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ammrlishici Intro 欢迎关注最纯粹、最具人情味的诗词文学分享、教育平台。每天和诗词君一起读诗、赏诗、抄诗、背诗。关注后,可免费查找十万诗词;免费使用创作工具;参与原创作品投稿;制作唯美诗画照片;每日定时背诵诗词;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赠人玫瑰 | 手有余香点击右上角 | 分享朋友圈专注古典诗词 | 鼓励原创文学 本期拍品:骑行西藏限量珍藏明信片1套 本次明信片会由诗词君会亲自制作,限量20套,只有通过本次竞拍才能获得。 所有取景一定是记录我这次骑行西藏路上最美最难忘的风景,一张明信片便是一个故事。由出价最高的前20名粉丝获得。 点击菜单“竞拍”按钮或发送关键字“竞拍”参与 (6月20日22:00截止)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需要大家潜心的去研习,诗词君近期将会分享一些【如何写对联】的文章,将会从对联的发展历史、特点、平仄、方式要求、遣词、组句、类叙、实际运用、欣赏等各个角度来剖析,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来学习,如果喜欢本文请收藏+分享。 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句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林庆铨《楹联述录》)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对联平仄的这种运用规则,就叫“马蹄韵”,亦称“马蹄格”。 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鉴于后脚之最初站立点,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开头和末尾,应为单平或者单仄。 一、马蹄韵的由来和发展 马蹄韵的运用,最初仅限于辞赋句脚。而今一般人亦作句脚理解。林氏言“唐宋律赋,蝉联相续”,按此不得晚于唐代。事实上,这种用法六朝就有了。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韵序》就具有这种特性。这里仅引其首篇八句可见一斑(看句末最后一个字): 凌云概日(仄), 由余之所未窥(平); 万户千门(平), 张衡之所曾赋(仄)。 周王璧台之上(仄), 汉帝金屋之中(平)。 玉树以珊瑚作枝(平), 珠帘以玳瑁为柙(仄)。 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这几句就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马蹄韵的特点非常明显。“万户千门”一句,有的本子作“千门万户”,对马蹄韵有所打破。但本节既用马蹄韵,“千门万户”应视为错抄。 到唐代,马蹄韵在律赋中的运用,逐渐普遍起来。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皆是。看《讨武曌檄》中的一段: 敬业皇唐旧臣(平), 公侯种子(仄)。 奉先君之成业(仄), 荷本朝之厚恩(平)。 宋微子之兴悲(平), 良有以也(仄); 袁君山之流涕(仄), 岂徒然哉(平)! 是用气愤风云(平), 志安社稷(仄), 因天下之失望(仄), 顺宇内之推心(平), 爰举义旗(平); 以清妖孽(仄)。 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这几句就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马蹄韵的特点也非常明显。 律诗自唐代始,除了讲“对”而外,亦讲“粘”。所谓“粘”,简言之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把两联粘连起来。看杜甫五律《春望》: 国破(仄)山河在, 城春(平)草木生。 感时(平)花溅泪, 恨别(仄)鸟惊心。 烽火(仄)连三月, 家书(平)抵万金。 白头(平)搔更短, 浑欲(仄)不胜簪。 把每句第二字的平仄摘出来,就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再看崔颢七律《黄鹤楼》: 昔人(平)已乘黄鹤去, 此地(仄)空余黄鹤楼。 黄鹤(仄)一去不复返, 白云(平)千载空悠悠。 晴川(平)历历汉阳树, 芳草(仄)萋萋鹦鹉洲。 日暮(仄)乡关何处是, 烟波(平)江上使人愁。 把每句第二字的平仄摘出来,就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律诗之“粘”虽不在句脚,亦具有马蹄韵的特点。对联句脚之用马蹄韵,正是继承六朝唐宋此类律赋律诗并加以变通发展的结果。 二、马蹄韵在对联句脚上的运用 对联句脚对马蹄韵的运用,有正格与变格之分。