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对丛林法则高度崇拜,传递出的价值观令人不安 | 二湘空间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编者按: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我们欢迎不同意作者观点的读者和喜欢大刘《三体》的读者给我们投稿,投稿请加微信:dujiudangge63。
最近娱乐圈很热的一件事就是《三体》的改编作品在陆陆续续上演。除了电视剧,还有电影和动画。以目前的结果来看,电视剧和电影仍然在被人热切的期待和喜爱着,动画的口碑比较糟,不过这应该还是改编者的责任。粉丝们不爽的,只是它拖沓的情节、随处可见的植入广告的痕迹,以及粗糙的做工。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对于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说,对于原作,人们还是很认可的。
但我很不喜欢它。《三体》这部书开始火的时候,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在班里,老师和同学都算上,只有我很明确的不喜欢它,剩下的人即使不说是脑残粉,也都是一定程度上的爱好者。当年,中国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我记得甚至有那么几个月,学校考试的作文题都会让我们写科幻作品。一大堆酷似三体的作品也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我恨屋及乌,这些书大多数根本连看都没看。
那么我为什么不喜欢这部书呢?虽然初中时候我的思想深度相较高中还是很浅的,但我足以感觉到《三体》给我们传达的价值观很不正常:它太过悲观,太过厌世,拒绝相信人性,也拒绝相信良好的品德,反而沾有一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感觉,试图让社会回到最原本的野蛮。此外,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学习物理,并为物理竞赛打准备,我感觉到它里面的很多物理情境都是荒谬的。再加上,我不太喜欢它的叙事方式。可能是我比较保守吧,我反正还是喜欢一个主人公或者一个讲述者的身份,从头到尾的讲述一个故事,而不是把讲述故事的方式一集就变化一次。
就这样,到了高中,学习了一些社会学和历史学知识之后,再反过头来看《三体》,我只能说我之前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确的,并且,这些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丰富了这些知识。其实也有文学作品在采用三体这样的叙事方式,我也渐渐的接受了;我先提一提它的价值观。《三体》几乎是用一种可怕的对丛林法则的崇拜贯彻始终的,而且这种丛林法则还相当低级:每个文明只是单纯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面对其他的文明,也除了征服就是毁灭,这就是所谓的“黑暗森林”。这样简单的二元思维让我非常抵触。
然而,如果我们把文明换成国家,单用人类的历史就足以否认这种想法。我们就这样想:两个实力相当的弱小国家,面对一个强大的、虎视眈眈的邻国,请问这两个弱小的国家会彼此攻伐吗?或许真的会有没有仔细考虑的统治者会这样做,但这样做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因为这两个小国之间的战争结束后,无论胜负哪一方都会元气大伤,如果说他们之前就已经无力抵抗这个强大的邻国,现在的情况只可能比当时更糟,这也就意味着,这成了大国攻击这两个小国的绝佳时期。因此,对于这两个小国而言,最明智的就是结成彼此之间的攻守同盟,一起对抗这个强大的大国。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是中国那些大分裂的时代,无论是春秋还是魏晋南北朝还是五代十国,都不具备形成这样的同盟的条件:或是各个国家之间实力、领土都比较平均,各国都不需要用结盟才能维护自己的存在;或是虽然有悬殊的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差距,但小国的分布过于分散,从地理上无法结成这样的同盟。唯一有这样意思的就是著名的孙刘同盟,面对实力最强大的曹魏政权,诸葛亮的隆中对让这两个国家存在了几乎一个世纪。
但是,在外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以非常多而典型,其中,既有反方向的,也有正方向的。正方向的例子中,最著名的就是“汉萨同盟”。西欧的封建有这样的特点:相对于中国,它的集权程度要低很多,一个著名的现象就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不但如此,世俗的王权还要受到宗教的神权的强力制约。结果就是,西欧的君主即使在统治像法国或者英格兰这样的大国,也无法倾全国之力,像曹操那样“有意征南”。这也就意味着,一批小国家得以长期而稳定的存在下来。
这批国家可以有多小呢?简单来说,如果我有北京海淀区这么大一块领土,我就可以自称“海淀国”皇帝。再假设我手下有z、l等几名骑士,我们就可以四处征战了。这样的兵力显然没法和法国那样的大国对抗,但打下个“西城国”当然是可以的。打下之后,我就应该把西城区的土地分给我手下有功的骑士们,比如给z封一个“平安里伯爵”,给l分一个“西单女公爵”…这种在中国历史的叙事下看起来就像过家家一样的封建,恰恰是贯彻了中世纪近十个世纪的主线。
而这样的故事,最为典型的就发生在今天德国这片土地上。这里的国家即使按照西欧的标准,也都绝对是小国。更何况,他们还与强大的法国接壤,原本政治上统治这-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力还在萎缩,教会乘虚而入,把德意志变成了他们的提款机。他们在商业上的竞争者——英国商会和法国商会可以动用国家的力量为自己服务,这样一来,他们在经济上也将处于劣势地位。他们该怎么办?
