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晓卿:关心自己的身边以及全世界 | 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观影侧记

2016-12-23 陈晓卿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创办于2003年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来到它的第十四个年头,本届节展共收到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59部/集作品。从规模来说,这是历届参展参评作品之最。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管理部主任、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先生作为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终评评委,观摩了最终入围的41部纪录片,并写下了观影侧记(原文刊载于12月22日《南方周末》)。


直面人间世


《人间世》海报


手术台上,医生的手飞针走线,人们都以为镜头按下了快进键。另一间手术室里,9名医生,12个小时,31块纱布,22根血管缝线……结果,病人还是离开了人世。病人死了,这部叫《人间世》的影片才刚刚开始。


“面对失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避而不谈。因为失败的背后,似乎总会夹杂着医患双方的矛盾、纠纷、甚至是冲突。”近年,医疗事故、医患纠纷频频曝光,医院这个救死扶伤的地方,一度被推至风口浪尖、舆论的焦点。


但医院里真实的故事,医生的努力与无奈,并不为人所知。纪录片《人间世》用镜头穿过手术室紧闭的大门,以及人们与医院间的阻隔,真实展示了一个个徘徊在生死之间的故事。


《人间世》剧照


本届入围的41部影片中,超过半数关注的是现实题材,关注纷乱的世界和巨变中的中国。尤其是几部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影片,都没有回避目前中国快速发展同时存在的问题,有的恰恰从热点话题甚至正面冲突入手。


比如《高考》关心的正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升学问题《地层深处》反映的是普通煤矿工人的艰辛劳作和生活,《绝境求生》从国有企业改革着眼,影片开头宝贵的“黄金三分钟”展示的是由于企业转型导致的群体事件,几乎容纳了所有的戏剧性因素和看点,而这恰恰是我们平时在电视屏幕上很少看到的。


生和死、爱和恨、欢聚和别离,这是所有文学艺术作品永远的主题。也是所谓的国际传播中的“共通语言”。在终审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国际评委和国内评委都为《人间世》落泪,这正是题材的力量。


同时,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著名导演柯文斯的一段话,也让我记忆深刻,他说,自己认识的很多导演喜欢干预生活,然而,真正的纪录片导演不是生活的导演,而是要对生活拥有“有效预判和坚韧等待”的能力。他认为在本届入围的纪录片中,以《人间世》、《高考》为代表的纪录片,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


《人间世》剧照


《人间世》导演秦博在拍摄过医院里的很多生死后说,经历过这种故事就会发现,其实人的教养是装不出来的。平时的时候你可能会装一装,但是到了医院,在生死面前,是装不出来的。假如自己的亲人也面临这一天,医生拼命救,但是没有成功,我在巨大悲痛的同时,还能够想起来谢谢医生付出的努力吗?我觉得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就是为什么矛盾有的时候会频发的一个原因,因为大家用真实碰撞真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性。


然而,作为一个纪录片制作者,在面对这样的题材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周浩导演的一段话,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是有原罪的,我并不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一个坦坦荡荡问心无愧的事。我甚至一直忐忑地等待着会出现什么意外,这是我选择的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人间世》剧照


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就是通过生活中许多的不完美,乃至悲剧的真实展现,还原世界本来的样子,展示人性中复杂的侧面。周浩认为不能因为这其中的有些“不完美”没有亲眼看见,就假装它就不存在,然后把罪责归咎于告诉自己事实的人。所以在很多拍摄中,纪录片人一直应该如履薄冰。


在纪录片节组织的的创作分享会上,《人间世》的导演秦博也谈到了这种“内心的纠结”。他说:“面对不同的题材,究竟要如何取舍?没有也不可能总结出一套像样的标准来。很多纪录片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我的教训和收获是:守得住内心的那种不安,往往就成了,守不住,就歇菜。我们最应该珍视的,就是这份来自内心的提醒。”

 

关注世界从自己身边开始 


《妈妈不开心,谁都不开心》剧照


“如果你想为全世界的独立女性拍摄一部电影,为什么不拍摄自己的家族呢?”荷兰纪录片《妈妈不开心,谁都不开心》的导演正是和自己的妈妈携手拍摄了这部影片,讲述了她们家族四代女性在家庭中“男主人公”缺席的情况下,坚强生活的故事。


导演从母亲讲述家族中四代女性独立抚养子女的经历入手,探寻母亲对于家庭、两性关系以及子女抚养的态度,并采访了包括父亲在内的母亲的5位前男友。


所有的问题设计,都带有强烈的当代西方青年视角,可以说很有想法也非常尖锐。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自己的婚恋关系会有怎样的期待?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作者的母亲年轻时代是一位大美女,她一直为家族的这一“神秘传统”而自豪,导演对这种人生态度的“传承”则有更多思考。


