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赠书 | “我”与“我们”为何对立,怎样和解?

子不语 杭州图书馆 2021-04-14

前段时间,孔雀公主杨丽萍,因为没有生小孔雀惹了争议。


争议的一方认为,生不生孩子是自己的事情,人有权利仅为自己而活,只有动物才只求复制自身,个体的自我实现才是身而为人的更高追求;另一方也不是毫无道理,他们认为,生孩子是为这个社会和人类发展做贡献,是身而为人理应承担的责任。

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生不生孩子竟然还会成为一个争议话题。在看完彭凯平教授的《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之后,突然意识到,这不正是一个文化冲突的表现吗?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我文化(个人主义)“和“我们文化(集体主义)”在杨丽萍微博里的狭路相逢。


这两种文化之间的遭遇战,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01


同事最近结婚了,婚后有一个很大的感概。她发现,原来婚姻不仅是两个的结合,还是两种家庭文化的结合。


她的夫家里有一个家庭仪式,每天晚上都要重复一遍:晚饭必须要在丈夫父母家一起吃,吃完之后必须要在一起看会电视聊聊家常,待这个步骤走完之后,还必须要一起散步一个小时。全套流程下来,她直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到自己家里。同事从此失去了夜生活的权利。


她自己的家庭则完全相反。她们家里人自由散漫,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会太在意你此刻在做什么,没有太多的计划和安排,很多时候就是随心所欲,说走就走。


她也不是没有反抗,有时她觉得电视无聊就一个人去房间玩会手机。但这时候婆婆总会走进来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哪里不开心。“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一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统一行动,可我习惯了做一个自由人,这种氛围让我感到很难受“。同事这么说。


男方这一家子,与彭凯平教授笔下的传统中国文化相对应,可以说,这是一种“家庭和谐”取向的文化,这种文化期待每个人扮演好家庭角色的分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家庭承诺,担负家庭责任。它是整体性的,可以称为“我们文化”。


女方这一家子,则颇有些美国文化的意味,是一种“个体取向”的文化。这种文化“更注重于发现与表现个人的天赋,忠实而有效地实现这些潜能,使个人完全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可以称为“我文化”。


这两种文化的相遇,就像游离的分子遇到抱团的分子,似乎谁也无法理解谁。但实际上,不仅仅是家庭与家庭之间不同,每个人都会受到这两种文化的撕扯。

02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巴肯(David Bakan)提出,每个人都存在两大动机:主体性和共融性。


一个高主体性动机的人,强调主动积极对抗周围环境,对权力和成就有强烈的渴求。由此他必然会有些脱离大众,有些孤独,给人感觉有些冷漠。漫威电影《钢铁侠》里,伊森对尚未成为钢铁侠的托尼·斯塔克说:“你虽然拥有一切,但你也一无所有”。


相反,共融性动机强的人,渴求的是亲密和爱,更加强调人类彼此的联结。她会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会让人感觉过分热情和虚情假意,甚至会变得有些没有界限。电影《囧妈》里,母亲叫徐峥扮演的儿子徐伊万多吃红烧肉,只剩一块时却坚决不让吃,因为怕儿子长脂肪肝。一系列毫无界限的操作,最后让徐伊万大喊“我要逃离”。


总之,主体性意识形态是“我文化”,它强调,个人权利重于社会权利,自由十分珍贵。共融性意识形态是“我们文化”,它强调,集体和社会责任比个人自由和斗争更重要。


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Ken Wilber)有个很好的总结,他说一切物质(全子)均受到两种力量,一种是成为整体一部分的力量,一种是脱离整体成为自己的力量。


这种撕扯,从每个人跟家庭的关系中就能很好地观察到。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家庭整体的一部分,害怕被家庭排挤,于是用尽全力去满足父母的要求。直到有一天,我们意识到自己同时也是个体,这种成为个体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家庭则演变成为”反派“,在诸多地方加以限制和打压,此时我们开始渴望从家庭里脱离。


