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MER王亦宁|设计是充满内容的解读与传递

AIM AIM competition 2022-04-21
-
作为一个国际设计竞赛平台,AIM始终肩负着“Architects In Mission”的设计使命,坚持着“用未来做现在”的设计标准,为青年设计师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共创平台。AIMER栏目聚集当代青年关注热点,以对话开启设计探索,助力青年设计师们可以跨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生长壮大。-
 AIMER栏目  本期访谈:王亦宁 
作品名称:《桦林-观风宅》
所获奖项:OOW不止于白·多乐美地民宿设计大赛  二等奖建筑设计:W² . Gadi 佳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主创设计师:王亦宁团队成员:高海翔、武帅、童敏峰、李维
“如果说消费青春是人生中一件奢侈的事情,那么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消耗时间,比如将时间花在设计上,也是一种奢侈。年轻的时候,做两件奢侈的事情一定要比只做一件奢侈的事情要快乐的多。”

设计不是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矮胖肤黑、长发虬髯、貌不威扬、浪迹江湖,这是王亦宁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好行走四方,精饮食烹饪,生性随意,但对设计却是一丝不苟,不敢有半点不尊。自诩如同所有设计师一般,只是年纪大了点、从业久了一点而已。
40年前的王亦宁
作为一个见证了国内室内设计从无到有全过程的中国设计师,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在各种各样的跨界尝试,做过玩具、动画片背景、服装、电影美术设计,也做过家具、产品设计,还在工地上做过包工头和工人打成一片。但这些经历对王亦宁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让他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建筑和真正的认识建筑,更深感到设计工作的成长是:“在行业内找标杆,在跨界中求突破”,从而得到全新的思考。

师承家学下跨界建筑师的成长路
出生在一个建筑世家的建筑师家庭,家父家母以及哥哥嫂子都是建筑师,家父是大学里的建筑学教授,哥嫂是佳地建筑的创办人与管理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考上大学读建筑学的他,迄今还记得整个大一大二时,家父每晚默默坐在他绘图的图板边看书,陪伴他到凌晨一两点,间或指点一二处他出错的地方。
毕业离家,家父送他到楼梯口时(这在当时的记忆中算是他们家最隆重的送行)嘱咐到:“作为教书匠的家庭,没有背景也没有财富,唯一的可以传承给你的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只要你一直坚持不放下,这支笔足以养活你自己及你的家人”。这句话一直伴着他走过了从业的三十五年。
80年代末的广东,图源于网络
毕业后,在南京的建筑设计院工作,没有多久就在80年代未,随着一颗年轻而躁动的心“下海”去了广东。机缘巧合,师从英国皇家御准设计师Mr.Cieso Mark学习室内设计。在那个年代国内并没有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是随着香港的装饰公司带进了国内的市场,当时国内室内设计不管多大项目都还是免费不收钱的,由工程公司或包工头从工程款里支付一些费用给画图的设计师,还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被赖账,这就是国内室内设计师最为早期的样子。
后来去了意大利的Como Italy Enterprise学习与工作,做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接触到欧洲的室内设计,并开始游历欧亚,专研一切和设计相关的设计,从此打开了眼界而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每年有两次或以上的世界旅行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1999年回国后,在深圳自己办了设计公司做家装设计,和当时诸多设计名人交好,也做过酒店、餐厅、写字楼等等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当时还算小有名气。但就在他在自以为小有成就沾沾自喜时,遇到了一次专业上的大困惑,无所适从差点让自己离开了设计行业。2003年非典后,便关掉了深圳公司。
深圳,图源于网络
在他看来在遇到瓶颈是痛苦的,也是幸运的。无从选择时,放下身边的一切,重新开始,努力走到成熟的设计师身边去、走到大师的身边去,用工作与学习使得自己可以更加看清楚自己,从而满血复活重新回到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之中。

又一次机缘巧合下,进入了美国Team 7 International 学习与工作,近距离接触了设计上海大剧院室内设计的大师Mr.Jack Tam和Mr. Brian Tse,才真正走上了设计这一条不归路。
思考不能停止,学习不能停止,这应该是伴随设计师一生的品质。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将有助于我们跨过一个个无助的瞬间。