句脚平仄完全符合马蹄韵要求者,为正格。每边两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平仄,仄平”。如武昌黄鹤楼联: 我去太匆匆(平),骑鹤仙人还送客(仄); 兹游良倦倦(仄),落花时节且登楼(平)。 每边三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平平仄,仄仄平”。如四川灌县离堆联: 完神禹斧锤功(平),陆海无双(平),河渠大书秦守惠(仄); 揽全蜀山川秀(仄),导江第一(仄),名园生色华阳篇(平)。 每边四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如梁启超挽康有为联: 祝宗祈死(仄),老眼久枯(平),翻幸生也有涯(平),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仄); 西狩获麟(平),微言遽绝(仄),正恐天之将丧(仄),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平)。 每边四句的,有些已是长联。四句以上者,则全是长联。长联句脚对马蹄韵的运用,通常是不管仄起(此指首句句脚为仄声字)还是平起(此指首句句脚为平声字),若为偶数句正格,则除首尾为单仄或单平而外,中间的句脚皆保持连珠。 仄起者,如贵阳文昌阁联: 且作鸫夷子(仄),泛一舸隐青溪(平)。记从潕水而来(平),探青龙飞云牟珠诸名胜(仄),已觉神怡目骇(仄),那知更有蓬莱(平)。到此狂歌(平),甲秀楼高容我卧(仄); 肯让鄂西林(平),向两间撑铁柱(仄)。溯平苗疆以后(仄),得北江芸台邰亭三先生(平),大开酒国诗坛(平),留下无边风月(仄)。何人洒墨(仄),南明河上把桥题(平)。 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符合马蹄韵的规则。 平起者,如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 江水滔滔(平),洗尽千古人物(仄)。看闲云野鹤(仄),万念俱空(平),说什么晋代衣冠(平),呈宫花草(仄); 天风浩浩(仄),吹开大地尘氛(平)。倚片石危栏(平),一关独闭(仄),更何须故人禄米(仄),邻舍园蔬(平)。 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平平仄仄平”,也完全符合马蹄韵的规则。 若为奇数句正格,则除末句为单仄或单平而外,其前的句脚皆保持连珠。 为五句时,上联作“仄仄平平仄”,下联作“平平仄仄平”; 为七句时,上联作“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作“仄仄平平仄仄平”。 每边五句的,如湖南永顺关庙联: 史策几千年未有(仄),上继文宣大圣(仄),下开武穆孤忠(平),浩气长存(平),树终古彝伦师表(仄); 地方数百里之间(平),西连汉寿旧封(平),东接益阳故垒(仄),英风宛在(仄),想当年戎马关山(平)。 每边七句的,看清人赵仲飚挽李辉武联: 故乡云黯邺侯居(平)。想手握虎符(平),心贻燕寝(仄),每当秋深塞远(仄),恨不随征雁南飞(平)。终养事如何(平),凭谁早上陈情表(仄)? 大将星沉诸葛垒(仄)。叹水咽牛峡(仄),路辟蚕丛(平),此后雨湿天阴(平),尚于见鸣鸢西指(仄)。灵魂归也未(仄),使我长歌蜀道难(平)。 每边尾二句句脚的平仄不是单仄或者单平,又未从根本上违反“仄顶仄,平顶平”的规矩的,为变格,大凡变格的对联,如果是长联,无碍;如果是短联,读起来就有点不大铿锵。每边二至四句者尤其明显。 每边两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仄仄,平平”。如台湾省慎德堂正殿联: 拈花一问(仄),无人会笑(仄); 弄石千般(平),有字可传(平)。 每边三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平仄仄,仄平平”,如某水果店联: 名果展销(平),有水中沉李(仄),火中灼栗(仄); 新品应市(仄),备红的樱桃(平),绿的香蕉(平)。 每边四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泸州玉蝉山金鳌阁联: 看泸地风光(平):九曲萦回(平),冱江环抱(仄),万里平畴收眼底(仄)。 数川南形胜(仄):玉蝉耸翠(仄),鳌阁流金(平),一天云雾锁雄关(平)。 每边二至四句者,正格使用较为普遍。变格中,每边二至三句的,不难觅例;每边四句以上的,百不见一。钟耘舫《成都望江楼长联》,也是一副变格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平)。统近水遥山(平),供张画谱(仄):聚葱岭雪(仄),散白河烟(平),烘丹景霞(平),染青衣雾(仄)。时而诗人吊古(仄),时而猛士筹边(平)。只可怜花蕊飘零(平),早埋了春阖宝镜(仄);批杷寂寞(仄),空留着绿墅香坟(平)。对此茫茫(平),百感交集(仄)。笑憨蝴蝶(仄),总贪迷醉梦乡中(平)。