青春期正是“我文化”与“我们文化”第一次交手的时期。青春期的孩子积蓄一定的力量,开始想要动摇家庭这个整体性结构。这让父母很失落,他们不太明白,当年那个乖巧、无话不说的孩子突然之间就变了,变得孤僻、不再亲近自己。相反,他们与朋友变得更加亲密,归属到另一个整体(朋辈)里。当他们遇到爱人时,又会从朋辈群体里脱离,组建新的家庭。


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从“我们”中脱离出来,成为“我”,然后又进入新的“我们”。然而,成长之所以艰难,正是因为这两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与矛盾。

03


前段时间的翼装飞行女孩事故,是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又一次碰撞。24岁的年轻女孩,喜欢翼装飞行,在天门山的练习中从千米高空坠落而死。一开始大家只是惋惜生命的坠落,后来逐渐演化成两个文化阵营的对抗。


女孩生前说过,“我的生活应该属于星辰大海,喜欢上了与天地为伴,与自然相融的感觉,极限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她还多次公开表示,“我为自己而活,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会坚持我选择的路。”可以看出,这是“我文化”的典型表达,个体的自由高于一切。


另一阵营的观点则是,这样做既没有价值,也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有网友直言,“人不可以这样自私,如果不考虑上有老下有小,谁都可以活得很精彩,人生有很多事情值得去探索,而不是仅仅追求死亡边缘的快感。”这是“我们文化”的代表,人生要考虑与他人的羁绊。


两方辩论到死,也不可能被另一方所说服,因为两种文化的沟通障碍重重。彭凯平教授在书中,将文化沟通的障碍分为沟通风格的障碍,认同感的障碍和文化心理的障碍。


书中有一个新华社和《纽约时报》报道北京“申奥”成功的例子,特别能体现两种沟通风格的差异。新华社的开头是“百年奥运梦,今夜终成真”,全文从头到尾,没有提及任何个人视角。与之形成强烈对照的是《纽约时报》的开头:“马杰,一个53岁的出租车司机说:……”,文章从一个普通的“的哥”视角和语言来表现,全文中这样有名有姓、非官方的中国人就有三个。


“我们文化”会打心眼里反感这种沟通方式,觉得你无法代表人民群众,你的说法是片面而极端的,只有在集体和民族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相反,“我文化”则认为所谓“群体性的观点”对个人而言是毫无意义的,都说“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这就是这两者之间认同感的障碍。


文化心理障碍则表现在双方对于彼此的误解和敌意。“我文化”群体认为,对方就是乌合之众,希望所有人都过上一种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生活。“我们文化”群体则认为,对方就是自私鬼,只凭个人喜好过生活,不愿意承担责任。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进一步放大了两者之间的沟通障碍。


但实际上,普通的生活仍然可以精彩,而精彩的人生也可以做出贡献。我们需要好好坐下来,真正实现跨文化沟通。

04


彭凯平教授在书中写道,发现自我,是跨文化沟通的前提。这真是一个睿智的论断。实际上,我们很少人能够真正认清“自我”。


假如我们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经历会在白纸上留下很多点。这些点中的一些点,逐渐连成一个形状,这个形状之内的点,就是我们认为的“自我”。但其实,真正的“自我”是整张白纸上的点。那些被排挤在形状之外的点,同样是自我的一部分。按照后现代的看法,“自我”是我们建构的。


荣格将那些被排挤出自我的部分称为“阴影”。坚持“我文化”的那部分人,“我们文化”会成为阴影,坚持“我们文化”的那部分人,“我文化”就是阴影。越是坚定的反对者,往往越无法接受自己内心的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给反对同性恋的人看同性的裸照,并通过脑波观察其性唤起的强度。结果发现,越是强烈反对的人,性唤起的强度越大。


在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希望取得杨丽萍那样的成就,或者像翼装飞行女孩一样精彩的活着。另一方面,杨丽萍的舞蹈再美,也需要被观众看到,而女孩在飞向天空之前,也早已立下遗嘱:如果我死去,请把身体捐给需要的人。


