归。毕竟人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中式的情怀和中式的精神。


世面上有一些作品,定位纯中式,就是从里到外完全是模仿旧时的建筑,深色的基调,一股腐朽的气息。或是在独栋、联排的产品外随意添加了些东方元素。好的中式建筑,是需要与城市区域的气质相融合,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将现代的设计巧妙的融入中式建筑中。为现代家居生活注入传统气息才是未来中式建筑的趋势。


图片来自于网络




更多内容,请参考领易咨询中国小镇深度观察系列文章:

《为什么说万科“天空之城”是未来城市的居住样本?》

中国住宅改善爆品项目,泰禾院子是怎么做成的?

《绿城凤起潮鸣是如何秒杀同类豪宅的?》

《年游客量1800万人次的横店小镇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日本第一特色文化乡村——合掌村》

《朱家角会成为下一个乌镇么?》

《神盘麓湖》

《年客流量超200万,南京排名NO.1的田园综合体是怎么做到的?》

《【新时局,新战场】中国顶尖地产集团抢滩布局特色小镇的谋略、打法和误区》

《京郊最具诗意的文艺大盘——长城脚下饮马川,是怎么练成的?》

《长城脚下的星空小镇——古北水镇》

《世界顶级体育运动小镇——新西兰皇后镇》

《【深度探访】世界最浪漫的特色小镇之国——法兰西》

《别错过体育旅游大时代》

《神盘阿那亚》

《【大揭秘】绿地是怎样用14年,在上海周边打造成首个产业小镇的?》

《跨界房地产,阿玛尼Armani真正秒杀了爱马仕和芬迪等一众大牌》

《轻井泽——日本NO.1的世界级文旅小镇,是怎么做成的?》

《新时局下,中国城镇化的两个主导方向:小镇和棚户区改造》

《关于打造文旅特色小镇的6个关键问题》

《一瓶葡萄酒怎么救活一个美国边陲小镇?》

《给小镇一个魂——网红项目聚龙小镇深度研究》

《乌镇操盘手陈向宏给蓝城培训小镇操作要点解读》

《【美国人怎么做小镇?】洛杉矶不仅有比弗利,还有零售界的“迪士尼”》

《选址、产品规划、运营管理——文旅特色小镇的投资逻辑及风险控制三要素》

《贵州茅台镇│深度研究一个典型产业小镇的历史、蜕变和创新》

《重建“上海外婆家”——记一个典型的上海新农村改造规划案例》

《成都安仁古镇,这座定位为世界级的博物馆小镇还缺什么?》

《从大数据看古北水镇缘何成为国内景区“系统性成功”的最佳实践案例》

《上海泰晤士小镇,如何从往日空城蜕变为旅游胜地?》

《博物馆旅游小镇,是否为一种新型的、可复制的产业小镇模式?》

《连续5年,年复合增长率52%。TOP 10企业华夏幸福是如何做小镇的?》

《阿里挑头的产业小镇——云栖小镇,是怎么直追硅谷的?》

《在我们眼里,这些才是蓝城小镇的核心技术》

《中国最著名的基金小镇是怎么做成的?》

《总投资2000亿,看绿地如何在上海崇明岛做小镇?》

《棋高一着的良渚文化村,赢在哪里?》

《进击的宋城》

《2016年中国房地产大转型,从核心城市到产业小镇》

《乌镇雅园,中国最成功的养老度假小镇》

《还原拈花湾,最新一代文旅度假小镇是如何操盘的?》

《台湾文创商业火爆流行三要素:情怀、用心和生活美学》

《一个古村落的凤凰涅槃——黄山宏村旅游地产模式全面揭秘》

《旅游度假小镇该如何进化升级?心灵的、轻奢的、文艺的、智慧的》

《老门东,如何引爆金陵城?》

《袁家村,西部NO.1的文化旅游项目是如何炼成的?》

《田园东方:一个散文诗式的高品质乡村再造经典案例》

《深度剖析2016年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旅游标杆项目——东方盐湖城》

《九份,台湾版的乌镇何以名满天下?》

《中国城市商业跨界文化旅游的一个全新引爆点:现场娱乐》

《旅游商业如何做?从上海迪斯尼小镇看旅游商业项目的操作模式》

《从OTA到人工智能,看阿里旅行的战略逻辑》

《从游乐园到娱乐都市:中国单体主题公园的迭代进化逻辑》

《乌村——乌镇旅游的下一个绝对重磅作品》

《深度解读中国野奢度假头牌项目——裸心谷》

《上海迪斯尼入场后,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出现八大重大变革》‍




 领易咨询 

 Linkease Consultancy 


助力中国大消费产业升级

Contribute to the upgrade of lifestyle in China


专注于文化、旅游、商业和房地产

行业研究  战略规划  项目策划  产品研发

邹毅个人微信brian37818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