试从绝顶高呼(平):问问问这半江月(仄),谁家之物(仄)?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仄)。尽鸿篇巨制(仄),装演英雄(平):跃岗上龙(平),殒坡前凤(仄),卧关下虎(仄),鸣井底蛙(平)。忽然铁马金戈(平),忽然银笙玉笛(仄)。倒不若长歌短赋(仄),抛洒些闲恨闲愁(平);曲槛回栏(平),消受得好风好雨(仄)。嗟余蹙蹙(仄),四海无归(平)。跳死猢狲(平),终落在乾坤套里(仄)。且向危梯俯首(仄):看看看哪一块云(平),是我的天(平)? 将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上联首尾为双平双仄,下联首尾为双仄双平,唯此与正格相异。为了舒气,有的书在“问问问”后点断,这就是把马蹄韵打破了。 有的长联,按意思分节安排句脚的平仄,只要各节分别符合“仄顶仄,平顶平”正格与变格的规则,也算符合马蹄韵。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上联,可以分为两节。 上联第一节: 贤王汤沐(仄),旷代犹存(平)。 上联第二节: 莫谈桑海兴亡(平),且安排青簟疏帘(平),借一局围棋赌胜(仄)。 下联则为: 江表风流(平),于今未泯(仄)。依旧湖山整理(仄),更收拾玳梁画栋(仄),待双栖燕子归来(平) 下联与上联句脚平仄相反,情形相同。 武昌黄鹤楼李联芳联上联,可分为三节。 第一节: 数千年胜迹(仄),旷世传来(平)。 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 第二节: 看凤凰孤屿(仄),鹦鹅芳洲(平),黄鹤渔矶(平),晴川杰阁(仄),好个春花秋月(仄),只落得剩水残山(平)。 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平仄仄平”。 下联: 一万里长江(平),几人淘尽(仄)?望汉口夕阳(平),洞庭远涨(仄),潇湘夜雨(仄),云梦朝霞(平),许多酒兴风情(平),仅留下苍烟晚照(仄)。放怀天地窄(仄),都付与笛声缥渺(仄),鹤影蹁跹(平)。 与上联句脚平仄相反,情形相同。 还有可分为四节、五节,六节,乃至更多节数而分别合马蹄韵者,不再赘举。 既不合正格又不合变格者,谓之破律。严格地说,变格也是一种破律,只是尚未破到完全违反马蹄韵的程度,就作变格看待了。这样一来,这里的所谓破律,便只限于对正格而言。完全未遵守马蹄韵的破律对联,比比皆是。其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不谙马蹄韵的规则;亦有联随意展,不以马蹄韵为约束者。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对联在总体面貌上有高下之分,是可以分辨的。 林昌彝说:“(律赋)有时由六朝化出,则不必拘泥绳尺,联语亦然。”这种“不必拘泥绳尺”的联语,如因内容决定,不便更改,也无须削足适履。而今所见的长联,包括许多名联,都不合或者不大合马蹄韵。名家打破联律,虽或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艺术上毕竟有所不足。初学者更当严格要求,否则就不能登堂入室。 还有几种情形应当注意: ★句脚为重言者,有时应将重言诸句只作一句看待,才与马蹄韵相符: 吕纯阳三过必醉(仄)。诗耶(平)?儒耶(平)?吏耶(平)?仙耶(平)?前不见古人(平),使我沧然泣下(仄)。 岳阳楼的长联这一节,乍看不合马蹄韵,若将四个“耶”字视为一个,句脚为“仄平平仄”,就合马蹄韵了。从已有的句脚重言材料看,有些作者正是这样考虑的。 ★有意运用某些技巧,无从遵守马蹄韵规则。如“述总董先生”联: 议事称总董(仄),办事亦称总董(仄),总董何价值哉(平)!况以伪总董浑合真总董(仄),董有几总(仄),总无一董(仄),莫可名焉(平),名之曰懵懂懵懂(仄); 教书号先生(平),唱书又号先生(平),先生失尊贵矣(仄)。若以女先生交接男先生(平),生未得先(平),先舍其生(平),是奚说也(仄),说者谓牺牲牺牲(平)。 上联句脚,先两次重言“董”字,然后又将“总董”二字颠倒使用,“总”后又用与“董”同音的“懂”字,再要顾及马蹄韵,就不可能了,这种情形,不能视为不合律。下联句脚情形一样,唯用字不同,平仄相反而已。 ★句脚押韵,也无马蹄韵可言。句脚押韵的对联,为数不多。前面的“总董”联,已有—点影子,但还不是以押韵为特点的对联。何淡如先生题广东佛山“春色赛会”联,始属此类。联云: 新相识(仄),旧相识(仄),春宵有约期方值(仄)。试问今夕何夕(仄),一样月色灯色(仄),该寻觅(仄)。 这边游(平),那边游(平),风景如斯乐未休(平)。况是前头后头(平),几度茶楼酒楼(平),尽勾留(平)。 这副对联,上联句脚全押仄(入)声(陌锡职韵。《诗韵全璧》:“陌,古通锡职。”),下联句脚全押平声(尤韵),皆无平仄交替,自然与马蹄韵无缘。 有一点必须强调,不管是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平声。