所以,对任何一个人而言,“想成为自己”和“希望与人联结”这两部分是同时存在的。只有看清自我真正的样子,才能展开一段真正相互理解的对话。


文化与文化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跟另一个文化对话,可以丰富人生体验,扩展自我的边界,体证到生命的“福流”。彭凯平教授在书中写道,发现自我,是跨文化沟通的前提。这真是一个睿智的论断。实际上,我们很少人能够真正认清“自我”。


假如我们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经历会在白纸上留下很多点。这些点中的一些点,逐渐连成一个形状,这个形状之内的点,就是我们认为的“自我”。但其实,真正的“自我”是整张白纸上的点。那些被排挤在形状之外的点,同样是自我的一部分。按照后现代的看法,“自我”是我们建构的。


荣格将那些被排挤出自我的部分称为“阴影”。坚持“我文化”的那部分人,“我们文化”会成为阴影,坚持“我们文化”的那部分人,“我文化”就是阴影。越是坚定的反对者,往往越无法接受自己内心的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给反对同性恋的人看同性的裸照,并通过脑波观察其性唤起的强度。结果发现,越是强烈反对的人,性唤起的强度越大。


在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希望取得杨丽萍那样的成就,或者像翼装飞行女孩一样精彩的活着。另一方面,杨丽萍的舞蹈再美,也需要被观众看到,而女孩在飞向天空之前,也早已立下遗嘱:如果我死去,请把身体捐给需要的人。


所以,对任何一个人而言,“想成为自己”和“希望与人联结”这两部分是同时存在的。只有看清自我真正的样子,才能展开一段真正相互理解的对话。


文化与文化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跟另一个文化对话,可以丰富人生体验,扩展自我的边界,体证到生命的“福流”。



彭凯平 著


主要内容


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从文化和心理学的双重视角,分全球视野下的文化观、跨文化沟通障碍的突破与克服、跨文化沟通影响力与说服力以及跨文化沟通创新与实践四个部分进行详述,开篇导入跨文化沟通的界定、特点、应用场景、必要性、能力要求,继而阐释语言障碍、沟通风格障碍、认同感障碍和文化心理障碍的突破与克服,解析跨文化过程中的影响、说服、对话、沟通、冲突等,最后延伸到如何推广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


彭凯平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 年至今)。

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199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和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

2008 年5月起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

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联大报告。

2015 年当选山东卫视《中国好先生》节目“中国十大好先生”。

2016 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

著作《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获 2017 年“人民网健康中国十大图书”。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 340 多篇,国际引用率多年高居中国心理学家榜首。


福  利



关注“杭州图书馆”公众号,

在本文末留言评论,

走心的留言会被杭图君精选上墙截止2020年10月15日15点抽取3位留言粉丝,赠送《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1本杭图君会发私信通知!赶紧评论分享起来哦~~
提示公众号精选留言仅限100条,没有上墙的留言也能参加抽奖!



官宣 | 杭州图书馆国庆节、中秋节开放时间


杭州图书馆9月29日起全面恢复正常开放


▲点击图片查看图书馆开放时间


▲杭州图书馆启动志愿者招募啦!

◆  推荐阅读

杭州图书馆关于调整并延长开放时间的通告

一键借阅,太方便了!关键还是免费的……

杭州图书馆关于降低遗失文献赔偿费率的最新通告

我是图书采购员,一年去书店免费借新书逾千元

杭州图书馆馆藏古籍数据库正式开通运行



◆  粉丝福利

赠书 | 神童,王阳明贵人语迟的传说

赠书 | 他的小说为何被选为中考语文题

赠书 | 国民老师李永乐带来的物理启蒙课,让孩子吃透每个知识点!

赠书 | 我们都曾陷入爱河,我们都会死去

赠书 | 佳人爱我乎

赠书 | 发一个离奇案件,一段传奇人生,女作家哈伯·李的“疯狂时刻”

赠书 | “新小生代表”张新成:勇敢就是最好的礼物

赠书 | 千万别惹经常换头像和昵称的人,因为……

明星带货为何频翻车?5G机会不是谁都能抓住

赠书 | 你有一份“盖式慧语”待签收~

赠书 | BBC科普三部曲:给孩子认识世界的新高度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