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贰 | 母亲不是药,请不要再异化她!——评二年级课文《小狮子》

2015-05-10 蒋瑞龙 问对教育



今日推送【母亲节专题】,总计四篇,均选自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专题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这是第二篇。点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小狮子》。

课文:小狮子

狮子妈妈生了一只小狮子。

这只小狮子一天到晚懒洋洋地晒太阳,吃饱了就在大树下玩耍、睡觉,什么也不干。

大树对小狮子说:“狮子要有狮子的本领才行,你怎么不练功啊?”

小狮子抬起头,懒洋洋地说:“每天练功多累呀,我才不自找苦吃呢!”

大树问:“那你长大以后怎么生活啊?”

小狮子说:“我是只狮子,我爸爸和妈妈是草原之王,凭着他们的地位和本事,我肯定会有饭吃、有福享。”

这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对小狮子说:“孩子,难道你能一辈子依赖我们吗?要想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你必须学会自己生活的本领。”

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开始刻苦学习。他终于学会了奔跑、扑食、撕咬的本领。大树对他说:“你现在是一只真正的小狮子了。”

古人说,书犹药也,那教科书则是必用药了。

现有小学二年级用《小狮子》一味。

这是一则关于教育的寓言,主旨是教育孩子要吃苦。我们不妨对其“药理”,也就是其中作为教育者的“狮妈妈”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做一辨析。


一.学海无涯苦作舟

狮妈妈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就是吃苦。如果将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句写成书法,送给“狮妈妈”,我想她会很乐意地挂在那棵大树上,用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天天努力吃苦。

学习的确需要付出努力,但努力就一定是吃苦?小狮子的捕食练习,难道就不能是它们最具乐趣的童年游戏?

“好奇心,即要求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学会生存》P10,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月)学习本质上应该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所以对知识的追求应该是人的一种合乎天性的乐趣,特别是在人生起初的儿童阶段。孔夫子即使“老之将至”,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见学习原是多么令人着迷的事情。

当然,寓言中的“吃苦”其实是指“勤奋”。但将“勤奋”表述为“吃苦”,特别是将“吃苦”理念灌输给刚刚开始在校学习的二年级小朋友们,他们可能还没来得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就在脑中被埋下了“学习就是吃苦”的“苦根”。厌弃痛苦,向往甜蜜,是人之常情,这就等于先验地决定了他们要厌学。所以,中国的学生,还没开学就已经厌学了。没有人告诉他们,学习是可以向往的,是迷人的。

看来这一味药,非但苦,而且毒性不小。


二.良药苦口利于身

狮妈妈让小狮子“吃苦”,是要有理由的。即“吃苦”为了什么?也就是学习的目的。关于这个问题,狮妈妈的教育理念是,学习是为了生存。

小狮子说:“我会有饭吃,有福享!”狮妈妈当然认同这个人生的目标,只不过因为考虑到自身要衰老,不能作为孩子的长久依靠,所以提出要小狮子刻苦学习。反言之,如果自己“靠得牢”,小狮子就不用学习了。可见,学习的目的仅在于生存。

在这里,这则寓言也暴露了它自身逻辑上的破绽。第一,它对那些认为自己的父母“靠得住”的小朋友失去了效用。那些“靠得住”的富家子弟可以名正言顺地用实际行动去厌学了。第二,小狮子“生活”下去的方式其实可以有很多。如果这是一只“不乖”的小狮子,它可能会这样说:“我可以去动物园当明星,供人观赏,不必捕食!”或者“我可以像其他动物一样吃腐尸,甚至吃草,啃树皮!照样能活下去!”可见,将学习的目标定于生存,其实是说不过去的。

我想,这大概是一只具有中国血统的母狮子。这种一切以“身”的生存为目的的理念,正是中国人的特色。孙隆基说:“中国人有‘身体化’倾向,即将整个生活的意向都导向满足身之需要。”(《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P25,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5月)于是,让“身”存在下去,也就是“活着”,便是整个的目的。自然,学习也成了谋生的手段,而且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

小狮子最终学会的正是“奔跑、扑食、撕咬”这样的“生活的本领”。而狮妈妈和大树就将这会“奔跑、扑食、撕咬”的狮子定义为“一只真正的狮子”了。这其实是将生命异化为躯体的存在。

将“人”异化为“身”,从而将学习目的异化为简单的“学本领”,这就是这则寓言的逻辑。

但是,就是这样的逻辑,将我们的“小狮子”忽悠得自觉自愿地大吃其苦,无怨无悔地投身苦海了。

这不仅是毒药,而且是迷药。它不仅要求你吃苦,还要你吃得心甘情愿。这样的迷药,借助教科书的权威地位,灌输给二年级的小朋友,让他们就像自虐狂一般,为了自己的身体而开始努力“苦”自己。


