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代的育儿之道(全了,收藏)






本能按:现在基本都是一个娃六个家长看,还有很多都是老来得子的,所以家里这个大宝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于许多头胎抚养孩子的父母,大多缺少育儿经验。今天将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汲取古人的经验,养成健康、聪明的宝宝。


古中医称儿科为“哑科”——难治。因为,小儿脉微难断,它们又说不明白事情,生病了容易无辜受苦,特别可怜……不懂医的父母总是格外心焦。


这里有一些古代儿医代代积累流传的养儿术、保婴之道,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也算是日常进阶了。


古人的保婴之道,都在这两段话里了

《乳子护持歌》

养子须调护,看承莫纵驰;

乳多终损胃,食壅则伤脾;

衾浓非为益,衣单正所宜;

无风频见日,寒暑顺天时。


——明 李榳 《医学入门》


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洗澡。

及要背暖肚暖足暖,要头凉心胸凉,亦至论也。


——宋 陈文中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


一个保婴大穴


儿母乳儿,三时摸儿项风池,若壮热者,即须熨,使微汗——宋 刘昉 《幼幼新书》


风池为热府,古人谚:戒养小儿,慎护风池。护不好风池,可能因此发病。


比如,观看清代绘本《清平乐事图》时,就发现图里的小儿在秋冬天,都戴着护住颈后,而头顶凉快的帽帘儿:(下图)



还有这幅清代《岁朝欢庆图》里也是:



当父母的需要每天多次,经常摸一摸小儿脖子后的风池穴,如果发热的厉害,就进行按摩、热敷、吮痧颈后一带的风池、大椎、肩井等风寒穴位,能够出了身微汗就好了。当然,受寒了还有一个好的方法可以用:民间 “滚蛋” 疗法,超级好用,解决太多问题!



衣、食、神、癖


1.小儿穿衣,古人有“襁褓者衣欲旧帛”“童子裳不裘帛”的认知。


新生婴儿,肌肉没发育好,如果保暖过度,会像大棚植物一般骨肉脆软,体质差。


故它们的襁褓,不宜用厚暖的新绵、羽绒等,更不宜盖于头面。这样会生病。


凡儿生肌肉未成,不可与暖厚新棉之衣,当与故絮,资父母之余气,以致养焉。请参阅:为什么穿旧衣的孩子好养活?老祖宗的育儿智慧不得不服


——宋 刘昉 《幼幼新书》



小儿衣衫,古人认为宜穿用父母旧衣改作的,因为保有了父母之余气,婴儿灵敏是可以感应到的,从而得到保护。


或用亲近七八十岁老人旧衫改作的,取其“真气相滋,令儿多寿”。


盖的被子,也宜用新弹的旧棉絮为佳。不透气的房间、床铺,也应更换。



小儿纯阳之气,嫌于无阴,故下体要露,使近地气以养其阴也。


——明 万全 《小儿初生养护门》


孩子十六岁以前气血旺,阴却有所不足。下体主阴,“阴得寒则易长”,要养好阴,下体需保持寒凉,过于温暖会消耗阴气。


尤其是小男孩,不能热着小丁丁,对将来的生殖能力会有影响哦。




民间习俗给小男孩穿开裆裤,很多妈妈嫌开裆裤不安全、卫生,但也要注意穿不捂着下体的裤子。


小儿“薄衣之法”,应当从秋天就开始做起,冬天才不会穿得过厚,春天再慢慢减衣,骤然减衣就感冒了。



凡儿于冬月须着帽项之衣,夏月须着背搭,及于当脊,衬缀一重,以防风寒所干。


凡儿于春时,不可覆头裹足,致阳气不得出泄,则发热矣。


——宋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小儿冬天要穿有帽子和领子的衣服,夏天穿有背搭的,或者在脊柱地方多缝一层布。


到春天就不要再“覆头裹足”了,因为头部为六阳之会,要常凉,不能捂阳发热。



凡洗儿衣,不可露于星月之下,易惹邪祟。


——清 冯兆张 《冯氏锦囊秘录》


古人特别注重小儿衣物日晒夜收,以防沾染湿热、戾气、鸟屎等,小儿穿了不安。这点住农村的婆婆会格外注重。参阅: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藏在开裆裤里的老祖宗育儿智慧


