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越贵越好?答案你可能不太愿意相信

二战后,以法国和北欧为主的欧洲大陆国家左转倾向严重。对比十九世纪整个西方的自由黄金时期,政府的权限得到极大的提升,混乱裹挟在平等主义的口号中甚嚣尘上。


教育制度作为国之根本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另一派则是以美国为首的,相对保守的,在反复博弈中,精英主义略占上风的右翼国家。他们的教育制度仍然沿用着战前的保守性思路,和欧洲大陆的风潮有着霄壤之别。


上世纪初的美国高校课堂


追求平等与追求效率这两个绝难平衡的经济学命题之间的矛盾,在两个社会制度中的教育领域也得到了体现。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来深究一下欧美各国教育在战后的变化和结果。

 

福利带来的效率


首先看看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大陆教育福利体制。


以法国为例,除了高等商业学院外,占绝对多数的公立大学,是免费面向世界所有国家学生的。


巴黎大学


福利厚度不止于此,根据家庭收入的差异,外籍学生同样可以申请形形色色的助学金和国家级奖学金(例如每月1181欧元的高额埃菲尔奖学金)。


其他生活类的政策性支持也同样丰厚:每个学生都可以申请房屋补贴(caf),省间配额大同小异,大致都从每个月最低的90欧元到最高的180欧元。



美国的学生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学费都相对高昂:州内公立大学的本科年均学费为8600美元,州外公立21000美元,非盈利性私立大学高达29000美元,还包括像哈佛这样4年本科学费超过20万美元的学校。



美国大学生负债严重


乍一看,法国的教育制度似乎能够解决不少学生在金钱上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学习、按时毕业。


然而实际上,在法国,没有任何留级完成三年公立大学本科学生的比例是26.5%,花超过三年时间获得本科学位的学生比例也仅仅提高到40%。


而在美国,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的四年自然毕业率是66%,公立大学是57%,比法国高出一个层次。


找工作还是不容易的


细究这些大学的运作方式,就很容易能找出区别的原因。


对于执教者,公立大学好比计划经济下的工厂,政府拨发的教育经费好似计划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的预算,而最后产出的教学成果(教师共同参与并获得)是产品。


即使教师良工心苦地工作,培育出众多超群的学生,给公立大学带来了上乘的声誉和校友资源,最终还是会获得和原先一样的收入,无法折现。



当你问题太多时


更糟糕的是,计划式的游戏规则下,垄断资源者可以轻松地规避竞争。即使是在美国,公立大学评教授职称是以年龄和在职时间长度为基准的,且动辄终身制。


这对于鼓励老教授创造“自由而无用”的成果当然有好处,但年轻教职工的积极性却被严重打压,养成人浮于事的习惯。


私立大学更类似于市场经济,他们着力于研究成本和产出的关系,价优者得的市场规律贯穿着学校的运营。


私立大学的资金,来源于学生学费和校董会募集的社会捐款。此两者与政府直接拨款不同,是和教学质量直接相关的。



结合私立大学内,自由而又扁平化的奖励竞争机制、非终身制的合同,任教者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些付出最终都是能够折现的。这就是美国私立学校不断走强的原因。


长图文总是很有吸引力的


学生到了十二三岁以后,只要教师履行其职务,无论哪一部分的教育,都不必要加以强制的干涉,只要教师履行其职务。


一个成本理论角度的解释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福利性质的教育给受众带来了是“0学费门坎”的机遇,同时也给足了那些不知是非得失的人钻空子的机会。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跟进过美国公立大学的教育,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准的是公立大学廉价的学费,而非教学质量。


他们将大学生涯看作是工作前的一段愉快的休憩时光,就算是被勒令退学后,仍然能找到其他公立大学作为替代,来以低价解决食宿和教育经费。




这样的问题在欧陆更为严重。仅仅在两年前,法国都是可以保留学籍,无限制留级而不被退学的,学生可以永远是学生。他们占据着国家的补贴和社会的学生优惠,等于成为了低保人员。




近年改革之后,每个年级只能重读一次,否则就要退学。但拿到文凭的人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两年间提高了8%。


导致结果变化的唯一变量就是留级变成了退学,用成本理论来解释,就是学生考虑到混日子的成本极为昂贵,只能好好学习、准时毕业。


在美国私立大学,不努力学习的成本更高:无法获得文凭,外加丧失几年来的巨额学费。巨大的代价迫使使他们不得不专攻于学业,成就了私校低退学率和高校毕业生质量两全其美的局面。



如果学生在学校无法得到满意的教育,那么他们就会转而上别的大学,并且高代价的教育一定会使学生更专注于学业。


毕竟平均每节课价值35美金,而这些钱可以干很多事情,想到这一点,你一定会老老实实去上课的。




反观官办学校的学生则是二等顾客。广义上,他们是由纳税人花钱资助的慈善救助对象,决策成本既然不高,也就没有足够的动机去优化成本和及时止损。

 

自有国情在此


然而“自由教育市场效果更优”这条定律似乎不适用当今的中国。


国内的私立大学,分为两类,其一是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例如南科大。但最后难逃被收编入正规军的命运。道理很简单,在产权制度私有的大学里,《马原》《毛概》等课程推广不力,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无从谈起。



第二类民营大学,是旨在为无法获得官办教育的学子提供同等类型的教育服务的。


然而此类私立学校往往没有足够的社会认可度,招生也另起炉灶,在生源方面难以企及高考制度支撑下的公立教育系统。



总体而言,在国内,私立高等教育要么是被长期压制成了变态,要么就被收编或者打出市场。


于是中国大学中的“国家队”成了全球公立教育系统中难得的一股清流:本科教育质量尚佳,研究生阶段的成果出产也正在改善。


这其中,高考制度是功不可没的。


高考的扁平化竞争让天赋异禀而又努力追求卓越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施教者的才能也可以得到发挥。


学生在课堂和研究室的良性反馈变相地提高了教授的积极性。天资平庸的学生,则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接受大众化普及性教育的机会,解决了受教育工作人口的数量问题。


另外,和上文中谈到美国,法国教育系统不同的是,中国的大学不能转学,如需重新入学,必须再次通过高考。


而一年又只有一次高考,筛选严格,所以不好好学习,导致的时间代价是严重的。这无形中敦促了学生专注于学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