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平:记忆源自悲悯而博大的心
题图摄影:吉它木影
记忆最大的价值莫过于让人类记取教训,修正错误,避免悲剧的重演。
作词/作曲:探惜 演唱:苇杭
记忆源自悲悯而博大的心
我们都知道捍卫记忆对于人类的重要,因为人类是在记忆中进步和发展的,记忆最大的价值莫过于让人类记取教训,修正错误,避免悲剧的重演。数年前,我读俄罗斯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写的一本书,书名就叫《捍卫记忆》,我震撼于她对捍卫记忆的那份坚毅和执著,她认为,在一场悲剧过后,“等到受难者和见证人通通死光,新的一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能理解发生过的事,不能从祖辈和父辈的经历中吸取任何教训了。”从利季娅的笔下,可以感受到捍卫记忆是一件非常艰难甚至惨烈的事情。
记忆如此容易被抹去、被遗忘,导致人类不时重蹈覆辙,可不管怎样,一部人类发展史让我们看到,人类始终在以各种方式希图将记忆固定下来,于是,从结绳到刻痕,从文字到绘画,再到摄影、雕塑、音乐、戏剧、影视……,及至最新的网络和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方式、新手段、新技术。就个体而言,也总有人在保存记忆,这使得每个历史时期、历史段落、历史事件都有留下真实印记的可能性,因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保护清单中,不仅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还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记忆遗产。可见,保护乃至捍卫记忆,是全人类的共识和应当付出的努力。在这次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球之际,我就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等所作的记录,有些非常珍贵,必将纳入关于此次全球疫情的人类记忆库。
我自己在疫情期间,闭门读书和写作。我正在写一部以沦陷时期的上海为背景的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我并不企望宏大叙事,我只想写最为底层的普通百姓在历史洪流冲刷中的个人命运。为了了解沦陷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状况,我读了《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这是一本日记,日记的作者名叫颜滨,他是从1942年1月1日开始记日记的,那时他十九岁,是元泰五金店即将满师的学徒工。
说来这部日记的出版如同传奇,写在十六册本子上的日记是一位历史学者几年前偶然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得的,日记写得非常生动,真实记录了当时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远远超出我们现时的概念、定义和想象,历史学者如获至宝,以为这是“我们难得的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直接史料的价值,是想研究和了解那段历史者所必须参考的”,因而整理出版了这部日记。颜滨的日记是他的个人记忆,但是,他的这份个人记忆如今成为了一段历史鲜活的佐证,使后人可以真切地触摸和感受往昔的岁月,而不仅仅只是几个生硬的既定标签。
由于在疫情中,我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读书和写作常常中断,不能持续。我很想有一种独特的方式能让我既记住这段非常时期,同时也让我得以宣泄内心的压抑和郁闷。直到有一天,我在我女儿的微信里听到了她发出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名为《良药》,是由探惜作词、作曲,我女儿苇杭编曲并演唱的。说实话,我有些惊讶,因为这是两个“90后”的女孩,我相信她们不可能对疫情“无动于衷”,但我没想到身处两地的她们会合作一首歌曲来共同记忆这段疫情中的“至暗时刻”。
探惜这样介绍了她的创作:“这首歌是我二月初写的,当时每天都为有关疫情的故事一次次落泪,这种情绪终于在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时候达到了顶点。我的旋律和歌词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的。”她罗列了写进她的歌词里的那些画面,其中有在武汉的高速公路上一只野猪在狂奔,疫情已起可年会上依旧歌舞升平,抢不到床位的病患跳楼自尽,送餐的快递员在空无一人的路上抬头看烟花,疫区路边一位老人用手风琴弹奏《喀秋莎》……
如今才过去几个月,“很多画面和感受似乎已变得有点模糊,然后我就在想,人对于感受的记忆这么短暂,这不正是我当时想写首歌记录下来的原因吗?有很多人和事,他们的苦难和消失都不该是悄无声息的。”我听了好多遍这首歌,几乎每一次都泪流满面,但我的心情却平复了一些,那是因为我为有这样的年轻人而感到宽慰,她们捍卫了一份记忆,而这样的记忆源自有一颗悲悯而博大的心。
现在,我还继续写着那部抗战题材的小说,而写歌唱歌的这两位女孩也各自在现实的颠簸中继续追寻着自己的生活理想,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精神层面上是方向一致的,这也就是人类发展的时间链,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the end~
简平:作家,评论家,记者,制片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关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点击此链接收看更多六维、九维好文
捍卫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