他们的解决方法就是结成集商业、政治、军事一体的、不是国家却胜似国家的联盟,这就是所谓的汉萨同盟。这个同盟在德国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以至于德语中的hansa一词原本只有“行会”“会馆”的意思,在汉萨同盟以后,又多了“联盟”的涵意。今天德国著名的汉莎航空德语是Lufthansa,其中luft指“空中的”,比如空军是Luftwaffe,直译过来就是空中的部队;hansa就取自当年的汉萨同盟,因此Lufthansa既可以译成“空中的汉萨同盟”,也可以把译成“空中的联盟”,只是通过德国人为它挑选的中文译名来看,德国人真正想要表达的还是第一个意思。汉萨同盟在17世纪左右解散,但是这一联盟的积极影响一直存在到今天:德国和意大利都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得到统一,两个国家之前都经历过非常漫长的分裂时期,但德意志很快就形成了民族认同感,意大利却仍然保持散装状态。个人认为,汉萨同盟的存在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这些地区之前不是同一个国家,却胜似一个国家,这是意大利所不能比的。
所以,如果你是三体文明的人,你会怎么做?你就那么自信自己是一个顶呱呱的、不需要任何盟友的顶级文明吗?三体人的文明显然远在人类之上,毁灭掉人类,对三体人易如反掌,但留下人类,以人类的文明水平,能给三体人造成什么麻烦吗?万一有一个文明,能够把三体文明置之于地球文明对于三体的地位,那对于三体人而言,地球就该是一个绝佳的盟友,一个拉拢的对象,而这种事情完全可能发生。作者在写三体的时候,在极大程度上否认了人性,可我也没有使用人性来反驳他的观点:对弱者的帮扶,既可能出自怜悯,也可能是出自自己最现实的需要。以人类的科技水平尚且能形成这样的认识,那些文明水平比我们高的文明,就不会懂这一点吗?
在我写下这篇文字的的时候,已经有太多的人受了刘慈欣观点的影响。现在每次看到“发现新的类地行星”的新闻,底下的评论区一定会有人在发“不要回答”。有人甚至论证了抓回乃至摧毁旅行者一、二号探测器的方案,只因为这两个探测器上携带的金唱片会暴露地球的位置和文明程度。因为这部作品,中国的孩子已经开始变得恐惧星际探索、恐惧与地外文明交流乃至恐惧航天本身了。他们深深的为这部作品的叙事而打动,却从来没有仔细辨析过其中的社会学观点。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有一些人受到书中对人性的负面描写的影响,开始崇拜丛林法则、藐视人性、弘扬兽性。尤其是考虑到很多人读到这部书,恰好是在十三四岁形成价值观的时候,这种糟糕的影响很有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
然后再说科学上的问题。太细节的问题我就不说了,我就说“三体”这个叙事的本身。三体问题的确是一个历史上的物理学难题,但这个问题并不是刘慈欣向我们讲述的那样。简单来说,三体问题就是在只考虑万有引力场的作用下,尝试解出三个物体各自用质量、初速度、初距离(或者是初始坐标)构成的轨道方程。其实即使是一个高中生,也会列出三体问题方程的不用微积分的形式,因为它非常简单:无非是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向心力运动。但是去解它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上面这张图写出来的就是针对三体运动中一个星体,在xyz 3个方向上的运动方程。其中m后面的那个字母上的两个点意味着这是一个二次导,因此这个方程组是一个二阶的微分方程。如果不想要二阶的,也可以引入能量的概念,进而把每个二阶方程变成两个一阶方程。但无论怎么变,一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这个方程组的已知量的数量不足以支撑我们解完它。因此,三体运动是不可解的。
但是这种不可解,并非刘慈欣笔下的那种不可解:三个物体的运动将是完全混乱、不稳定、不可知的。事实上,三体问题虽然不可能有解析解,也就是不可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它的结果,但在给他的一些常量赋予初始值后,它仍然是可以有数值解的,因此,我们仍然可以预测三个物体的运动,只不过在这时,我们不敢保证自己的预测是完全准确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将给它造成极大的影响,需要我们通过观测随时修正。仅此而已。
不但如此,虽然一些三体问题会出现乱麻一样的轨道,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还是能形成稳定规则的轨道的。比如地球,月球和太阳就可以形成一个三体系统,这个系统虽然轨道运行并不是开普勒所预言的那样完全按照椭圆轨道来运行,但也是规则、稳定的。除此之外,宇宙中也有很多三体系统是稳定的。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只有一颗恒星,但事实上,双星系统乃至三星系统都比我们的单星系统要常见。如果双星系统中有一颗行星在比较远的地方围绕这两颗恒星运动,那也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三星系统也类似。那些像《三体》中所描写的极其不稳定系统,往往都无法持续太久:或是星体相撞,或是被甩飞。发生这种事的时间随条件而定,但基本上不会足够让这个系统孕育什么文明。
对于社会学和科学上的错误就说到这。类似这样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错误无疑是严重的,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个人认为,甚至可以影响到我们对这部作品“科幻文学”的定性。