三.不吃苦,不成器

处心积虑地把孩子们推向苦海,在中国算得上是一种传统。对吃苦精神的推崇正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悬梁锥股”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激励人苦学的典故,并非偶然。然而,“锥”和“悬”这两种最典型的自虐自杀动作,恰恰成为这种“苦学”精神背后“毁人”本质的形象表露。

毁人就是不把人当人。我们的教育传统,不是教孩子成人,而是教他成器。学生学得不好,就骂他“不成器”。器,就是工具。

把“人”仅仅看作“身”,将精神性的人看作物质化的身,其实是别有用心的。人的精神是主动的,自由的,不好控制,而其物质化的躯体则是被动的,具体的,便于控制的。所以,把人工具化从而便于利用和控制,才是将人物质化的根本原因,从而也是提倡吃苦哲学的根本原因。人作为工具的时候,最重要的优良性能之一就是能“吃苦”。

且看二年级的另外一篇有关妈妈的课文《儿子们》——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一块石头上歇着。

一个妈妈说:“我那儿子灵巧,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

第二个妈妈说:“我那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他嗓子好。”

第三个妈妈呢,什么也没说。

老爷爷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第三个妈妈说:“有啥可说的?他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提着水桶回家,那个老爷爷也站起身,跟在后面。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

忽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

第二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起歌来,像黄莺一样,真好听!

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三个妈妈问老爷爷:“喏,看见了吧!这是我们的儿子,怎么样啊?”

“哦,有三个儿子?”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标本二年级下册)

选这一篇课文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小朋友们向第三个孩子学习,这本也无可非议。但是,它同时对另外两个活生生的孩子的消灭与扼杀却令人触目惊心。课文中老爷爷的潜在逻辑就是:不帮妈妈干活,不成为妈妈的“工具”,就要被批判甚至取消。也就是人的价值只有在被他人利用时才得以体现,才被肯定。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固然不可避免地有其“可利用”的一面,但将人仅仅看作可利用的工具,并以此来评定人的价值,则是一种“毁人”。“翻跟头”“唱起歌”可以展示自己生命的欢欣与美丽——“好看”、“好听”,难道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的价值吗?在这里,妈妈们凭着母爱的本能肯定了这种价值,并为此感到骄傲,而我们的教育却蛮横地视而不见。

正因为人被视作工具而不是个性生命的自我展开,所以这些来自生命自我的东西都要被牺牲掉,所以人天性中对快乐趣味的向往也可以被忽视。

编选这样的文章,而且还是一味“必用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或许教材的编辑们也并不知道,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吃着这样的药长大的。

不要让孩子们接续我们“吃药”的传统了!


文章版权信息

本文选自《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2009年第2期,属问对教育原创,属问对教育原创,转载请获授权。且务必注明:文章来自微信公号“问对教育”cdwendui: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的教育公号。

问对教育

微信号:cdwendui

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的教育公号

回到儿童,回到原点。

问对教育,以“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和《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十年教育探究之功力,集中国最优秀中小学一线教师有生力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专业资讯。

让我们注视儿童注视生命的目光变得柔软、温和,充满光亮。


微信公众号:cdwendui

小编个人微信:tangshuangfei1990

微信QQ交流群:158442998

淘宝店:问对书店neweducation.taobao.com


●回复“想象力”,查看历次想象力课堂观察手记。

●回复“阿朱”,收听电台阿朱妈妈讲故事合集。

●回复“小王子”,收听电台《小王子》合集。

●回复华德福”,收听电台《惊蛰·苹果老师》合集。

●回复“阅读”,查看《你且要住在书的殿中》。

●回复“重磅”,查看《肆无忌惮的青春》。

●回复“电影”;查看《值得收藏的23部少年成长电影》;

10部纪录片,让你了解当代孩子真实的校园生活》;

《寒假到了,10部动画电影伴孩子高飞》。

●回复“亲子” 查看《有人打你,你要打他》;

《静静地,陪你熬过》;

《我是一个“坏妈妈”?》;

《孩子,请你一定要懂政治》。

●回复“课堂”,查看《朱自清<背影>里的秘密》;

《小学课堂讨论“做爱”和“怀孕”,你怎么看?》;

《真的!一根跳绳就可以俘获孩子的心!》;

《语文教材为什么要回避政治?》;

<西游记>之兵器谱、英雄谱及其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