2.古人再三强调的饮食法则:儿宜吃七分饱


基本上每本小儿古医书都反复提到了:太饱、太暖,为小儿百病之源,尤其是五岁之前小儿、以及生病吐泻了以后,一定要节制瓜果油腻,否则会脾疳。


儿太饱则伤胃,太饥则伤脾。肥热疳,其食多太饱之病乎。瘦冷疳,其食少太饥之病乎。


——明 万全《幼科发挥》


民间养儿谚曰: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吃少莫吃多~


另外,大人也要克制咱们的投食癖,不能因为小朋友喂啥吃啥,就高兴地乱投杂食哟。


胎婴在应,与母同呼吸,共安危,而母之饥饿劳逸,喜怒忧惊,食饮寒温,起居慎肆,莫为相为休戚。


——清 陈复正《幼幼集成》


此外,由于乳汁是血的变现,古人对乳母的要求极高,认为乳母须慎肥甘厚味,七情六淫,否则病气到乳汁,小儿疾病立至。



古人有个“开腹助谷神”的方法,供参考:



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到后来孙思邈,都曾提出过这个方法:


小儿新生三日,应开腹助谷神。碎米浓作汁,饮如乳酪,与儿大豆许数令咽之,频与三豆许,三、七日可与哺,慎不得取。


——东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


婴儿出生三天或十来天后,可以极少量地吃点粥水“助谷神”。一开始喂三粒黄豆大的粥水,一点点增添,五十天喂一个樱桃大,百天后喂一个枣儿大。


半岁小儿可以喝陈米稀粥、小米粥,10月后吃稠粥烂饭,中土之气巩固,以后自然而然容易喂养而少病了。


3.小儿易遭受“客忤”,一些古人经验之谈



“客忤”,就是小儿心神嫩弱,跟客气相冲,就惊吓生病了。


像是陌生外人的气味,家人从外面回来,衣服上沾染了恶气暴气,牛马之气,都可能与小儿相冲。轻则哭闹,夜卧不安,重则腹痛,抽搐。


小儿为异物所侵,夜睡惊悸,啼哭不止,面色或黑或紫,宜用杂色纸,作一异物形状,令受惊吓者之儿视之,即对儿以火焚化,儿疑释则病愈矣。


——清 夏禹铸


这些胆子小、容易惊吓的宝宝,可以多用手心揉按它们的命门穴,调动肾阳,增强安全感~


(命门为后腰正中,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之间)


4.懂得小儿的脾性,非常重要呀

儿性执拗,凡平日亲爱之人,玩弄之物,不可失也。

失则心思,思则伤脾,昏睡不食。

不得则怒,怒则伤肝,啼哭不止。

此忤其心也,谓客忤成病也。

——明 万全 《幼科发挥》


不要抢走小朋友的心爱玩具,小动物玩伴,会伤害他们的脾。



贫家之子,不得纵其欲,虽不如意而不敢怒,怒少则肝病少;

富家之子,得纵其欲,稍不如意则怒,怒多则肝病多矣。


——明 万全 《小儿初生养护门》


还有肝火旺、容易生气动怒的孩子,可以多按按解怒的太冲穴,清肝火和心火。


5.养育小儿,如同扶持春天的嫩芽



无论天气寒热,穿衣需不冷不热,如温和春气一般,长养儿之身体~


风日清和之时,当抱儿出游(尤其是多动症、肝风重小儿),山林草地里光脚丫跑跑,见风日、得土气~


小儿娇嫩,吃药打针须格外慎重。以防伤了幼时根基,伤害它们久远一生。


故爸妈学习小儿推拿是一个好方法,古人以推拿代药,“推拿揉掐,性与药同”。


但是呢,可别不经学习不明就里地乱推小儿。


良工当以爱己子之心,而爱人之子,怜惜之,抚摩之,未可轻治,为儿作祸也。


如保赤子,其爱养之谓欤。为父母者,不可不知。


——明 万全 《小儿初生养护门》


父母“医者心”。祝大家一起养出如同年画里般喜气洋洋的宝宝~


相关阅读:

●警惕!!!中医育儿正在被边缘化

●把牛奶当水喝?吃饭就批评孩子?这42个育儿大坑宝妈们注意了,不要跳进去

●孩子犯错为啥不能批评?中医给你解释“七不责”


推荐书籍《长寿大道》,再优惠

文:探索宇宙实相

关注我们:
本平台宗旨是指引朋友们同修共证生命健康实相,让有缘人生得有道,往生有尊,活得自在!为大家提供健康、摄生、养性、食疗、行法等实用知识普及。现代人的️迷茫、焦虑、抑郁,问题少年、伴侣关系紧张、亲人关系不和、各种身体疾病等背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很多人“潜意识地”承接复制了家庭中上一代或前几代的“问题模式”、“命运模式”、“疾病模式”并且在无意识中向下一代传递着,越来越多的疾病状况是显化潜意识的重要表现。找到疾病背后的原因,根治疾病当下的痛苦,是每个倍受煎熬的生命迫切的需要守护自己!守护家人!广种福田!感恩每一位读者若侵权请联系联系我们:微信13810949871

古人育儿智慧,超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