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北京到柏林——华裔设计师刘扬讲述东西相遇历程

2016-10-28 韩玉 百道网
26岁那年,刘扬把在中德两国各生活13年后所感受到的文化、社会差异诉诸笔端,4年后成书《东西相遇》,在大洋此岸和彼端引起强烈的反响。至今这本书还没有出中文版,但刘扬的画册已经出到了第三本。本周末(10月29日)刘扬就要在中国展开新书宣传之旅,在这之前我们有幸走访她位于柏林的工作室,聆听她的成长历程和对设计的看法。



刘扬在她的个人工作室,靠墙摆放的是她历年所获的设计奖项


摄影@bookdao


13岁离开北京,设计师刘扬在德国过完了生命里的第二个13年。26岁那年她到纽约工作,开始把在中德两国各生活13年后所感受到的文化、社会差异诉诸笔端,用简约符号画了出来,这一画就画了近四年。本来是个人涂鸦之作,没想到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虽然一直没有中文版问世,但这本书在国内网络上流传甚广,这就是刘扬个人第一本画册《东西相遇》。



摄影@bookdao


10月中旬,笔者跟随法兰克福记者团拜访了刘扬位于柏林的个人工作室,与这位华裔设计师面对面交流,聆听了她个人的成长经历,及对于设计的看法。


从东到西


受母亲的影响,刘扬幼年时就明确了未来的人生方向——做一名平面设计师。她个性叛逆,追慕自由,从小不喜欢学校教育带来的束缚。虽然赴德之后当地的教育氛围相对宽松,但是限制自由的条框仍在,刘扬选择了挣脱。14岁时她开始申请大学,15岁收到两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6岁只身搬到柏林,进入柏林艺术大学学习设计,师从霍尔格·马蒂斯,开始了完全独立自主的生活。


刚到柏林,对于靠什么来养活自己,刘扬也不是很清楚,她选择从最简单的做起,帮人画肖像或刷车。到了三年级,她已经积累了一些设计方面的客户,慢慢步入了平面设计生涯。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伦敦,因为一份设计作品获奖,纽约一家公司伸出了橄榄枝,刘扬又漂洋过海到了大洋彼岸。一年后她回到柏林,自己开设工作室,后来在纽约时的一位同事加入,就这样慢慢有了自己的小团队。


刘扬师承是海报设计,在伦敦和纽约两家公司做的都是企业形象。成立工作室以后,偶然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合作设计了罗马和希腊展厅,由此进入了新的设计领域, 在最近七年中为很多博物馆设计了展厅。


自2010年起刘扬被聘为柏林工业艺术学院视觉设计系教授。她的作品曾多次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重要奖项,多次被国际多家博物馆展览并收藏。


东西碰撞


《东西相遇》的创作历程从纽约开启。13年前的德国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当刘扬离开这个大陆国家初到纽约时,美国大城市所展现的多元化生活给了她很大的冲击,让她能够更好地看清德中两国的差异,有机会慢慢地沉淀对两个国家的记忆以及生活经历,于是就想把这些差异记录下来。



《东西相遇》内页


在这本书所描绘的文化差异中,刘扬对于两国交通工具的变化印象颇深。中国在近些年越来越强调环保,很多人回归到骑自行车出行,在德国,十年前如果你开跑车,会被人笑话没文化,而现在随着一批新富人的涌现,跑车作为身份的标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文化的势力退却,金钱、功利的色彩更为浓厚。再有就是上下级的关系,西方对平等更为崇尚,以教师与学生来说,除了一个在讲台上,一个在讲台下这个分别外,二者的地位是完全对等的。教师要承受学生评价和监督的压力,定期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东西相遇》内页


刘扬把这种记录看作纯粹私人式的,因此在着手创作的4年时间里几乎从不示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讲座上展示了其中10张,却出乎意料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一位德国外交部的朋友提议为她做一个个展,为此刘扬去找出版社出书,但不断被拒,理由是这本书既不是历史性的,也不是娱乐性的,没有市场,而且开本大小也很奇怪,放不到合适的书架里。不得已她自己出钱印了一版,共500本,在展览开幕当天全部卖光。


这之后,曾经拒绝过她的德国艺术书籍出版社Taschen找上门来,主动寻求合作,正式出了第一版,首印2000册一个月之内销售一空,之后不断再版,到今天已经出到了第12版,版权卖到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


有关设计


因为本身在设计系执教,谈到中西设计教育差异,刘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为,老师传授的知识在哪儿都差不多,而当每个学生对知识作出不同的反应时,老师怎么处理才是最大的差异。学知识本身并不是很重要,建立独立的人格,能够分辨好坏、对错,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明确的世界观才是最最重要的。