《妈妈不开心,谁都不开心》剧照


《妈妈不开心,谁都不开心》是导演第一次拍摄纪录片,和许多喜欢“以天下为己任”的导演不同,这些纪录片制作者喜欢关心自己身边的琐事。这部影片看上去是用纪录片的方式接触、认识和理解自己“从哪里来”,但传达出更多的是人对这个世界,对人类本性的认识。


与《妈妈不开心,谁都不开心》相似,另一部有鲜明风格的“个人化”纪录片,是以色列的《纳格勒咖啡馆》。这也是女导演摩尔的首部纪录片作品,用影像探寻家族历史和背后的秘密。


《纳格勒咖啡馆》海报


20世纪初,纳格勒咖啡馆据说是柏林最热闹的社交场合,传说爱因斯坦、卡夫卡都曾在此流连。在战争中举家搬至以色列的摩尔一家,世代以这个家族咖啡馆的传奇故事为傲。


祖母至今仍保留着当年咖啡馆里使用的全套瓷器和一整本相册,但却从未回到柏林探访它的遗迹。在祖母的期望中,摩尔踏上了追寻的旅程。然而,当发现咖啡馆背后真相时,她不忍心告诉祖母,而是想了一个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法,邀请人们将自己的记忆移植到纳格勒咖啡馆里。


如今,咖啡馆已经被人们完全遗忘,连遗迹都不曾保留,仅存的记忆可能来自一位老人善意的谎言,祖母则无法面对这个家族传奇咖啡馆中可能曾经容纳过一间妓院的事实。那么,让无数陌生人曾经发生在街头巷尾、剧院舞厅的故事,在纳格勒咖啡馆上演,又何尝不可?


影片透过一个家族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活在经过记忆加工,更符合自己期望的历史当中。等到时过境迁,每个人的描述可能都不尽相同。


《纳格勒咖啡馆》剧照


摩尔的纪实拍摄随意而自由,然而,就在这种追寻式的探访当中,从自己亲友面对历史的不同态度里,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人生终点的记录


《我只认识你》海报


本次入围节目里,有大量个人视角的纪录片。仅入围的41部影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就超过了五分之一。其中包括了获得最高荣誉的中国影片《我只认识你》。


树锋和味芳是接近中年才相知相恋并走到一起的。十年前的某个午后,味芳独自出门去理发,却到晚饭时辰还没有回家,让树锋焦急万分……最后警察把味芳送回了家,树锋这才意识到,味芳换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味芳渐渐忘记了生命中所有的人和过往,唯独认识和信赖相伴近半个世纪的爱人树锋。


《我只认识你》剧照


树锋的侄孙女赵青知道了这件事,萌生了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2012年开始,赵青和她的表妹冯都分别在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CCDF)、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阿姆斯特丹电影节等国际节展陈述自己的提案。赵青之前是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冯都也是有经验的制片人,她们花费三年时间,记录两位耄耋老人的日常生活,制作出纪录片《我只认识你》。


这部纪录片胜在细节,两位老人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理发,相扶相持走过人生暮年的每一个平常日子。令人“尴尬”的是,味芳在整个的拍摄过程中一直没有办法对自己的亲人,同时也是纪录片导演的赵青建立记忆,她甚至对镜头前的老伴抱怨说:这个人是谁啊,为什么老跟着我们?在生活里,树锋是她唯一认识的人。


《我只认识你》剧照


当记者问起导演赵青,作为一个纪录片人,如何拿捏好与主人公的可贵的“疏离感”,赵青实话实说:“一方面,她是我的叔婆,一方面,她又是我故事的主人公,有时候我不知道是应该保持冷峻的记录,还是应该换成现实的身份在她面前尽孝”。


当两位老人住进养老院,由于没有单间,味芳非常着急,那一刻,赵青第一个想法是“帮老人解决问题”,然而,她旋即想到自己的身份,只能克制自己的情感,扮演一个“冷酷”的记录者。


据统计,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两亿;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数达到900多万,位列世界第一。《我只认识你》正是用无数个生活的瞬刻,组成了一个人生暮年的图景。它让生活像生活本身一样展开,同时也让生活像诗一样展开。