什么样的才是科幻?科幻和以使用科学的魔幻又有什么区别?个人认为,科幻最根本的一件事是,它应该是基于科学的幻想,是属于在特定情况下其主体设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构思,而魔幻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完全抛开真实性和可行性。虽然科幻作品也不要求做到完全真实和完全可行,但科幻作者一定会尽可能的向这两个方向努力,相反,魔幻作者根本就不会关心这两件事。
我心中最典型的科幻作品应该就是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基本上成为后世人们建造潜艇的提纲。从技术角度来说,虽然在书中,凡尔纳错误的估计了钢材、玻璃等材料的强度和人代谢空气的速度,导致在现实当中无法让鹦鹉螺号达到书中的指标,但鹦鹉螺号上一些其他的事,比如符合流体力学的外形、水密舱、电推进,都相当靠谱。而其中,我最感到震惊的还是鹦鹉螺号的动力系统:它采用的是钠汞合金做成的电池,其中,钠是消耗品。也就是说,凡尔纳为这艘潜艇装上的是典型的燃料电池。
而这部作品也应该是人们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提到燃料电池,甚至第一次为它想到如此大规模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在德国的212A型上应用了燃料电池。更超前的是,凡尔纳设计的燃料电池是金属燃料的,而这恰恰是现在燃料电池研究的热点:备受关注的铝空气电池就是这样的例子。
当然,如果细究起来,凡尔纳的燃料电池也是有问题的:钠太过活泼,在与汞混合形成液态的合金后更是如此。如果与空气或者海水接触,鹦鹉螺号上的钠会瞬间氧化、燃烧。除此之外,尼摩船长还需要面对制取钠的问题。小说中对这个问题一笔带过,只说尼摩船长是靠烧煤来制钠的。这个说法显然不能让我们满意:煤里面基本上没有钠,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把煤当做能量的来源,从海水中提取钠。可是怎么提取呢?直接电解海水显然是不行的,我们现在提取钠的方式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单靠烧煤应该难以产生这样的能量,尤其是鹦鹉螺号上空间有限,不太可能携带太大型的装备。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说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作品。因为虽然这些想法或是在经济上,或是在工业生产上不可行,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最起码是对的。假使投入足够多的人力物力,我们应该也能按照凡尔纳的构想造出一艘鹦鹉螺号来,虽然个别性能上必须要做出妥协。当然,凡尔纳是基于当时已经确切掌握的科学技术来设计鹦鹉螺号的,而现代的科幻作品当中,普遍会使用一些量子力学乃至弦理论的东西。这些东西的问题在于,它们很多是未被证实的,科学家也不知道它们是不是真的存在。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于这些未经证实的东西的使用、发展、演绎应该尽可能科学,换言之,尽可能的贴近用数理逻辑推理出来的结果,而不是抓住一个名词就开始天马行空地胡乱发挥。如果到了最紧迫的时候,需要自己创造新的名词和概念,也要尽可能的使之具有学术气息和科学基础,最好是要达到“只要作者创造出来的东西存在,就肯定能让书中的构想变成现实”的程度。《星际穿越》当中,作者为了解释清楚他们的飞船的动力来源,自己设想了一些反应和物质。虽然如此,它的真实性仍然要比三体中所谓的“智子”要好:因为如果真的存在这些物质和反应,我们完全可以造出星际穿越当中的飞船,但如果真的存在智子,我们也没法造出三体中的世界。
或许有人会说:你的要求太严格了。但事实上,科幻作品之所以被称作科幻,就是因为它是基于科学的幻想。对于刘慈欣这样一个理工出身的人而言,犯下这样的错误更是不能理解:他应该是学过量子力学相对论之类的东西的,这些知识总应该能在他写到相关内容时告诉他“不行,不对劲”。但是纵观三体全文,显然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怎么出现。不但如此,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流浪地球》就没有正确的考虑相对论效应,因此没有正确计算前往比邻星的路途中需要消耗的燃料,也就没有正确的衡量“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可行性。
所以我们该怎么评价三体这部书呢?必须要承认的是,刘慈欣在塑造场景和描述故事的时候,还是体现了一个作家的功底的。这些是需要得到承认的。但是,这部作品的社会学观念是扭曲的,科学事实是错误的,这些问题也不能被遗忘。综上,我对这部书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是一部拥有一流的文笔、二流的叙事、三流的科学常识和四流的社会学观点的、以科幻作品名目存在、使用大量科学名词做点缀的魔幻主义作品。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雪姐杀伤力爆棚的哼哼声,超越新冠病毒本身,成为我们全家的梦魇
尼泊尔空难72人全部遇难,空难调查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海北尬生:日本福岛核污染事件的发生及解决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