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柳如是 | 一颗红豆寄相思

2016-03-10 编辑诗词君 诗词文学


人间自有痴情在,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男男女女因“痴情”而演出一幕又一幕动人心魄的人生戏剧。


钱谦益和柳如是的爱情结合,就很带有戏剧性,在当时曾引起周围人们的轰动。如今我们读及他们之间传递爱情信息的唱和诗时,依然会深受感动。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写下一部洋洋数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他为什么要写这部书呢?在此书的第一章《咏红豆》诗序中这样表白道:“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一粒小小的红豆,竟然触发了他笺释钱、柳爱情诗的念头,即使过了二十年,也依然未将它淡忘,可见钱、柳因缘诗具有何等的吸引力。


红豆是相思树所结的子实,故又称相思子。


《搜神记》中有一段关于红豆的美丽传说:南朝宋康王夺取其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夫妇忍受不了康王的凌辱,双双自杀身亡。埋葬之后,两墓相望,一夜之间,墓上各生长出一棵大梓木,两树枝干交错于上,树根盘接于下。树上还栖息着一对鸳鸯,旦夕不去,交颈悲鸣,时人因称其木为相思树。


俗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韩凭夫妇以死来表示对强暴势力的无畏抗争,生既为夫妇,死也仍相依相连在一起。这个带有理想化色彩的结局,我们固然明知其不可能,但它多少表达了人们对韩凭夫妇的同情,可看作是一曲对忠贞爱情的赞歌。


所以,后人往往将红豆当作爱情的象征。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林黛玉来到怡红院看望宝玉,意外地吃了闭门羹,正与宝玉怄气。于是引出宝玉在冯紫英宴席上行酒令时唱的一段曲子:“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曲中以红豆喻“相思血泪”,实则隐约透露出宝玉对爱情的追求与苦闷。


诚然,红豆的象征意义也不限于爱情,由它引申开来,就含有更为广泛的相思之意。唐代诗人王维曾写下一首著名的诗篇《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据说是写给唐开元、天宝时期著名歌手李龟年的,故诗题又作《江上赠李龟年》,不待说,诗中抒写的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关合相思之意。


如果熟悉钱、柳的爱情生活,就会发现他们和红豆有着不解之缘。


原来钱谦益于顺治十一年(1654)购置常熟白茆镇芙蓉庄,因庄中种植着一棵红豆树,故又名红豆庄。柳如是后来曾长期居住在这里。


据《柳南随笔》载:“芙蓉庄在吾邑(指常熟)小东门外……庄有红豆树,又名红豆庄。树大合抱,数十年一花,其色白。结实如皂荚,子赤如樱桃。顺治辛丑,是花盛开,邑中名士咸赋诗纪事。至康熙癸酉再花,结实数斗,村人竞取之。”顺治辛丑,即公元1661年。这年正值钱谦益八十大寿,而距钱、柳结缡之日已二十余年。然而他们依然情意缠绵,相爱如初。当钱谦益八十岁生日之时,柳如是特命一童子采得红豆一颗以祝寿,讨得钱谦益的欢心。钱自然领悟其深情厚意,便欣然命笔,写下一组红豆诗,诗题为《红豆树二十年复花,九月贱降时,结子一颗,河东君(柳如是)遣童探枝得之。老夫欲不夸为己瑞,其可得乎?重赋十绝句,示遵王,更乞同人和之》这长长的诗题已将写这组诗的缘由交代得明明白白。可是倘若仔细品味这组诗所蕴含的复杂内容,就会发现它除了描写他们之间至老不衰的深情之外,还含有更深的一层意思在。红豆诗共十首,其一云:


院落秋风正飒然,

一枝红豆报鲜妍。

夏梨弱枣寻常果,

此物真堪荐寿筵。


红豆象征爱情与相思,非寻常之物可比,用以“荐寿筵”更为适宜。况且这又出于爱妾之手,尤值得珍视。对柳如是的柔情蜜意,作者“投桃报李”,以诗酬答,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感激之情。如果说这首诗仍未摆脱“儿女情长”这一主题的话,那么,其他几首就超出了这个范围。且看其三:


秋来一颗寄相思,

叶落深宫正此时。

舞辍歌移人既醉,

停觞自唱右丞词。


“右丞词”即指王维的《相思》一诗,作者用此典,当暗寓所思念的人居于南方,如和“叶落深宫”联系起来看,那么他怀念的正是南明桂王朱由聿。如果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比较隐晦的话,那么“便将红豆兴云供,坐看南荒地脉回”(其七),“上林重记虞渊簿,莫作南方草木看”(其九)等诗句,可进一步印证这些诗无不寄托着故国之思。我们切不可看到“相思”二字,就把它当作爱情诗看待。不然的话,对于这组诗的理解,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柳如是是位多情的女子,从赠红豆以祝寿这一情节看,她对钱谦益的“痴情”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稍减,因而她后来演出的殉情一幕,便是可以理解的了。康熙三年(1664)五月,钱谦益病逝之后刚一个月,柳如是即因族人的欺凌而自杀。


固然,她的自杀有其客观的原因,但从主观上探究,钱的去世无疑对她是个莫大的打击,使她精神上处于崩溃的边缘。


所以,陈寅恪说:“观其(指钱谦益)与河东君情感笃挚,至死不变,恐牧斋逝世后,若无遵王等之压迫,河东君亦有其身殉之可能也。”这个属推测之辞,但从河东君的性格以及她对钱谦益的“痴情”来看,这个论断是错不到哪里去的。


或许可以这样说,她以自杀了却一生,是她对钱谦益“痴情”的必然结果,令人扼腕。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文章源自网络,出处不可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之用。


▌推荐阅读

➤ 衣心衫藏 | 原创诗词大赛

➤ 佛法开示:何为一心三藏

➤ 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却唯独只爱这种花

➤ 灯火阑珊,他是婉约的豪放派词人


诗词 如此 美好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衣心衫藏 | 原创诗词大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