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视 | 教授逼死学生内幕曝光,果然部分情节耸人听闻~

2018-01-22 W.Richard 今日平说

平视   | 用平常心,看新视界点名关注

百万国人关注的海外传声筒;全国时评原创前五。海外声音,中外对比,值得关注~

文 | W.Richard

投稿信箱:zg5201949@qq.com


上次通过今日平说平台写了一篇有关留学生活的文章,得到了大家很多的关注,恰逢我国内的一位学长准备赴美读博,身边也有不少人询问我关于在国外读博士生的问题,今天就借着这个平视栏目好好讲讲读博可能存在的乱象,希望大家注意。


先说赴美读博的现象,据小编所知在国内研究生圈子里,赴美读博的思潮非常常见,毕竟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应该说是远远好于本科,研究生学历留学基本也可以免于三线学校的虚假招生,毕业之后也很容易找到研究类的工作,堪称“一本万利”。


那么赴美读博难吗?其实如果达到学历要求,通过了出国考试想要申请也并不难,准备好材料等消息就行了,如果嫌麻烦,国内也有很多留学机构开通了专门赴美读博的窗口。


感觉很轻松又有很多好处,那是不是就该毫不犹豫的去做呢?可能大家可能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代价是什么


在下定决心要赴美读博之前,你可能需要了解美国读博需要准备什么?在准备阶段主要困扰我们学生的是两个问题:


一、你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如果没有拿到全额奖学金赴美读博士需要准备100-150万人民币的费用,如果想稍微过得好一点,这个数额则是会更高,接近200万左右,而这并没有计算你可能需要参加一些自费的研究项目。


如果有全额奖学金,这一条的问题会稍微得到缓解,那么你还将迎来第二个困境。


二、美国读博的时间成本。


国内博士生学制三年,美国是五年,我稍微查了一下数据,国内研究生毕业平均年龄是25岁,在这种基础上再到美国读博五年就等于在大学一口气进入了而立之年,完全错过了人生上升“黄金年龄”。


当然的如果坚持留学觉得五年的时间成本也不算什么。办好签证坐上飞机,未来一切顺顺利利?


不!我的朋友你还需要小心你的博导。平视相信,接下来这个案子的细节曝光,足以你提高警惕。




其实赴美留学乱象早已是社交网络热闻,这样的乱象大多跟留学生的导师有关,圈子里面有句话叫做“要想能毕业导师要选好”,因为一个不慎,你的导师可能让你的人生出大问题,比如说在留学圈子里面非常知名的唐晓琳事件,她是北大的研究生,在犹他州大学就读博士,学的好像是天文。



唐晓琳的事情其实对我们留学生圈子影响很大,去年早些时候她在美失联,十月美国三藩市警方找到一具尸体后确定是唐晓琳。


后来听说美国犹他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主任布罗姆利教授给系里所有学生发去了一封邮件,说唐晓琳离开人世,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人说当时这封邮件只寄给了华人学生,欧美学生并没有收到。


紧接着就有消息爆出唐晓琳的导师被调查。

以及在美留学期间唐晓琳7年发6篇论文仍未毕业。


去年11月左右舆论的矛头指向了唐晓琳的美国导师,论坛两三天就会更新相关的贴文,根据调查其美国导师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的对唐晓琳施加各种压力,其行为近乎等同于将其扣留在学校不允许其毕业。这导致了唐晓琳出现了很严重的自杀倾向,自杀的几周之前她就向同在美留学生的朋友透露过想自杀的消息。


三藩市找到尸体的时候她这位朋友在网上就曾表示“两三天前三藩市警方找到了一具尸体,大约是晓琳的,或许她真的从金门大桥跳了。”


看很多国内的评论都说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想不开了呢?其实可能大家并不理解唐晓琳面临的困境。赴美读博需要花费五年时间,非常高额的时间成本,而且还异常的花钱,本来选择读博的人很多都是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完成学业,因为在大学的时间耽搁的越长对未来的影响越坏,五年已经足够漫长,那么七年呢?九年呢?


