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是中囯绝色美人,51岁入狱6年,出狱后用一本书轰动全世界!

1971年,中国上海提篮桥监狱,一批女囚从大门走出,她们神情麻木,脸色憔悴,身上的衣服懒懒地搭着。


可在这群人中,有一个人却很不一样,她的衣服朴素却很干净,双眼明亮,脚步不急不缓,优雅的姿态仿佛刚刚赴宴归来。


原来,她家世显赫,从小就被娇生惯养,而她命运多舛,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更经历了长达6年的监狱生活。可她非但没有被成功“改造”,更没有改掉一身的“小资毛病”,出狱后,这个女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下了轰动世界的一本书!


她的所言所行,至今想来都让人震撼不已,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她的真实故事……


她,就是郑念



年少成名却命运多舛


1915年她出生在北京,原名姚念媛,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媛,从小过的就是贵族般生活。


她有着优秀的出身:祖父姚晋圻,清末民初大儒,逝世后,总统黎元洪以其,“学术精通,道德纯备”,明令国史馆为之立传;父亲姚秋武留日归来,官至将军。



她有着出众的外貌:在天津南开读中学时,她曾四次登上过《北洋画报》封面,而当年名声大噪的赵一荻(赵四小姐),也才只登上过一次《北洋画报》。


她美得惊艳四方,引得官宦子弟追求无数,成为远近闻名的“风云人物”。



少女郑念



她还受过最好的教育:曾在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就读,后来更是赴伦敦经济学院留学,并取得硕士学位。



在伦敦留学期间,她和中国学生郑康琪互生情愫,结婚后,郑康琪担任国民政府驻澳大利亚外交官,于是她陪着丈夫到悉尼长居,此间诞下一女梅平。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她和丈夫毅然回到当时的上海,她说:我们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国,希望为新的中国做贡献。可她怎么都没想到,正是这个爱国决定,会让自己及家人受尽非人的折磨。


郑念一家三口


丈夫卸任外交官后,转任壳牌公司上海办事处总经理,可没过多久,丈夫就因病去世了,当时她才42岁,中年丧夫,她非但没有消沉,反而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一边工作,一边抚养幼小的女儿,为了纪念丈夫,她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郑念,即:思念之意。


精通英语的她,被聘为亚细亚石油公司总经理顾问。她每天周旋于公司、政府之间,努力工作,以维持生活的原有品质。她住的仍是花园洋房,佣人数名,家里陈设明清古董……


当时偌大的上海滩,保持这种生活水准的不过十来户。一位英国朋友曾称她家是:“这个色彩贫乏的城市中,一方充满幽雅高尚情趣的绿洲。”


20世纪30年代上海富裕家庭举办party的情景


文革前的郑念住所


六年牢狱忍辱负重

她的女儿当时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做演员。她本想带女儿一起去香港旅行,避避即将袭来的狂风暴雨,可女儿怎么也不肯离开,她深深地相信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不久后,这场她预料中的风暴果然来了,家世显赫,留学背景,还供职外商公司......无论从哪方面,她都注定是这场浩劫中最难以幸免的人。


一个早晨,她正坐在家中,三四十个陌生人破门而入,乱砸一通,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陌生人,任谁都会害怕吧,可她却镇定自若,甚至还冒着被殴打的危险,用“可以去香港拍卖为国家赚外汇”的理由,保存下了明代的德化窑名家雕刻观音像、大青花瓷盆、顺德蓝白花瓶等数十件珍品。


她精心呵护的家就这样被洗劫一空,事后,面对震惊和不知所措的女儿,她却镇静地说:凡事总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想想那些古董,在属于我们以前,不知被多少人拥有过,经历过多少战争和天灾人祸,财产并不是最重要的。


面对飞来横祸,却从容不迫,命运如刀,那就让我来领教,这就是真正的名媛。



后来,她的女儿被关进牛棚,她则被指控为英国间谍,关进了上海第一看守所,开始了长达6年半的牢狱生涯。


那个年代,理性与法制全数崩溃瓦解,一切都变得荒谬,毫无道理可言。



她的牢房爬满蜘蛛网,墙壁因年久失修而泛黄布满裂缝,床是粗陋的窄木板,她说:我有生以来,从未接触过,也没想象过,世上竟会有这么一个简陋又肮脏的地方。


本以为这个昔日的大小姐会情绪崩溃,没想到,她却在有限的条件内,尽可能地保持着体面干净。她聪明地用毛主席语录中,“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可耻。”


