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潘毅: 西医看是五个病,中医看是一个病,因为搞清了关系!



小编认为:中医看的是整体宏观,各关系的联系。西医呢,太重微观结构,以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西医可以不分,但一定要以尊重生命为准则!


《药神》的药,神在靶向


还原分析方法是以古希腊时期「原子论」为背景,是一定要把整体分拆为部分来观察的。在研究整体中的每一个独立的部分时,还原分析方法自然有它的优势,确实比东方的「元气论」要更加深入、细致,更为准确、严谨。


比如,去年很火的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就把西医的这种优点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也因此知道,格列卫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神药。


那这个药神在哪里呢?神就神在,它是一个靶向药物。


靶就是射击打靶的那个靶。而靶向药物起效的前提,就是靶点必须分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个病,问题就出在两条染色体断裂的时候交换了材料,导致基因异常表达,所以这个病的靶点是分明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研发出控制这病的神药。


但问题是,所有的疾病,靶点都那么分明吗?


我们应该知道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常识,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复杂现象的复杂性机制通常是无法简化的。整体不是由其中多个部分简单堆砌而成,而是各部分有效组合在一起。


所以,有机协调的系统,它整体的复杂性是远远大于部分的总和的,人体,正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有机体。


因为局部分解得越精细、越微观,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就越复杂,而恰好,处理复杂关系不是西方的还原分析法所擅长的,西医学在这时就经常显得力不从心了。



我们看看现在不少常见病,用西医的方法,有多大的比例是完全断根治好了?


比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少年型糖尿病、躁狂忧郁精神病等……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这些病大部分都只能控制,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加上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些病的发病机制就太复杂了。换句话来说,就是靶点不分明。靶点不分明,你再要研发出像格列卫这样的靶向药,就不容易。


比如抗高血压药,按照治疗机制不同,就有五六种分类。具体到某个高血压病人,适合他吃的是哪一类?还得医生一边分析,病人一边试用,才能慢慢定下来哪一两款适合他。


那这些药物有效吗?从降压的角度看,有效;但从根治的角度,就谈不上。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机制复杂了,作为药物研发,它只能做到拦住高血压发病环节的一些主要通道,而不是作用到最上游。


所以,一旦有了高血压这种病,就西医而言,基本上是终身服药,而且只能控制。因此,西方医学有这么一个「格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用还原分析切割的方式,来研究一个整体的人体,不是没有缺陷的。同样,延伸出来的治疗方式,也不是没有缺陷的。(欢迎关注我们:本能系统医学论)



中医重关系,西医重结构



通过前两讲以及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西医学是结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结构的,走的是结构决定功能这条路。


而中医是什么呢?以元气论为背景的中医,既然强调一气相牵的各种关联,那么,中医实际就是关系科学。


我们来看中医,看病治病的重心是放在哪里的?


中医是讲阴阳的,那人体阴阳状态好,就叫阴阳平衡。如果人体处在疾病的状态呢?我们就说是阴阳失衡。


中医治疗,就叫做调整阴阳,使它恢复到平衡状态。我们再想想,什么需要平衡?关系!需要平衡的就是关系。除了阴阳,五行之间更强调平衡,气机升降也讲平衡。


再进一步,我们看脏腑功能,看的不单是某脏腑功能正常不正常,还要看脏腑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协调。


这样一归纳,中医落实到治法上,大部分就是调整关系。


准确地说,西医治疗的重心是针对结构,但通过改变结构,也许能改变关系。


中医,注重关系,也可以通过调整关系,来影响结构。



所以,西医擅长的是什么病?器质性病变!什么叫器质性病变?就是有结构、指标改变的疾病。


而对于亚健康,或者是功能性疾病,由于难以结构化,也没有微观指标的改变,西医看来就是机制不明,机制不明就很难研发出针对性强的有效药物,这时候,也很难着手治疗。


但你看中医擅长的是什么?擅长的是平衡人体各种关系的失调,是精气神层面的调理——比如改善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治疗功能性疾病。


而对于西医所讲的器质性病变,中医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刚讲了,通过调整关系,可以改变结构。也可以用专病专药,或者专门的方法来影响结构。


所以,对于中医来讲,不管是疾病,还是亚健康状态,还是只是体质有些偏差,中医在调治上,都有应对办法,适应面更广,不是说一定要有了结构、指标改变,才能出手治疗。人体只要有了不舒服,就可以着手调理了,可以说是提前预防、提前制止了疾病的发展。