这已成为一个定例,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违反的。 看邓子龙题书房联: 月斜诗梦瘦(仄), 风散墨花香(平)。 又胡汉民题广州五层楼联: 五岭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仄); 层楼晚望,白云犹是汉时秋(平)。 又李渔题北京山西同乡会馆联: 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仄); 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空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平)。 又香港九龙宋城联: 注酒百千杯,大论英雄,往道风云际会,何如沧海鱼龙,三尺浪推,大可随机能变化(仄); 量珠十万斛,富瞻华贵,好夸诗礼传家,更羡前头鹦鸪,重楼声价,富而令德未忘言(平)。 以上四例,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都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都是平声。其所以如此,在于上联末仄抑,便于向下联转递;下联末平扬,读完之后,尚有余味。如果上联末平扬,会给人以上下联转接时间间隔过长之感;下联末仄抑,余味就没有了。 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是平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是仄声的对联,自宋以来就有,初时本在两可之间,而今已极其少见且多属迫不得已。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氏宗祠有这样一副对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黄兴曾以这样一副对联挽宋教仁:“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赵秉钧,我说确是袁世凯。” 这两副对联末句的句脚都是上平下仄。曹雪芹这样写是受骈句的影响,而黄兴这样写,则是因为“宋教仁”与“袁世凯”这两个名字上下无从对换。这样的对联不能视为正格或者变格,也不能视为破律,只能作为特例看待。 懂句脚平仄的运用规则,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错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 有一则联话说,清末我国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为培养交通事业人才,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铁路学校。人们纷纷撰联赠贺。某报一则联话说其中有这样一副对联,道出了我国铁路发展的轨迹: 从今学得长房术,此后何愁蜀道难; 飞步风尘销马迹,置身云路计鹏程。 这则联话显然是把两副对联合成一副来说了。因为从内容上看,上下之间没有有机联系;从句脚上看,上联两句一仄一平,下联两句也一仄一平,正可自成一副对联。以两个平声作为上下联末句句脚的平仄,则是违反对联马蹄韵规则的。而上联两句为串对,下联两句为正对,也可从一个方面说明从句脚的平仄把这副对联分作两副是正确的。 又如陕西西安牛头寺杜祠联,某书断作: 初地总非真斜月,半规侵佛国; 古人如可作寒泉,一掬守诗王。 江西赣州八景台联,某书断作: 章贡会双流,俯仰沧桑大地,风云天外起; 高台收八景,依稀城廓故乡,烟雨梦中来。 这两副对联,照这个面目,前者全联、后者中间一句都不知何意。如果用每边两句和三句联平仄的马蹄韵正格“仄平,平仄”与“平平仄,仄仄平”去检查,就会发现两联都断错了,如果断作“初地总非真,斜月半规侵佛国:古人如可作,寒泉一掬守诗王”和“章贡会双流,俯仰沧桑,大地风云天外起;高台收八景,依稀城郭,故乡烟雨梦中来”,这就好理解了。 三、马蹄韵在对联句中的运用 马蹄韵的运用,除了句脚规则而外,还应包括句中规则。因为句中平仄的安排受句脚平仄的制约。这就使之与句脚规则成为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 所谓句中规则,就是句中平仄交替的规则。平仄交替的规则比较简单。如果是五、七言句,便与律句相同,且无正格与变格之分。 五言律句,只有四种类型。两种为仄收(末一字为仄声)句: ①平平平仄仄。 ②仄仄平平仄。 两种为平收(末一字为平声)句: ①仄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平。 因为后两种与前两种正好相反,所以只要记住前两种,后两种便可以推出来了。 七言只是在五言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字,其平仄也只是在五言的基础上加上两平或两仄。