对于设计师来说,经济上的成功反而是具有破坏性的。当有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时,一个人需要很强的自制力才能继续往前走,提升自己在专业上的高度。刘扬的看法是,平稳的生活是艺术人才最大的坟墓。如果一个人完全沉浸在平稳的生活中,就会失掉创意的火花。以黑人音乐为例,因为曾经生活在社会底层,黑人创作的街头音乐很有力量,但在进入音乐厅之后创造的力量反而削减。因此即便经济状况很好,也要和艺术创作分开,保持自己原初的状态。比如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可以去到一个地方,停掉与外界的联系,去反省自己想要什么。正如现在的刘扬,努力那么多年之后,想要的不是扩大自己的公司和名誉,而是获得更大的自由,去推拒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东西。


文化投影


作为一名在北京胡同儿里长大的华裔设计师,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怎么都抹不掉的。这是刘扬大约在2004-2005年之间设计的一组海报,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并置,表达的是自己十多年后回到故土所受到的冲击。


“很多元素涌入我熟悉的北京,那么多传统的东西被挤到一边,不受人重视。(这些海报)就是描写两种元素的共同存在,像打火机打出来的京剧脸谱,可乐里面钻出来的龙。为什么是传统从现代的元素里面出来,而且那么大呢?因为它们是虚幻的,一直在人们身边却没人看到,恰是这些东西非常宝贵。对于它们的流失,我很遗憾。”


刘扬坦言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中国元素对于自己的影响,也没有在创作中刻意去使用中国元素。就算用也是下意识的,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涌出来的。



摄影@bookdao


这组带有儿童元素的设计也是,是她自己内心所保存的童真的自然流露。她希望自己的内心保持比较幼稚的一些特质,创意人需要是一个孩子,如果心里没有住着一个孩子,太成熟了的话可能对创意是很有局限的。


受到中西两种文化的滋养,刘扬认为在艺术或设计领域,中西方应该互相尊重,而不是融合。西方文化倾向于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而中国文化更为包容。


做书


虽然说博物馆设计是主业,但刘扬偶尔也会接手一些图书设计。


“做书的时候,我会把书读上两三遍,了解作者想要什么。有时候作者想要的是很简约的形式,那就尽量让别人看不到设计,只看到作者,这就是本成功的书。”刘扬强调,其实书的形式无所谓,重要的是要适合内容。



摄影@bookdao


2009年,刘扬为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设计过一本画册。如果单从书里所收的画作来看,里希特的作品看起来就是带有虚幻手法的写实画,而实际上他所画的是报纸上的摄影图片,也就是用油画复制再现现实图片,每一张画都是在描述一件事情。这跟单纯的油画创作完全不同,如果没有事先了解这位艺术家,了解他的艺术是在说什么,做画册的时候就会产生矛盾。设计师要想办法跟作者达成共识,站在作者的视角去帮助他解决问题。



摄影@bookdao


除了为别人作“嫁衣”外,刘扬也没有中断自己的绘画创作。《东西相遇》之后,她相继出版了《男女相异》《今昔相遇》,前者记录的是男女在沟通中显现出来的两性差异,直接或间接取材于个人的生活,后者则聚焦于刘扬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议题,从脸书、餐厨垃圾、集体主义延展到科技、环境、全球危机,带着淡淡的嘲讽将主题引向更高的层次,在制作方式上也与前两本有所不同。


从10月29日到11月6日,刘扬将相继在北京、重庆、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地进行巡回演讲及图书签售,这也将是她和国内读者的首次见面。目前,这些书都没有卖出中文版权,因此主要将以英文版的形式与中国读者见面。


附:刘扬历来所获奖项


2000年德国设计视觉传达奖


2002年第18届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铜奖


2002年国际红点设计大奖视觉传达奖


2003年纽约TDC俱乐部卓越奖


2004年红点国际奖视觉传达设计奖


2005年德国、瑞士及奥地利“100张最佳海报的展览”


2006年红点国际奖视觉传达设计奖;墨西哥第9届国际海报双年展铜奖


2007年红点国际奖书籍设计奖


2008年联邦德国设计奖国家奖;德国艺术指导俱乐部金奖


2009年中国最美书籍国家奖


2010年红点国际奖视觉传达设计奖


2011年红点国际奖视觉传达设计奖


2012年德国设计奖


2014年联邦德国设计奖


2015年德国设计大奖


——end——


(本文编辑 晨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