唐晓琳就在犹他州大学被死死的扣了七年,相当于国内读了快两次本科,一直无法毕业换谁谁也受不了,何况这位北大高材生还有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


可以说读博留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面对能够掌握他们命运的导师,他们只能强颜欢笑,甚至不得不满足一些老师过分的要求。据说老师偷盗学生研究成果也非常常见,而作为学生什么都不敢说。



这次唐晓琳的导师之所以会被调查,是因为唐晓琳的死激起了美国华裔群体的愤怒并引爆了舆论,而如果她不死,她的导师可能会继续把她耗在学校,对于这些怀着破釜沉舟心情的留学博士而言何时才是一个头啊。


我还听说过另外一个例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一个华裔学生Joanna Ong状告自己的教授性骚扰。


学生学习之余应聘校内岗位赚取生活费在美国大学非常常见,Joanna Ong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哲学教授约翰•罗杰斯•希尔勒的助理,酬劳是三千美元每月。


Joanna Ong


但是数月之后她选择了起诉。


查阅资料我发现了这事儿的几个细节:


调查中Ong称看似德高望重的希尔勒教授在她任职期间不断与她调情,还称要和她成为恋人,并承诺让她在学术圈出名。


被拒绝之后,希尔勒依旧没有放弃,Ong形容这次性骚扰是“持续的”“长期的”,希尔勒不止在她面前看小黄片,要求她帮忙登录黄色网站以及回复一些和年轻女孩调情的信件。


更夸张的是在Ong的回忆中自己曾与希尔勒讨论美帝主义,希尔勒却说:美帝主义?听起来太棒了,我们现在就上床来实践一下。


所以完成学业走向成功可能并不会是所有赴美博士生都能做到的,他们极有可能面临导师的欺压要挟甚至是骚扰。



而据我了解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美国社会约定俗成的。不止如此,这些导师本身也非常的病态,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压迫人生地不熟的华裔学生,连自己人也被他们整得很惨。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就曾经遇到过一个过分的导师:



他的导师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毕业可以,把成果都留下”


所有发表的东西这个导师都要第一作者,而和导师关系好的,甚至在他威逼利诱下和他处于不正当关系的学生(该学生没参与研究)为第二作者,而实际研究贡献者为第三作者,要知道从始至终做研究的基本都是这个不起眼的第三作者。


如果想要绕开导师自己发表,他就会告你剽窃,还要去学校闹事。


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做琐事,逼迫一直被毕业问题困扰的学生拿出一大笔钱也很常见。我听过最夸张的例子是有一个学生毕业之前的一年请导师去了四次消费过万美元的奢侈餐厅,外加上“赠送”了导师一辆汽车。


这些都是美国大学里非常约定俗成的规矩了,你不要觉得你可以举报他们,如果没有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那么这些都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规矩,你要戳穿他你就是坏了规矩,反而会被针对。所以只能忍,忍到毕业。


更过分的是某些外国导师还会因为嫉妒留学生的天分,一直把留学生扣在身边在学生的研究成果上署名,还一直不允许学生毕业。所以大家在面临赴美留学的时候大家也多多注意保护自己,毕竟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孤单在海外举目无亲,碰见问题还真的是很棘手的。


好了,接下来还是让我们继续欣赏汉服之美,听这曲芳唱古韵中国风《红叶夕歌》吧。

点击欣赏音乐 ↑

 

近期热文回放

平视 | 网络巨头贩卖用户隐私推销成瘾药物

平视 | 日本并未强到令人窒息最多令人智熄

平视 | 欧美说中国太狂妄竟然拒收白人垃圾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①:往期经典      ②:支持我们     ③:了解我们


今日平说 | W.Richard  原创 侵权必究 转载需注明 
来自公众号:今日平说(zg5201949)

翻译传声辛苦,只愿得到您的认同和帮助,把我们推荐给身边朋友,让真相广为传播。谢谢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