1个病例,看中医如何搞清关系


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女病人来了,她同时有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还有慢性胃炎,还失眠。


那么对于西医来讲,这是五个病症,应该是分开治疗、分别对待的。但在中医来看,它们是有关联的。


这种病人,心情往往比较郁闷,这在中医属于肝气郁结范畴。


当人体的气不畅通,由它推动的血和水液也不容易流通。那么就容易停留郁积在局部,形成类似于甲状腺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这类的肿物性疾病。人体内的肿物,在中医看来,往往不是痰就是瘀。


至于什么是中医讲的痰?我们先别望文生义,它有更广的内涵,在后面的某些课中会专门讨论它。


至于慢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的疾病,跟心理的关系相当密切。在这种案例上,多半是肝气犯胃。大白话讲,就是心情的不舒畅引起的胃不舒服。


再来说失眠,失眠在这里,在中医看来是肝郁化火扰心,源头还在肝。


那从中医的角度,就要从肝这个源头去把握,在治疗上进行一体化处理,比如以疏肝解郁为主,兼活血化痰散结,还有清热。


综合来讲,对于这五种病症,就是以调整关系为主、兼顾结构的治法。因此能够在一个处方之中,完成以上五种病的治疗。



不妨这样说,搞物质结构,我们玩不过西方人;但假如玩关系,又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玩得过中国人?


所以,现在关于中医科学不科学的讨论,往往是先假定了一个标准,也就是把擅长研究结构的还原分析方法当作唯一的科学方法,以这个为标准,为参考,来评判中医。


但还原分析法,就是科学研究的唯一方法吗?它是科学形态的唯一形态吗?就西方科学而言,也不是只有这一种形态。


那既然还原分析方法不是唯一的科学方法,又怎么能仅仅以它做参考,就说中医不科学呢?


所以,中医是否科学,这个话题,不少下结论的人,往往是还没有认真思考,就武断地下了不公平的结论。


与其争论中医是否合乎西方规定的那套所谓的「科学方法」,不如想想中医是否合理,中医人追求的就是理性实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好多年前,有一天看《锵锵三人行》节目,嘉宾是陈丹青先生与一位女士,节目从整容引出话题。


学油画出身的陈丹青谈到西方人的时候说,他们面部轮廓块面清晰,立体感很强,所以以块面、光线、重彩、雕塑感见长的油画很适合画他们。


而中国人的面部立体感没那么明显,尤其是女性,面部线条柔和,块面不分明,阴影很难察觉。所以到现在他还在迷茫,油画能不能画好中国人的脸?你看中国古代的人物画以线条为主,色彩轻敷,却很能表现出中国人的气韵。


这实际上就是,不同的审美对象,产生了不同的画种、不同的画法。或者倒过来说,不同的画法,适合不同的审美对象。


节目的话题再延伸,聊到了穿西装,感觉西方人穿上去挺拔、立体、潇洒。而中国人穿,则显得头大、身小、扁平,劣势尽显。一个身材再好的中国男星,假如旁边站一个平常的西方男性,大家都穿西装的话,中国男星很容易就被比下去了,道理很简单,西装并不是按东方人的身材来设计的。



因为集体心理暗示,大家都穿西装,穿西装就成了美,这是一种从众心理,是自主审美系统丧失的表现。


而现在的部分国人似乎已经失去了自信,失去了以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能力。


这里我们要思考的是,还原论方法在近现代科学中不断取得成绩,人们下意识地将它当做唯一的科学标准,是否也是一种从众心理?是集体心理暗示的结果?是否同样属于失去了以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能力?


我们应该明白,西方习惯在有形的物质结构中观察世界,观察人体。东方着重的是在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变化过程中,寻找本原规律,发现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再用来探索自然与生命,发现更深的奥秘与原理。


这,同样是一种科学形态,这种形态与西方科学形态恰好形成了互相补充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是有幸的,假如有病患,至少不会只有一种选择。

书籍链接:《长寿大道》行住坐卧、吃穿住行的智慧

书籍西医病理,百年反思——潘德孚

点击:升级版——九蒸九晒黑芝麻丸

关于我们微信号:SD-diwangyidao 

欢迎关注、分享、点赞、评论

传播生命医学理念,实现国民健康嗣续。古人言: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您准备好了吗?我们致力于成为优秀的新媒体医学学习平台。

联系我们

预约:18948313950(微信号Chytx2013)

咨询:13810949871  (同微信号)

感恩在下方点赞、评论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