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些“纪实节目”只是“快餐”,很快被观众遗忘 | 观点

2016-09-01 米歇尔·诺尔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高超的摄影技术、引人入胜的情节、前所未见的画面、壮观绚丽的场景,这些当然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但是真正能打动观众的却是扣人心弦的故事。


经验丰富的制片人不会在制作前事先写好叙述的内容或评论,但在拍摄之前他们脑子里会有精心构思的故事主线或脚本。

——米歇尔·诺尔



米歇尔·诺尔/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创办人之一;

法国巴黎ICTV—SOLFERINO 董事长,导演、制片人。


类型不同 意图不同


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中国的纪实电影和电视节目也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发展并不顺利。


都是从单纯的记录事实开始,逐渐发展到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最后达到纪录片的最高形式——一个完全基于事实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所谓的纪录片大多是为了保存真实事件而做的录像。“新闻报道”不受时间限制,能创造出一个视听记忆,它注定要成为社会遗产的一部分。



1938年由延安电影团拍摄的《延安与八路军》中的镜头


新中国成立后,纪录片被广泛用于教育民众。在那段动荡的历史时期,纪录告知、教化民众,在推进公共程序民主化、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着重要的用。


这类纪录片通常被称为“教育节目”,也可以称之为“视听宣传”。在GZDOC的头几年,这类片子还占据着相当的优势。


1999年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新中国》


数字革命的到来大大增加了年轻人接触到视听设备的机会,有了互联网,他们还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发布自己的作品。


从这一刻起,纪录片便卸下了教育民众的负担,着力与观众分享独特的视角,娱乐大众,具有了启发性。


事实上,从开始的“记录”,到后来的“告知/教育”,再到它的最高形式“启发”,纪录片不再是对现实简单的再现,而是发展成了一门以现实为基础的阐释性的艺术。


市场不同 时长不同


随着互联网和手提图像设备的出现,传统的纪录片分类正在根据播放时间的长短发生着一些变化。现在,不同时长的纪录片播放的渠道也不尽相同。


“电影纪录片”大多时长75到120分钟,它们通常和商业大片一起在电影院中放映,然而很少有能卖座的。


但是,像迈克尔·摩尔的《科伦拜恩的保龄》、维姆·文德斯的《乐满哈瓦那》、吕克·雅克的《帝企鹅日记》、这些影片却是纪录片史上的成功特例。多数情况下,“创意纪录片”都是高口碑低票房的。



维姆·文德斯的《乐满哈瓦那》


与此同时,纪录片的DVD销售和视频点播似乎在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但在西方国家,这些途径至少让投资获得了小小的回报。


绝大部分纪录片,毫无疑问都是在电视上播放的,至少现阶段就数量而言,“电视纪录片”是占主导地位的。时长大多是半小时或一小时左右。



由NHK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馆》,共三集,于2012年6月24日首播

(雅人叔带你参观大英博物馆!)


随着GZDOC这些年来的成功发展,一些专门播放纪录片的频道,例如Docu China真实传媒、北京高清纪实频道都是GZDOC的常客。后来中央电视台和国内主流网络也纷纷加入进来。




我们可以从国际电视运营者那里观察到一个相似的趋势:一个电影节在世界上的认可度越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电视台成为其常客。


例如日本的NHK电视台,澳大利亚的SBS电视台,加拿大的CBC/SRC电视台,美国的PBS电视台,法国的ARTE电视台……




越来越多的中国或海外的电视台高层主管出席GZDOC,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遇到了西方国家几十年前就碰到的问题:区分“快餐”和“营养餐”,节目类型划分变得重要起来。


很明显,许多“纪实节目”只用一次就被遗忘了,对于纪录片艺术没有起到任何促进作用。一旦这些“电视饲料”“快餐”被播完后就会被立马抛在脑后。


与此相反,有的纪录片节目有深度,有思想,审时度势,并且不受时间限制。它们会被播放好几次,有的甚至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播,观众每次都能乐在其中。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电视纪录片”,而诸如访谈节目、电视杂志、新闻报道这些“纪实快餐”应当被排除在外。


除了“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还有一种新型的短纪录片——互动式“网络纪录片”。这种类型的纪录片通常篇幅很短,是专门针对年轻观众的。



创新网络纪录片《遇见你》


这类片子会给观众提供一个与故事本身进行互动、产生共鸣的契机,几乎成为与现实互动的一种游戏,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叙述者,甚至是故事的导演。


可以预见的是,“网络纪录片”的发展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从而为纪录片这种相对较新的艺术形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的不同 风格不同


讲述科学和历史的纪录片,通常采用“调查式”的手法,现在由于使用电脑动画,视觉效果大大增强。这些技术使传统的教育节目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让“无聊的课堂讲授”变成具有娱乐性质的“视听盛宴”。



BBC纪录片《你应该知道的科学》,其中运用大量动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往往过分倚重解说词,忘记了解说词必须严格基于事实且不能成为影响纪录片整体架构的驱动因素。


有些缺乏经验的制作人甚至事先写好解说词的内容,再来试图配上拍摄的画面。这样的影片更像是配有图片的广播节目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了。