向难缠的看守借来扫把和清水,将整个牢房来了个“大扫除”。用饭粒当浆糊,把手纸贴在沿床的墙面上,防止睡觉时灰尘掉落。用针线将两块毛巾缝起来,给水泥马桶做了个垫子;甚至裁了一块手帕做成遮眼罩助眠。


哪怕风雨摧残,我也有自己的精致和讲究,不因绝境而自暴自弃,这就是真正的名媛。


上海提篮桥监狱


他们要求她老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好好改造,积极揭发他人,可无论面对多少次审讯,她都始终坚持自己是无罪的。


她刻苦学习《毛选》,这样既活跃脑力,也使自己获取与审讯者辩论的依据,结果,她竟比审讯者还熟悉毛选,口才与智力,均无人能与她抗衡。


她也打捞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唐诗,背诵并欣赏那些天才之作,沉浸在不朽诗句和美妙意境之中。


每个人都害怕,一场突如其来的永夜,只有少数人会为这场漫长的寒夜,储备足够的精神食粮,直到获得救赎,而她就是那极少数的人之一。



因她始终不肯“认罪”,有关人员无法完成上级指示,只好将气全数发泄在她的身上。他们将她双手反铐于背后,特制的手铐深深嵌入她的肉中,将她手勒得血肉模糊,可她仍不屈从,坚持自己无罪。


有位送饭的女人看得实在心疼,好心劝她高声大哭,以便让看守注意到她双手要残废了。而她想的却是:怎么能因此就大放悲声求饶呢?这实在太幼稚,且不文明。


因手被反铐,她无法正常饮食,每一次如厕都异常困难,尤其是方便过后,拉裤子侧面拉链时,手腕都因过度拉扯,以至撕心裂肺地疼痛。


她本可随意些,直接不拉拉链,毕竟监狱之中人人都狼狈不堪,可她宁愿使伤口加深,也不肯失去体面。



审讯者不仅无法让她认罪,也无法击碎她骨子里的高贵。她不仅坚持自证清白,也不诬陷他人,甚至胆敢为刘少奇辩护。


她说:在我看来,文革仅仅是一场为自己澄清名誉的斗争。我不但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像花岗岩一样坚强。不管处于何种严酷的打击,都要洁身自爱,保持自我。只要他们不杀死我,我就决不放弃对他们的抗争。


她以纤弱之身,独自抵御了,世间的酷烈、人生的无常,用近乎决绝的毅力相信,终会有人会看到真相,还她清白,这就是真正的名媛!


毛泽东与刘少奇


因为衣服烂到不能再烂,她便托看守给她拿衣服,看守拿了一件她女儿的棉袄给她。


一看到那棉袄,她就一时懵了,这是文革那年她为女儿做的,然而现在她已入狱6年,为何女儿的衣服还是新的?是不是,这孩子已经出事了?心爱的女儿,这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她不敢再想下去,急忙问管理人员:“你告诉我,我女儿怎么了。”


对方说:“她好好的嘛,你问什么。”


她再问:“那你叫她给我写一个字条。”


对方说:“不成!不许你们通信。”


没有一个人告诉她实话,她在对女儿无尽的思念和猜测中,忍受着巨大的压力,不断在心里,给自己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发誓一定要活着出去,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儿。


郑念(右)和女儿郑梅平(左)


1973年,有人向她宣布,将对她宽大处理,提前释放出狱。她多年的坚持不就是等这一天吗?可她竟然拒绝释放,强硬要求宣布:她根本就是无罪,并且要求他们赔礼道歉,还要在上海和北京的报纸上公开道歉......


最终她平反出狱了,没有“揭发”任何人,更没有承认任何莫须有的罪名。


文革的血腥战果,是通过许许多多个人来实现的。几乎所有人身上都有鲜血,而她的手上没有任何血痕,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与高贵,这就是真正的名媛!