设计的“变与不变”
从公元前一世纪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提出的建筑三原则:“坚固、实用和美观”,到1919年后包豪斯提出的现代建筑设计三大原则:“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和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原则来进行”,再到各种新科技、新思维混杂充斥的当代建筑,历经了二千多年的发展,每一次的建筑设计思想的发展和全新更替都离不开全新思想及全新科学的萌生。今日世界网络科技和诸多新科学新理论的发展,势必为建筑设计带来全新的改变。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图源于网络
如果设计师还停留在传统思维当中去做建筑设计,将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潮流。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后,建筑设计必然从单纯的形式追求走向内容的渴求,设计行业必将进入回归生活本质的时代。这就要求建筑师迅速根据全新需求情况改变思维,和快速完善知识结构、组织优质资源为项目定位与设计构建全新的团队。
同理,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需求,关心人本、关心环境,带来和谐与友善,一个好的建筑是为了给人带来幸福的、有价值观输出的建筑产品。
苏州(华谊)电影小镇,W² . Gadi 佳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任何项目中都存在着种种矛盾的对立,如何寻找到对立中的和谐是建筑师的根本,建筑师不断的在理想与现实中间寻求妥协,是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正因为此,才可以而乐在其中。
王亦宁所坚持的不变是:不停止的思考、不停止的追求和不停止的坚持;变得是:思考后的不断更新、追求中的不断前行和坚持后的不断坚持。

“人本理念“的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绝不仅仅是在研究形式和造型,更应该关注人的生活、关心社会的变化和科学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和谐。不能实现人本和谐、没有解决实质需求和不能带来最高商业价值的设计,形式再漂亮的建筑也不是一个能够生命力长久的设计作品。
人作为建筑使用的主体,每一个项目的开始应该是针对人群、地缘人文以及地缘环境的研究,并且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并且用设计创造和谐的生态、创造全新的生活形式,才是设计应该有的态度,才是有内容的设计,才能真正为人服务以及实现为社会服务。

深圳江氏围屋,W² . Gadi 佳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OUT OF WHITE不止于白实践
作为南方的设计团队,对北方的了解大多是在书中读到过,或多或少有过北国极寒地工作与旅游的体验,但对项目的深入展开来说远远不够。
《桦林.观风宅》
当地的地缘物料如何利用到设计之中?人文背景对设计会有什么样的促动?OUT OF WHITE不止于白的主题又会给团队的设计带来什么样的解读?带着大量的问题,疫情期间居家工作的时间,团队做了一个半月以上的线上调研和分析。
《桦林.观风宅
同时还集结了酒店管理的专家、农村建设的专家以及策划销售和运营管理团队共同讨论,并专门深入民宿品牌做了半个多月的民宿志愿者服务,实地了解乡村运营与民宿从业的困境与未来发展的契机,结合大量的网络调研,从而得出最终的理念:民宿运营应该从周末度假向全季节消费过度,疫情期间的居家让我们体验到了远程办公和服务的可能性,而5G强大的网络建设逐渐为远程办公和服务奠定了物理基础,创造可适应全新工作形态的民宿环境,成为他们设计的切入点。
工作营现场踏勘

四月初的工作营,王亦宁从南方来到北方崇礼的项目现场,进行场地踏勘,开启对地缘物料的调研,与甲方的沟通,从多角度去了解客观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工作营现场踏勘
作品《桦林.观风宅》中“观风”,是对OOW“不止于白”主题的解读,“听只手之声,观和曦之风”。而“桦林”则是对北国地缘风情的致敬,运用了大量地缘物料:原石和茅草,结合现代技术、材料与工艺构建设计。在王亦宁看来:设计不是形式的堆砌与打造,而是充满内容的解读与传递。
《桦林.观风宅
相对比五家民宿组成一个集宿村落,《桦林.观风宅》这个由十二栋独立居住客房组成的建筑群,是五栋集宿村落中的一个相对的小型生活村落,有着自然环境中独立的生活起居之外,还有共享的小村落公共空间,居住其间不再是行弧影单,还可以是有邻里关系、其乐融融的远程办公服务者的聚集地。
《桦林.观风宅

扶贫改造项目实践
在参加的湖北兴山古夫镇定点扶贫的改造项目中,团队则将更加多的目标确定在:通过改造完善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基础之后,如何通过改造能够让当地居民通过策划和建设,做到生活的真正改变,可以通过有效的策划和有限的建设完成居民生活的自身造血,让下一次的改造不再是通过国家的再次投入,而是可以随着环境改造实现的居民生活的变化,实现居民致富后的自然更替。这算是一次实践和尝试,或许需要很多年才看到结果,但他们乐意等待。
湖北兴山古夫镇定点扶贫的改造项目



灵感征集
你总有心分享 这里懂得欣赏

你可以添加「AIM国际设计竞赛 小A微信号:AIMXMS将关于设计的一切分享给我们也许下一篇就来自于你的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