其规律是:五言句首之字为平声者,则于其前加两仄: ①(仄仄)平平平仄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首之字为仄声字,则于其前加两平: ①(平平)仄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平平仄。 把四句的括号都去掉,就是七言律句了。鉴于后两种与前两种正好相反,也只须记住前两种,后两种就可以推出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间有三平或三仄相连,因诗律本来如此,就马蹄韵来说,可视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一种变通使用,不作正格与变格区分。如果中间之三平与三仄又可以分作两个节奏,则与马蹄韵相合更不成问题。 对于律句中的平仄,古人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五言为“一三不论”)的说法,意思是说七律的第一、三、五字(五律为第一、三字),可平可仄。这种说法《切韵指南》后有载,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诗词格律》两书,均有专节评论,这种概括,对初学者可能有些帮助,但也引起一些误会。 因为仄收的律句确实如此,平收的律句则不然:“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五律为第一宇)必须是平声,否则就要犯孤平(除句脚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五律为第三字)必须是仄声,否则就会出现三平尾(亦称“三平调”,即句末三字为“平平平”)。“孤平”与“三平尾”,律诗不允许,对联也不允许。 由于上下联平仄是对立的,因此,上联为仄收句时,下联相应的部分就为平收句。五言联与七言联,因每边只有一句,上联仄收,下联平收,比较固定。每边多句者,因有一个句脚平仄应合马蹄韵的问题,就要视情形而定。以每边四句者为例,上联句脚为“仄平平仄”,即第一句就要用平收句,第二、三句就要用仄收句,第四句就要用平收句了。下联相反。 四言句有“平平仄仄”与“仄仄平平”两种(因可平可仄部分引起的变式,包括在这个范围之内,无须另行列出。下同),配套使用。例如: 椒花献颂,(平平仄仄) 柏酒迎春。(仄仄平平) 三言句有四种。其中“平平仄”与“仄仄平”配套使用。例如: 山前石;(平平仄) 竹下风。(仄仄平) “平仄仄”与“仄平平”配套使用。例如: 三尺剑,(平仄仄) 五车书。(仄平平) 二言句有四种。其中“平仄”与“仄平”配套使用。例如: 诗癖;(平仄) 画痴。(仄平) “仄仄”与“平平”配套使用。例如: 岳峻;(仄仄) 湘清。(平平) 一言句有两种,配套使用。例如: 地;(仄) 天。(平) 前面所谓“配套”都是按独立成联时句脚上仄下平的次序来安排的。若不独立成联而只作联句的一部分(比如在联中用作领字)或者作多句联中的一句来使用,就不都是如此了。 其规律是:若上联用仄收句的,下联相应位置上就用平仄相反的平收句;若上联用平收句的,下联相应位置上就用平仄相反的仄收句。六言或八言(含八言)以上的句子,一概如此。所谓“六言或八言以上的句子”,是指一个字数在六个或八个以上,中间虽可作节奏性的停顿,却不能截然断开的句子。 六言句的基本平仄有“仄仄平平仄仄”与“平平仄仄平平”两种,且多作“二四”节奏。有些六言句作“一五”节奏。有些六言句作“四二”节奏。有些六言句作“二二二”节奏。有些六言句还可作“五一”和“三三”节奏。 作“五一”节奏者未见其例;作“三三”节奏者,容易截然断开。八言以上者,每一种都可以象六言句那样按不同的节奏来停顿。字数越多,可停顿的方式越多。 此联总体上是不合马蹄韵的。上下联首句皆为八言,“三五”节奏。前三字均合三言句律。后五字中,两联首字上联本当为仄,下联本当为平,因皆可平可仄,上联为避五仄连用,用了平声字“抛”,下联为避五平连用,用了仄声字“是”,仍合五言句律。不过因前三字作了节奏性停顿,后五字之首仍按原平仄用字也完全可以。 五言句与七言句,如果不能按律句通常节奏停顿者,亦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非通常节奏停顿。如“对雕栏玉砌”句,可作“对——雕栏玉砌”(一四节奏)停顿,平仄就按一言句和四言句标示作“仄——平平仄仄”。 “是何时崔颢题诗”句,可作“是何时——崔颢题诗”(三四节奏)停顿,平仄就按三言句和四言句标示作“仄平平——仄仄平平”。 总而言之,不管碰到多长的联句,按节奏能分成几言一节,就按几言句的平仄规律处理。一副对联完全分断为若干长短不同的句子,其平仄的处理,这条原则也适合。 把句中规则列入马蹄韵的范围,整个对联平仄的运用,就可统以“马蹄韵”三字言之,其规则也简单分明而又容易掌握了。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Write a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