郑念出狱后的住所


出狱后远走他乡

一本书震惊世界


出狱后,她已成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体重从100斤,降到70斤,尽管已经平反,可她依然被众人监视,更让她心碎,万念俱灰的是,唯一的女儿,最心爱的女儿,真的已经没了……


别人都告诉她女儿是自杀,她不信,秘密调查女儿的死因,尽管前路困难重重,她也不曾放弃,一如她在监狱里,如何也不肯放弃自己一样。最终,她查到了真相,原来女儿是被人活活打死,然后扔下楼,让人以为是自杀的。



后来她为女儿洗冤,亲手将凶手送进了监狱,可最终凶手只坐15年牢便被放出来,她心痛地说:他只坐了十五年牢就被放出来,出狱那天,他的儿子孙子都去接他,胡永年,这个人的名字我至死不会忘记。


凶手被释放后,依旧儿孙满堂,而她却只有凄清孤寂,无人相伴,其中的悲凉,谁能体会?



她无法忍受这样的精神折磨,决定出走,决定再也,不再重返伤透她心的故国。


65岁高龄的她,乘上客轮,漂洋过海,准备去往美国,在甲板上,一向坚强的她,再也没能克制住,泪流满面:我将永远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我的心碎了,完全碎了。



到达美国后,她以极强的适应能力,克服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一个人去超市购物,一个人驾车高速路上,一个人做菜,一个人看病......


孤寂的生活常常伴着病痛,可以想象有多艰难,即便这样,她仍然很乐观,每天清晨起床,都会精力充沛地迎接新的一天。



她的邻居叫她去家中吃饭,但她每次都以自己还能动的理由委婉拒绝了,她不愿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孤独年老的妇人。



她无比思念死去的女儿,还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每个寂静的夜里,那些回忆,都刺得她生疼。


最终,在这样的煎熬里,1987年,72岁高龄的她,呕心泣血完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本书:《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



这本自传体回忆录也成了八十年代,中国“伤痕文学”的代表作,是海外最具盛名的回忆录之一,也是最早一部,由亲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用英文的方式出版的 “笔述实录”。书中有曲折骇人的旧事,也有那个荒唐时代下,让人过目难忘的坚毅。


一经推出,就风靡欧美,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而轰动整个西方世界。有人说:“这本书教育了西方读者整整三代”。


加拿大歌手Corey Hart专门写了一首钢琴曲,《Ballade for Nien Cheng》向她致敬。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库切,都忍不住在《纽约时报》上写书评:“在人的水平上,她的回忆录最伟大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自己,抵抗心理和身体的压力的记录。”


郑念在写作中,桌前还不忘放只玫瑰。


80岁时,她还精神抖擞地穿梭于各大高校做演讲,和学生们一起谈论东西方历史,鼓励海外游子努力学习。


虽然离开祖国,但她却从未忘记祖国,将著书所得的优厚稿酬,设立“梅平基金会”,专门资助大陆留美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海外学习减轻一些负担。



一生浮沉,经历过多少绝望,可看她老年的照片,看不到丝毫岁月孤苦的痕迹。无论身处何种命运的漩涡,她都不放弃去发现人生的美,去创造生活的美。



郑念很美,她的美你不用多赏,便可知它来自血与骨中,那洗不去的坚韧与芳华。


2009年的一天,她在浴缸里摔倒起不来,被送入医院后,医生告知她的寿命最多只有一年。她的脸上依旧那般的平静,淡淡地说:“我已经活够了,我要准备回家了!”


2009年11月2日,中国真正的名媛郑念,在美国华盛顿去世,享年94岁。


她的骨灰遵循遗嘱,像她丈夫、女儿一样撒进太平洋,一家三口,至此终于团聚了……



中年丧夫,老年丧女,最后的岁月,又去国离乡,孑然一身。老人近百年的人事烟云,已随着岁月流逝而慢慢散去,但她如金子一般可贵的品质,如铿锵玫瑰一般优雅的一世,已永远的留存了下来!



真正的名媛是在于:竭力维护自己的风范,在污秽的尘世,保持仪态的高雅,灵魂的高洁,以最柔软又最固执的姿态,守着最强硬的底线不放弃。


即使面对淫威,沦为阶下囚,衣衫褴褛,依然有她的傲气与尊严。即使近百岁的年纪,依然优雅美丽,清醒独立,这才是当之无愧,堂堂正正的真名媛!


让我们一起致敬,这位不凡的中国女性!




如果您对海外移民感兴趣,请回复“国家+贵姓+电话”至太平洋出国订阅号后台。我们会给您进行一对一的评估,量身定制移民方案,并提供更加专业移民资讯。


    MORE |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海外投资移民信息,请咨询小编V信(微信号:tpyada)或拨打全国免费热线400-610-811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