经验丰富的制片人不会在制作前事先写好叙述的内容或评论,但在拍摄之前他们脑子里会有精心构思的故事主线或脚本。他们会试图拍下各种画面、事件、情景、采访来支持故事的发展。


对于有关社会、政治和人文纪录片,很多时候制作人会采用“观察式”的手法(有时也夹杂着调查)。



张以庆导演作品—《舟舟的世界》


这里的重点不在于主题,而在于主人公以及他们的追求、问题、愿景和激情。观众通过感知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可以更好地了解事情的全貌。


在“人物驱动”的纪录片中,过多的解说词会对观众的接受度造成伤害:观众更愿意自己去寻找真相而不是被告知他们可能得出的结论。


故事的主体是情节与人物


任何一种类型的纪录片,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带给观众一种情感体验。正如任何电影、话剧或体育赛事一样。如今,简单的信息传播已经不足以满足观众。


对于纪录片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高超的摄影技术、引人入胜的情节、前所未见的画面、壮观绚丽的场景,这些当然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但是真正能打动观众的却是扣人心弦的故事。


将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情节围绕着具有魅力的人物展开,这才是关键。这样的纪录片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带他们去关注,让他们感觉似曾相识,有一种归属感,他们也就有理由去观看。




如果纪录片的核心在未来是故事,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为了更务实一些,我觉得需要对中国纪录片迈向未来指出两个重要的方法或思路。


为一部纪录片设计结构的方法,第一就是要明确主题,之后,我们需要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素材,接着罗列并筛选出我们想要的,然后提炼出重要的观点并予以定义。我们必须根据重要程度对筛选出的相关素材建立一个等级序列。


第二,我们需要详细制定出一个拍摄方案,确定好所有可能要拍摄的东西,这样在剪辑阶段才有可能获得我们需要的所有素材。这个拍摄方案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1.角色(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人为主体,也可以是一群人,或是物体,甚至可以是一种现象,例如一条河、一座山、一个小镇、一个地区……花时间描绘重要的而不是边缘信息,要使描述的对象容易被人喜欢,让我们对他建立起一种熟悉感和亲近感,展现其人性的一面。可以做采访,但是要聚焦他们在做什么,而不是他们在说什么。采访的时候只要麦克风,不要摄像机。


2.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事)。明确纪录片的时间框架,这点很重要。比如:一代人、一年、一天、足球比赛的时间……明确在这个时间轴或时间循环上,哪些是重要的时刻。


3. 地点。根据时间线变化,选取重要的拍摄地点,最好既有室内又有室外场景。


4. 拍摄方案需要有拍摄计划或分镜头故事板。当然也可以列出其他元素,比如档案、特殊物件或其他相关特征,有助于对问题的整体理解。


拍摄结束后,我们得放下架子,忘记我们最初的计划,只利用已经获得的视觉材料来制作出一个不同于我们预想的新脚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节建构:

 

1. 开端(事件)故事一开场,我们就要用引人注目的画面、突发的状况或令人惊讶的事件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我们只有 3 分钟时间做这些,紧跟着标题出现。
2. 展开(情节的发展)(1)忠于事实 : 要真实地还原所拍摄到的事情,而不是你想要拍的,那样拍出来的是另一部影片。(2)根据真实行为来重新确认角色:次要人物可能会变成主角,反之亦然。(3)建立一个有开端、发展、结尾的故事架构;情节发展要层层递进。要为纪录片选一个有效的时间轴,必要时可采用倒叙。(4)用声音、图像又或是内心独白把这些真实的画面组合在一起。(5)注重声音的运用,加强、扩大、整理音频轨道,有创意地运用音乐。(6)有创意地处理画面,例如调色,但最重要的还是特效。
3. 结尾(高潮)到了这里,故事结束了,突然现实发生了变化,主人公的结局或好或坏,紧张和悬念有了结果。(留给观众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让他们自己去得出结论)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策划、拍摄和纪录片后期制作时按照上述或类似的方式进行,未来市场上成为赢家的胜算就会相当大。


除了记录一个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甚至模拟它的未来,纪录片还可以把握一个社会的脉搏,能够观察、诊断这个社会的健康状况,查明病源所在,创造机会让人们去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现在与未来。


这个社会的领导者和民众本身也可以恰当地利用纪录片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反思,对历史与当下保持一种临界距离,并为自己和这个社会的未来作出更好的抉择。


文字:摘自《路遇——记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十二年》(本书在广州购书中心,当当网、京东网、亚马逊等网站均有出售。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进入当当网购书链接。)



◎本文编辑|荣晓嫚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想转载,请联系微信:happytaojie

欢迎留言,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路遇》往期文章回顾

张以庆:不少人20岁出头就做纪录片,我不认为那有多好

好片子是看时轻松,看后不怎么轻松

纯粹的宣传片连作品都不是,如何走向国际?

中国题材要想真正走向国际,商业合作是最好的方式

纪录片预售,从国际到中国的过程

若没有真实过程的表达,那是专题片,不是纪录片

没有政策推动,纪录片市场价值难以体现

本以为纪录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实际恰恰相反

把我过往最动人的时光,都放进这本书 |《路•遇》首发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