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分析——储能科学与工程
6月23日开始,全国各省高考分数陆续发布,在高考志愿填报来临之际,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对当前我国高校储能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希望帮助更多的考生了解储能专业,为有志于投身储能事业的学子提供借鉴参考。
储能技术是战略性新兴领域,是推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引领技术。加强储能领域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教育部2020年新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满足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需求。
专业特色
2020年1月17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西安交通大学于同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了国内乃至世界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自此拉开了储能学科布局与建设的序幕。
(1) 直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关系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该专业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专业发展背景,聚焦于储能材料、储能装备、含大规模储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调控等领域,服务国家绿色低碳能源电力发展和再电气化的需求。
(2) 多学科跨学院的交叉融合
储能原理与技术涉及多个领域,机械能、电化学能、电磁储能、能源转换与变换、控制与优化、电气工程等,本专业整合各高校多门优势学科资源,致力培养受多学科知识涵养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3)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
既靠近学科前沿,又适应产业行业需要;坚持“学中做”与“做中学结合”,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学习力发展。以天津大学为例,学校在本科培养阶段全面引入行业内的企业参与教学和育人;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实行“双导师”制,同时支持专项博士生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企业的深度参与让平台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就业方向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社会需求广泛。毕业生可在能源、动力、环境、汽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储能相关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加工、设备操作、技术管理与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
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累计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34.5 GW,年增长率高达166%,占全球市场38%,无论国内市场建设抑或海外市场开拓,未来国家对储能领域人才需求巨大,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就业单位可选择政府主管单位、电网公司、能源企业、储能与新能源汽车装备企业等。
政府机构:发改委、能源局、区域监管局、省级监管办公室及其直属事业单位等;
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直属单位等;
能源企业:华能、大唐、华电、国家电投、国家能源、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
储能装备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阳光电源等名企。
未来国家对储能领域人才需求十分巨大,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84所储能专业院校盘点
截至2024年初,全国设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504T)本科专业的高校达84所,遍及全国26个省(直辖市),其中211院所占比29%,985高校共计11所,按照专业设置时间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师资力量雄厚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工科专业,各家高校积极整合能源、材料、化学、机械、电气等在内的众多优势学科教学和科研资源,搭建本专业相关平台,推动储能学科建设,以985院校为代表进行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搭建国家储能平台(中心),由何雅玲院士任平台主任,陶文铨院士和管晓宏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成立热质储能、电磁与化学储能、氢储能、储能系统、储能测试与安全评估等5个研究室,组建形成了包括中科院院士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人才23名等在内的共80余人的校内教师队伍,并聘请华电集团、华能集团等12家能源领域龙头企业兼职导师25位,校企导师联合指导学生,全程开展储能领域人才培养工作。
厦门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院士牵头,现有从事储能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100多名,分布于能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学院、航空航天学院、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等十多个教学与科研机构,并融合储能领域内的宁德时代、厦钨新能源等龙头企业的行业优秀人才共同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企业协同开展储能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平台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集聚能源学院、电气学院、化工学院等优势力量,联合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储能领域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共建。平台将围绕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氢储能、储能系统应用等领域,加快储能领域 “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组成了一支学术层次高、专业影响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与合作求实精神的优秀教师梯队。梯队在杨春和院士、杨荣贵教授、冯光教授等杰出人才的引领下,已在氢能储存、热能储存与电化学能储存等方向展开了突破科学前沿问题、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与技术创新难题且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目前专业梯队具有院士及国家级人才5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各类横向项目8项。正在积极推动与东方电气集团、三峡集团、宁德时代等储能领域龙头企业的形成长效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山东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三院师资构成,邀请校内外兄弟学院的优秀师资作为补充。包括: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等;1位外籍特聘教授;1位外籍兼职特聘教授;教师中80%以上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10位山东大学教学能手;3名兼职特聘教授。小班化教学、跨学科双导师制、重实践教学、注重创新性研究型人才培养。新生研讨、学术交流、创新创意、团队协作、比学赶超,强调自我管理!突出产教融合、研教融合、暑期国际课程、师资团队海外比例高,突出国际化特色的专业建设。设立科创基金、储能致远奖学金等社会捐助(近100万元),突出共建虚拟实训与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建设。
天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依托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未来技术学院,整合学校相关优势学科和行业领军企业优质资源,探索构建“跨学科、项目式、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储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天津大学2021年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2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正在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点,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主体(1),校内各优势学科为支撑(N),联合储能领军企业(X),积极推动构建“1+N+X”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已与数十家能源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建设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用”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与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重庆大学借鉴国内外院校同类专业经验,经学校反复论证,形成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3+1+X”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实行全程导师制、深度产教融合和国际联合培养。同时依托多学科交叉强大的人才培养平台优势,结合“能动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实行动态进出的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3+1+X)。2023年12月重庆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正式揭牌,下辖电化学储能研究中心、氢储能研究中心、地下空间储能研究中心、储能系统研究中心等4个中心。未来,储能平台将着力构建“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融合创新”的交叉创新体系和本-硕-博贯通式“3+1+x”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高起点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高质量支撑国家急需的储能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
武汉大学2021年获批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在电力、电子、交通等行业及其新兴交叉领域,从事储能技术的研发、设计和应用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和行业精英,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推动我国储能产业和能源高质量发展。本专业由电气、化学、能源等优势专业联合筹建,着眼于行业与国家的急迫需求,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比亚迪、欣旺达、宁德时代等国家龙头企业和地方能源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
湖南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装备及应用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在电化学储能、热储能、电力储能应用等方面优势与特色鲜明。依托电气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组建了一支含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各类高层次人才11人、教授19人、副教授11人的师资队伍。
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依托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能源与动力、电气、材料、化学化工等优势学科为支撑,设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引领储能产业发展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特色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并与宁德时代、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家电网、比亚迪、华为等头部企业联合构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至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能源领域代表性国有企业,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等为代表的能源相关领域新兴技术企业,服务我国储能行业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储能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物理学等多个优势学科平台,以及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重大科研教学平台,聚焦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及装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为国家培养亟需的“高精尖缺”人才。
相关阅读
ESIE2025已启动
欢迎咨询预定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开启订阅
欢迎咨询
联系人
冯先生 18600530735
jinlei.feng@cnesa.org
曹先生 13552712189
shuo.cao@cnesa.org
王先生 13581885520
bingchen.wang@cnesa.org
张女士 13699251521
haonan.zhang@cnesa.org
联盟官微
关注政策、项目、企业、市场活动
联盟官方小秘书
入会、入群、产业交流、活动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