《并未失眠》海报


其实,作为摄影师出身的我,对另一部关注老年人生晚景的入围影片感佩有加。西班牙纪录片《并未 57 27647 57 15791 0 0 2253 0 0:00:12 0:00:07 0:00:05 2705 57 27647 57 15791 0 0 1971 0 0:00:14 0:00:08 0:00:06 2736 57 27647 57 15791 0 0 1752 0 0:00:15 0:00:09 0:00:06 3212 57 27647 57 15791 0 0 1715 0 0:00:16 0:00:09 0:00:07 3323眠》,用另外一种方式呈现了我们必须面对的老年话题。哥伦比亚一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安东尼奥和费丽莎生于斯长于斯。他们担心自己身体越来越差而无法照顾对方,却不愿去养老院,把余生交到别人手上。


整个纪录片格调凝重,光影捕捉、画面构图以及场面调度带有非常浓重的西班牙电影风格,充满诗意。对包括我在内的几位中国评委来说,或许这部影片的“风格化”更加浓郁。但几位外国评委则认为,明显的外部造型意识多少会影响纪录片的内部真实。


《我只认识你》纪实风格明显,创作者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人物情感的把握恰到好处。这种克制内敛的处理,也许受到了该片监制之一,著名纪录片剪辑师钱孝贞(Jean Tsien)的影响。Jean有一个著名的论点,在纪录片里,“情感,不是由主人公和导演表演出来的,而是由观众从故事里得到的”。

 

纪录片也要讲好故事


《潜入未知》海报


在挪威的一次洞穴潜水中,几位芬兰潜水者失去了两位同伴——他们被困在洞穴的最深处而未能生还。挪威和英国政府认为搜救太冒险,终止了对尸体的搜寻。余下的4位潜水者决定进行一次秘密搜寻,帮助遗属把同伴的尸体运送回家。尽管每位潜水者都有多年探索深海洞穴的经验,这次秘密行动依然充满危险。他们不仅面临着友谊和良心的考验,更面对着情感和生命的挑战。


芬兰纪录片《潜入未知》是一部有好莱坞经典故事外观的影片,精密的结构,巧妙的角色设计,令人窒息的情节铺设,构筑了一个现实版的《拯救大兵瑞恩》。整个行动中,有人中途退出,有人情绪濒临崩溃,也有人在搜寻成功后依然无法释怀。


《潜入未知》剧照


影片以4位潜水者讲述热爱洞潜的原因和探索挪威洞穴的初衷开篇,急转为对探险中的事故,以及丧生的两位同伴的回忆。第二个段落围绕事故发生后的报道和警方的调查,以挪威和英国政府共同决定停止搜寻并封住洞口为官方行动的终结。潜水者们无法接受这一结果,他们坚持“不能让朋友永远冰封在洞穴深处”,而由此展开了影片的核心段落:秘密搜寻。


参与营救的4为主人公性格各异。帕特里克是行动的主要发起者,也由于事故发生时与两位丧生者一同潜水却未能成功营救而受困扰最深。维萨看起来最外向乐观,但这相对的积极情绪,亦可能是源自他因潜水设备故障,在搜寻中担任地面指挥而不须面临生命威胁。萨米相对年轻,发言较少。相比之下,凯看上去更加沉稳、坚定,但没有人预料到他会在搜寻行动中第一个退出……


《潜入未知》剧照


终评过程中,《潜入未知》多次与奖项擦肩而过,原因是有评委认为强烈的戏剧性外观可能损害纪录片质朴的真实,但另一些评委则认为,《潜入未知》在高质量画面的基础上,从多个侧面展示了面对生死和极端环境时的人性百态,并保持了相对的克制。


面对意外的危险与死亡,影片中没有出现泪水或对死者的直接刻画,在团队中有人放弃时,也没有责备或冲突。平静的画面与叙述之中,更多是沉默的悲伤,平静的宽容,以及继续前行的勇气。


《潜入未知》剧照


大家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潜入未知》不是简单商业化地“用死者说事”,这是一部像故事片一样精彩的纪录片,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最终,评委会用“特别推荐”来表达对这部影片的肯定,也保留了对纪录片叙事多样化可能性的探索。


作者简介



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管理部主任,大型纪录片《森林之歌》、《百年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等片总导演。陈晓卿自1989年以来,在中央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与管理,曾带领团队制作完成大量纪录片,如《孤岛记事》、《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百年中国》、《甲子》、《森林之歌》、《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等,获得包括“五个一工程奖”、电视“星光”奖、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中国(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中日韩电视制作者大奖、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评委会大奖在内的多个国内外奖项。一些作品不仅载入了中国电视发展的历史,也成为纪录片学科的教科书式范本。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本文编辑|申茜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想转载,请联系微信:happytaojie

欢迎留言,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